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只能依附于男性生存。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女性往往不敢挑战男性权威,更不敢做出有损男性尊严的行为。然而,在1129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抗金名将岳飞的原配妻子刘氏不仅背叛了丈夫,还与他人私奔成婚。更令人意外的是,岳飞得知此事后非但没有大发雷霆,反而慷慨地赠予前妻500贯钱作为生活费用。
作为民族英雄的岳飞,其私人生活一直备受后人关注。这位名将一生中只有过两位伴侣:一位是背叛他的原配刘氏,另一位则是与他相濡以沫的李娃。据史料记载,岳飞对刘氏\"切骨恨之\",这不禁让人好奇:刘氏究竟做了什么让岳飞如此愤怒?岳飞是否真的对她恨之入骨?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回溯岳飞与刘氏的婚姻历程。
根据《宋史》记载,1118年,刘氏嫁给了年仅16岁的岳飞。婚后,她为岳飞诞下两个儿子——岳云和岳雷。按理说,已成家立业的岳飞应该以家庭为重,但他却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1122年,婚后仅四年,岳飞就毅然加入真定安抚统领的军队。不久后,因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回家守丧。丧期一结束,岳飞又立即前往河东路平定军担任偏校一职。尽管刘氏百般不愿丈夫从军,却无法改变岳飞的决定,只能独自在家照顾年迈的婆婆和年幼的孩子。
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直逼北宋都城汴梁。短短一年间,金人就攻陷北宋,俘虏了徽、钦二帝。宋徽宗之子赵构带领部分大臣南逃至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虽然南宋延续了宋朝的国祚,但北方大片领土已沦陷,包括岳飞的家乡相州。国破家亡之际,岳飞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随宋高宗南迁,而家人则被困在金国占领区。岳飞曾多次派人寻找家人下落,却始终未能如愿。
实际上,岳飞的家人当时尚在人世,只是刘氏在战乱中与婆婆和幼子失散。当岳飞再次得知刘氏消息时,却得知她已改嫁他人——韩世忠军中的一名士兵。起初,这件事并未引起关注,因为1127年时的岳飞只是个八品小官。但自1130年起,岳飞开始受到朝廷重用,从正六品的泰州镇抚使一路高升。随着岳飞地位的提升,刘氏改嫁一事逐渐成为民间热议的话题,最终传到了韩世忠耳中。
韩世忠认为,岳飞作为朝廷重臣,其婚姻大事非同小可。考虑到刘氏是在战乱中被迫改嫁,情有可原。如果岳飞愿意原谅,两人仍有复合的可能。于是,韩世忠将此事上奏宋高宗,建议让岳飞与刘氏重修旧好。宋高宗也支持这一提议,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只有男性有权休妻,女性擅自改嫁被视为对丈夫的羞辱。作为朝廷重臣,岳飞的形象不容有损,而刘氏的改嫁行为无疑会成为他的\"污点\"。
然而,岳飞得知此事后的反应出人意料。他不仅拒绝与刘氏复合,还向宋高宗表示对前妻\"恨之入骨\"。这番决绝的表态,实际上是为了断绝朝廷让他接回前妻的念头。岳飞之所以如此坚决,是因为他本质上是个感情专一的人。从他一生只有两位伴侣就能看出这一点。曾有官员为讨好岳飞而赠送美妾,都被他婉言谢绝,足见其不贪恋美色的品格。此时岳飞已与李娃结为夫妻,自然不愿与前妻复合。
那么,岳飞是如何对待这位背叛他的前妻的呢?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仅没有责备刘氏,反而赠予她500贯钱作为生活费。这笔钱在宋朝堪称巨款。按当时物价计算,一贯钱可购买约150斤大米,足够一个成年人食用近三个月。500贯钱足以让刘氏过上相当优渥的生活。这一举动充分展现了岳飞的宽厚胸襟。值得一提的是,在战乱年代,女性通过改嫁寻求庇护和经济支持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岳飞显然理解刘氏的处境,因此没有过多责备。
从另一个角度看,刘氏未能等待岳飞归来实属遗憾,因为岳飞确实是个重情重义的好丈夫。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岳飞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战乱年代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个人的命运往往身不由己,即便是英雄的妻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