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都不怕被对方刺探军情?
迪丽瓦拉
2025-10-03 03:04:40
0

古代战场上流传着一条看不见的规矩:两国交兵时,绝不斩杀来使。这条规定虽然没有成文之法的明确记载,却被长期坚持着。人们不禁要问,凭什么能够守住如此禁令?更何况一旦使者到达军营,往往带着情报回传,极易成为对自身极大威胁的来源。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把来使放走,让对方带着我方动向继续回去呢?其实原因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下面就逐条阐述与分析。

一、继承战争的文化。

自西周时期起,我国的战争文化就初步成型,并对“为何打仗、如何打仗”有较为讲究的礼法规范。周武王讨伐商王帝辛,之所以能够开战并获得正当性,正是因为帝辛被视为“失道”,从而为周部落与诸侯联合讨伐提供道义依据。此后,周朝建立了完整的人文礼仪体系“周礼”,把日常生活的规范与军事行为的规矩一并规定。很多人也会感到疑惑:战争本身通常被视为非理性、残酷,为什么还要给它设立礼仪和规则?其实在当时,战争多是诸侯之间的内部纠纷,彼此同属一个大格局,在周王的领导下以规则来调处纷争,既能维持体面,也能维护王国的道义与统治秩序。

二、表现一下精神气概。

尽管西周时期已初具打仗的礼仪框架,但进入春秋末期,这些礼仪逐渐被冲淡甚至瓦解,战争更强调谋略和胜负,直接目标是击败对手,礼节与理由在某些战场环境中显得次要甚至被忽视。那些以勇略与智谋取胜的统帅,常被誉为兵圣、兵神等称号。即便礼仪处于薄弱状态,守护来使这一行为仍然承载着巨大的精神象征意义:若将来使斩杀,等于暴露自己在气概与勇气上的软弱,意味军队的魂魄与无畏精神受到打击,难以在以后的战斗中保持冲锋陷阵的气势。因此,这一禁令不仅是道德底线,也是军心与士气的关键守护。

三、来使往往手无寸铁。

来使的职责仅限于传递信信、情报与口信等信息,通常并不携带任何武器,其攻击性极低。对士兵而言,处死一个没有武装的使者,不仅在战场上是一种道德上的耻辱,也与对妇女、儿童等无辈分之人施暴的行为相对立,容易伤及自身的名声与人心。由此可见,守护来使的性命在伦理层面具有明显的正当性,维持了军队的道德底线与战场的人道气质。

四、用作疑兵之计。

尽管来使的主要作用是传信,但在实战之中,指挥者常把来使当作情报的载体来考验对方的智谋。聪明的统帅会有意识地向来使散布部分真假难辨的信息,让对方误信,从而上当受骗,达到“以假乱真、以弱胜强”的战术效果。来使在不同情境下成为一种有意的信息工具,被用于制造对手的错判和错觉,从而获得战术上的主动权与时间优势。

总之,不斩来使自然有其道理,具体哪一条最具说服力,往往要根据当时的局势、对手的情报能力以及战场环境来判断和取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想象一下,躺着就能年赚数千万,管着一万户人家,收他们的税,用他们的钱。 这不是做梦,这是古代万户侯的...
“清酒起源研讨会”在四川成都邛... 中国发展网讯 2025年8月29日,在东方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业指导下,“清酒起源研讨会”在四川...
原创 采... 权威资料来源:《毛主席时了解我的——肖劲光与毛泽东的情谊》 1979年3月,在特殊时期受到打压的肖劲...
原创 冯... 黄来生 微信版第1788期 绩溪冯村,是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我国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在...
原创 晚... 晚清时期,朝廷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半壁江山,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在这风雨飘摇之际,四位杰...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 新华社记者 刘艺 米思源 于晓泉 时间见证伟大。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
原创 1...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日本与朝鲜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深受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彼时中原地区在政治制度、...
原创 曾... 曾国藩的用人四忌:从湘军统帅的识人智慧看晚清官场生态 在晚清政治舞台上,湘军集团作为一支举足轻重的...
原创 田... 公元前516年,齐景公与名臣晏婴谈话时,晏婴曾郑重提醒他:“田氏虽无功勋德行,却用大斗借粮、小斗收粮...
毛主席:说曹操是白脸奸臣,那是...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称赞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有人批评他为奸诈阴...
原创 昆... 昆明周易起名大师谢咏谈:昆明起名字的由来和历史简介 昆明著名起名大师谢咏老师分享昆明各区县起名字的由...
原创 诸... 《草船借箭背后的军事智慧:为何曹操不用火箭?》 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每当读...
盐城射阳:红色记忆浸润开学第一... “临海镇上故事多,红色基因代代说。张謇先生有担当,实业救国办厂忙。办学堂呀教娃娃,点亮心里一盏灯。小...
这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孩子们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上海福寿园与上海市青浦区第...
原创 最... 郝柏村这个人,跟着蒋介石干了六年侍卫长,对蒋的决策看得最清楚。晚年他直言不讳,说蒋这辈子犯的最大错就...
苏联霸占北方领土威胁日本主权和... 1975年7月14日《人民日报》 上海工业生产提前完成上半年国家计划 欲与天公试比高——记中国登...
警惕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表里不一 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着过去,也警示着未来。在对待近代侵略历史的态度上,日本的表现始终充满着矛盾与割裂...
龙泉青瓷的釉色分辨 首先,龙泉青瓷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传统瓷器珍品。在南宋时龙泉烧制出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使龙泉青...
原创 神... 历史上那些被誉为“神机妙算”的人物,往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心系天下,忙碌不已。刘伯温便是如此。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