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锦州与黑山阻击战:东北战场的决定性胜利
1948年10月21日,东北野战军在成功解放锦州和长春后,迅速将目光投向了盘踞在彰武、新立屯地区的国民党军廖耀湘第9兵团。作为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美械部队,廖耀湘兵团下辖新1军、新3军、新6军、49军、52军、71军以及青年军207师,其中新1军和新6军更是曾在滇缅战场上威名远扬的远征军部队,被誉为“五大主力”之一,战斗力极为强悍。面对这样一支劲旅,东北野战军深知必须迅速行动,切断其退路,防止其逃往营口港。
廖耀湘的撤退计划与解放军的阻击行动
廖耀湘作为黄埔军校和法国圣西尔军校的高材生,对战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当他察觉到解放军的调动后,立即意识到形势不妙,果断下令部队撤退。他判断,在锦州失守、沈阳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固守东北已无胜算,唯一的生路便是迅速南下占领营口港,从海上撤离。然而,东北野战军早已识破他的意图,迅速调派第10纵队连夜急行军,于10月22日清晨7时抢先占领了通往营口的关键要地——黑山和大虎山一线,并紧急构筑防御工事。23日上午9时,廖耀湘兵团的前锋部队抵达黑山,但在第10纵队的顽强阻击下,敌军先头部队的两个营遭受重创,被迫撤退。然而,这只是战斗的开始,第10纵队必须坚守至少三天,等待主力部队完成合围。
黑山阻击战:血战一零一高地
接下来的几天里,廖耀湘兵团为了突破防线,对第10纵队的阵地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尤其是一零一高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敌军甚至不惜采用自杀式战术,在双方陷入近身肉搏时,直接以重炮轰击阵地,导致我军一个排的战士全部牺牲,而敌军的冲锋部队也损失惨重。尽管如此,敌军仍不死心,调集一个精锐师对一零一高地发起轮番冲锋,并在后方部署督战队,逼迫士兵进行波浪式攻击。短短三小时内,敌军发起了二十多次冲锋,但第10纵队28师的战士们死战不退,阵地前堆满了敌军的尸体。
眼见强攻无效,敌军指挥官开始以重金悬赏,高喊:“参加敢死队者每人奖励十万金圆券,第一个冲上阵地的加倍!”然而,士兵们早已士气低落,无人响应。最终,军官们只能强行拼凑出三百多名“敢死队员”。然而,当他们冲至阵地前沿时,解放军战士不仅投掷手榴弹阻击,还高声喊话:“国民党的穷兄弟们,你们被骗了!你们在这里送死,家里的亲人谁来照顾?”这番话彻底动摇了敌军的斗志,敢死队纷纷溃退,即便督战队以枪口相逼,也无人再敢冲锋。
军官团的最后一搏与解放军的胜利
在士兵溃散的情况下,敌军指挥官只得逼迫少尉以上军官组成“效忠党国先锋队”,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死命令,要求他们带头冲锋。此时,一零一高地经过两天的激战,已被炮火削低近两米,阵地上的工事全部被毁,守军仅剩不足百人,弹药也几乎耗尽。然而,战士们依然斗志昂扬,在击毙敌军的指挥官和机枪手后,毅然发起反冲锋,与敌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经过二十分钟的殊死搏杀,敌军的“效忠先锋队”再次被击溃。
在这场持续数日的阻击战中,廖耀湘兵团不仅未能突破防线,反而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10月26日拂晓,当东北野战军主力完成合围后,这支曾经不可一世的精锐部队迅速崩溃,短短两天内全军覆没。黑山阻击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廖耀湘兵团的撤退计划,也为东北全境的解放奠定了决定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