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9.3阅兵邀请的日本嘉宾,鸠山由纪夫,当年按照他的法子,日本或更强大
迪丽瓦拉
2025-10-03 20:04:44
0

2025年9月3日,北京。

在我国举行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一位来自日本的白发老人缓步踏上红毯。

他的名字叫作“鸠山由纪夫”,是日本的前首相,也是唯一一位以个人身份受邀出席阅兵式的日本政要。

他的出现,在中日两国乃至国际社会引发了强烈关注与争议。

在日本国内,右翼媒体斥其为“国之贼”,他的儿子“鸠山纪一郎”也反对他的出席行为,公开与其“切割”。

甚至还有很多极端的日本网民,直呼“吊销他的护照”。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被日本人唾弃的老人,当年却提出了一系列或许能让日本更强大、更被世界尊重的道路。

真正的爱国,是敢于面对历史的勇气。

二战后,当所有日本高层和民众都在逃避对我们和东南亚等国的恶劣行径,在鼓动篡改历史时,是他第一次呼吁日本高层要重视历史。

他说过,“没有面对历史的勇气,就谈不上爱国;不能正视历史过往,就看不清未来要走的路”。

为此,2013年,他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含泪鞠躬,真诚道歉。

面对累累白骨,他沉思默哀,写下“友爱和平”,甚至将名字中的“由”改为“友”,象征对中国的友谊。

2015年,他在韩国首尔西大门刑务所旧址下跪,为殖民统治谢罪。

此次来华,他顶着国内巨大压力,只为完成一个信念:日本必须正视历史,才能真正走向未来。

他在阅兵前表示:“如果日本继续回避历史,就永远无法与亚洲邻国实现真正的和解,也无法在国际社会赢得真正的尊重。”

可以说,在日本所有的首相中,鸠山由纪夫是最清醒的一个。

早在1996年,鸠山由纪夫就提出了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构想,主张日本应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回归亚洲,与中国、韩国等邻国建立平等、互信、合作的新型关系。

他认为,日本不应再做美国的“战略附庸”,而应在和平宪法框架下,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非军事手段参与国际事务。

他反对安倍晋三解禁集体自卫权,认为那将使日本陷入不必要的战争风险。

他主张削减军费,将资源投入教育、科技、环保与可再生能源,打造一个“和平而有韧性的日本”。

对日本来说,他的战略高瞻远瞩,核心理念就是要做到“自立与共生”。

尤其是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小国,资源匮乏,要是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不好,将严重影响到其稳定与发展。

别看日本与美国的关系较好,美国也给日本提供了不少口头和实际上的承诺,但是一旦遇到不可抗的因素,美国或许会溜之大吉。

他清楚的知道,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种种左右和帮助,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权益和利益。

在美国人的眼中,日本不过是一枚棋子。用时尽其用,弃时不管不顾。

然而,对于鸠山由纪夫的理念,在推行的过程中在日本却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或者说,在日本强势主义的笼罩下,鸠山由纪夫的“自立与共生”显得有些过于理想化。

他试图打破“官僚主导”的决策模式,推动“意识主导”,可最终却因触动到了其他人的利益而迅速败北。

他的“东亚共同体”的构想,又因缺乏国内意见共识、美国压力以及民主党内部的分歧而不了了之。

另外,也正因为他的大胆倡议,他在日本仅做了八个月的首相便黯然退下,成为日本“最短命首相”之一。

不过,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

如果2009年鸠山由纪夫上台后,其政策得以持续推行,日本今天又会是怎样一个局面呢?

1、外交上,日本可能已与中国、韩国建立了更紧密的经贸与安全合作机制,东亚自贸区或已成型,区域一体化程度将远超今日。

日本将不再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而是亚洲和平的“稳定锚”。

2、经济上,若将巨额军费转向绿色能源、人工智能、老龄化社会服务,日本或已率先实现“碳中和”。

并在新能源、养老科技等领域引领全球,摆脱“失落三十年”的通缩泥潭。

3、社会上,若坚持和平宪法、拒绝军事扩张,日本可避免右翼民粹的抬头,减少与邻国的历史摩擦,赢得亚洲国家的信任与尊重,成为“软实力超级大国”。

4、国际地位上,一个敢于为历史道歉、以和平合作立国的日本,将更有资格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

不过,鸠山由纪夫的执政生涯,虽以“失败”告终,却为日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他证明了:日本可以选择不依附、不扩张、不回避,而是以诚实、友爱、合作的方式赢得世界尊重。

他代表的不是软弱,而是真正的战略远见;不是“出卖”,而是对国家未来的深切责任。

正如他在哈佛演讲中所说:“当德国总理能在华沙下跪时,日本领导人却连‘侵略’一词都羞于启齿,这种差异决定了我们在亚洲的孤立。”

这句话,至今,仍值得日本去深思。

读者们,关于“9.3阅兵邀请鸠山由纪夫的背后”,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宋高宗赵构行书白居易诗卷,曾被... 在21年的10月7日,辽宁省博物馆联合国家文物局举办了一场“又见大唐”的书画文物展。这场展会本是以大...
原创 司... 曹操的基业:曹氏与夏侯氏的兴衰史 曹操建立的魏国基业实际上是曹氏与夏侯氏两大家族共同打下的江山。在...
原创 浙... 中华文明起源的争议与良渚文明的实证 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度,中国人普遍认为有五千年之久,而许多外...
原创 张... 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后人现状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自忠将军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抗日英雄。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三...
唐代宗李豫的最后一天:想起死不... 公元779年五月二十一日深夜,长安城大明宫紫宸内殿烛火摇曳,唐代宗李豫卧于龙榻之上,面色苍白,气息微...
原创 刘... 刘备借荆州: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公案 关于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一事,历来众说纷纭,成为一桩难以厘清的历史...
原创 从... 话不多说,看图,赏析。 【隆中对】 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
原创 千... 在战国群雄逐鹿的乱世中,若论谁最令人扼腕叹息,谁最值得同情,谁又最可悲可叹,那么最可惜的当属赵括,最...
原创 诸...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诸葛亮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这位三国时期的旷世奇才,以其超凡的智慧与卓越的...
原创 “... 汉尼拔与罗马的生死博弈:一场注定失败的史诗远征 今天,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个历史谜题:被誉为\"迦太...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里,一共产生了422位帝王。有的能打江山扩地盘,名声能传好几百年;有的荒淫无度瞎折腾,...
原创 他...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改写文章,并扩充到400字以上。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 【历史背景的深度解析】 ...
曹操最想得到的五个人,三个是绝... 《乱世雄主的求贤之痛与未竟之志》 巍峨高山从不嫌其雄伟,浩瀚沧海不拒涓涓细流。曹操在《短歌行》中\"...
原创 为... 【历史沉思录:从霍去病到现代青年,论时代机遇与个人成就的辩证关系】 在历史长河中,一个引人深思的问...
山西公布长治市高新区明代早期家...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长治市高新区明代早期家族墓地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发现墓地明堂与壁龛和壁面...
原创 准... 准噶尔汗国:一个被夸大的草原帝国 在清朝统一西北边疆的历史进程中,准噶尔汗国无疑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原创 姜... 周武王灭商与殷商遗民安置问题的历史抉择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联军在牧野之战中一举击溃殷...
原创 典...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与典韦的兵器之谜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以生动的笔触...
原创 千... 我国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当中能够称得上谋圣的人,屈指可数,而张良绝对是能够排在前几名的。 可以说要是...
历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现在什么地... 匈奴源流与历史变迁考 要深入探究匈奴人的最终去向,我们必须首先厘清匈奴民族的起源及其本质特征。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