刘备共有四个儿子,其中刘封是义子,年龄也是四人中最大的一位;另外三人则为亲生。刘禅生于甘夫人之手,甘夫人只是刘备的一位妾。至于刘理和刘永,史书记载他们的生母并不清楚,属于庶出之子,众庶子中,刘禅的年龄在三人之上。
刘备建国后,传闻又立了一位吴皇后,但史书并未记载她有皇子降生。按照古代的继承制度,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往往只能依靠庶长子来继承;即便刘禅资质平平,他毕竟是长子。刘禅虽不出众,但也没有被史书记载有其他三位庶子有超群之处的事迹,因此人们多以“平庸”来概括他的才德。
先谈义子刘封,具体出生年份如今无从考证。因为刘备早年妻子相继去世,家中已无人留下血脉,因而刘备才收刘封为义子以传后。刘封性情刚猛,力气非凡,在随赵云、张飞等人扫荡西川之时立下不少战功,作战之术也颇有心得。刘备对他极为信任,常常将重要任务托付于他。
然而后来关羽北伐曹魏之事,多次请求刘封出兵相助,刘封却未予配合。紧接着,他又对孟达发动攻势,逼迫孟达投降魏国。孟达与魏方的徐晃联手袭击刘封,逐渐劝说他投降;刘封坚持不降,结果部下对他产生叛变,最终他被迫逃回成都。按照诸葛亮的建议,刘备下令赐死刘封,刘封遂自尽,临死前刘备对他的逝去深感痛惜。
刘禅出生在荆州,年幼时多灾多难,幸得名将赵云两度救援,关羽、张飞对他也颇为照料。刘禅被立为太子后,张飞的女儿也入为太子妃,因而在两位年幼的庶弟之中,刘禅的年龄和地位都占有明显优势。
虽说刘禅资质平平,但与东吴的孙皓相比,尚不至于胡作非为。早期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一切以诸葛亮的节度为主,尚无过分举动。就以守成之君的标准来看,刘禅也算过得去;但晚年他却依赖黄皓,致使蜀汉逐步走向衰弱。
在《三国志》中,对刘理、刘永的记载确实不多。二人于章武元年(221年)六月被同时封王,刘理为梁王,刘永为鲁王。九年后,二人仍在同一年改封,刘理改为安平王,刘永改为甘陵王。
不过刘理寿命并不长, 公元244年便病逝,其子嗣也都夭折;哀王公元256年去世,殇王公元257年也逝去。刘禅又让他的另一个儿子刘辑继承王位;蜀汉灭亡后,刘辑随刘禅迁至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至于刘永,史书对他只点到一件事:他极力忌恨宦官黄皓。黄皓曾在刘禅面前诬陷他,刘禅性子较软,便对这位弟弟渐渐疏远,最终被送往外放,长达十余年都不见其人影,可见兄弟关系并不融洽。
蜀汉灭亡后,刘永的命运与刘禅相似,也被迁到洛阳,任奉车都尉,封为乡侯。至于三人后来的事迹,史书记载极少,若真有卓越才干,正史理应多加笔墨,但如今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中有人有裂苍穹之举,因此可推断他们的资质如同刘禅一般平庸。
这段历史的解读与争议,留给后人探讨。关于刘备为何选刘禅作为太子、成为继承人这一问题,学界与读者之间也一直存在不同看法,若有新的证据或研究方向,欢迎各位交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