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真存在国运吗?为何蒙金三峰山之战,如蒙古人所愿下大雪困住金军
迪丽瓦拉
2025-10-05 00:31:58
0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微漫烟叶

字数:约4800字,阅读时间:约16分钟

编者按:在成吉思汗晚年,为了平息汗位争夺的暗流涌动,他明确指定窝阔台为未来的汗位继承人。然而,窝阔台继位后,蒙古内部的权力斗争并未停歇,反而愈演愈烈。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窝阔台迫切需要一场辉煌的胜利来震慑各方势力,于是灭金之战被提上了日程,并由此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峰山之战。

成吉思汗临终前将总计十二万九千人的军队进行分配,其中十一万一千人由拖雷继承,而作为汗位继承人的窝阔台仅获得四千人。①这一遗产分配方案不仅未能平息蒙古内部的汗位之争,反而加剧了窝阔台与拖雷之间的矛盾。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六盘山驾崩。按照蒙古传统,新汗的继位必须通过忽理台大会的推举,由宗王和功勋贵族共同决定。在此期间,由拖雷担任监国,并负责召开忽理台大会。然而,直到成吉思汗去世两年后的公元1229年,忽理台大会才迟迟召开。会前,耶律楚材奉成吉思汗遗诏,提议立窝阔台为新可汗,并定于八月二十四日举行登基大典。然而,会议期间,关于是否拥立窝阔台的争论一直持续到八月二十二日仍无定论。耶律楚材以社稷安危为由,敦促众人尽快推举窝阔台。此时,拖雷试图以择日再议为由拖延时间,但遭到以耶律楚材为首的群臣反对。最终,窝阔台勉强继承了汗位。②

南渡之后,金朝虽然仍保留了一支可战的军队,但这不过是饮鸩止渴之举。与此同时,蒙古方面积极拉拢汉人地主武装势力,这些被称为汉人世候的势力在史籍中记载的有六十余人,而未见于史册的可能更多。这些汉人武装对蒙古的态度各不相同:一部分如刘伯林、史秉直等人忠心耿耿,誓死效忠;另一部分则首鼠两端,投降蒙古仅仅是为了保全自身利益。无论如何,这些汉人世候成为了蒙古灭金的重要助力。

关于三峰山之战,如果说蒙古军仅凭运气侥幸取胜,确实有一定道理。但从客观角度来看,蒙古进攻之前,金朝早已元气大伤。尽管在战争初期双方互有胜负,但金军始终只能勉强防守。即便没有天时相助,蒙古灭金也只是时间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拖雷在三峰山之战后不久便离奇死亡。蒙古官方史料记载,窝阔台当时身患重病,需以亲人性命为代价才能续命,拖雷为救兄长自愿赴死。这种离奇的记载自然难以取信于现代学者。目前学界对此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拖雷病逝,二是拖雷被窝阔台暗害。更有学者认为,三峰山之战是窝阔台为除掉拖雷而精心设计的陷阱。笔者认为,将三峰山之战完全归因于窝阔台谋害拖雷的阴谋论未免过于牵强。更可能的情况是,窝阔台为打压拖雷日益高涨的声望而刻意为之。拖雷先破南宋,再败金军,虽有一定运气成分,但其战功无疑威胁到了窝阔台的权威,最终迫使窝阔台不得不除掉这个心腹大患。

参考资料:

①《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

②关于忽理台大会为何拖延两年才召开,《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当时众王公各自返回驻地,计划来年召开大会。显然第一年的延迟是由于路途遥远,但第二年为何又推迟到第三年,史料未作解释,很可能是拖雷有意为之。关于大会内容,《世界征服者史》称:众王公毫无异议地对窝阔台说:'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你应在天神庇佑下登基,我等必当效忠。'然而窝阔台却推辞长达四十天,这在汗位推举中极不寻常。《元史·耶律楚材传》和《元朝名臣事略》的记载更为可信,即诸王公意见分歧导致拖延。

③《蒙古秘史》

④《金史》

⑤《元史》

⑥关于绕道攻金的策略,《元史·太祖本纪》记载成吉思汗遗言:金兵主力在潼关,南依山险,北靠黄河,难以速破。若借道南宋,以其与金世仇,必允我过境。届时可直捣汴梁,迫使潼关守军千里驰援,人困马乏,一战可破。但此说不见于其他蒙古史料,且与部分记载矛盾。现代学者认为这段遗言可能源自金人或宋人记载,详见《成吉思汗灭金遗言问题及相关事实新论》。

⑦《鹤山集》

⑧《世界征服者史》与《元史》均记载:睿宗(拖雷)令军中祈雪,烧羊胛骨得吉兆。当夜大雪深三尺,金军枪械结冰,士卒冻馁。《金史》也印证:大雪三日,战场泥泞没膝,军士僵立雪中,饥寒交迫。虽然细节有出入,但蒙金双方史料都认为大雪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微漫烟叶,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马... 关于马谡与赵括军事才能的对比分析 在评价两位历史人物时,我们需要全面考察当时的战争背景和客观条件。赵...
原创 宁... 岳飞原本以为,只要自己主动辞去官职、远离朝堂就能保全性命,但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宋高宗赵构始终对这...
原创 为... 中国历史长卷上,朝代更迭如同四季轮回般频繁上演,从辉煌的唐宋到强盛的明清,每个王朝都难逃盛极而衰的命...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徐温计焚吴越军,吴越与吴终讲和 徐温即留严可求参总庶政,令他草表,推吴王为帝,吴王杨隆演...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关羽、张飞、赵云堪称当世三大顶尖猛将,他们威震敌胆的赫赫战功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关于...
原创 欧... 在欧洲历史上,瓷器制造技术的获取过程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18世纪初的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名为昂特雷柯莱...
原创 李... 在战国末期的军事舞台上,李牧的军事才能确实达到了一个令人叹服的高度,其统兵作战的能力甚至超越了当时所...
于火山遗迹间 寻脉华夏文明之源... 在太行山脉西麓的巍峨群峰之间,一座海拔约1200米、形如巨盘的圆形山体静卧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南2...
千年文脉润东瓯——浙江乐清书院...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存在。 千年古县乐清,有着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底蕴,历来兴学重教,人才辈出。...
约8600万年前的恐龙蛋有了“... 位于汉江中上游秦巴山区的一群恐龙蛋化石终于确定了“年龄”。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西...
原创 玄...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恢宏画卷中,唐朝初年的玄武门之变无疑是最具戏剧性的历史转折点之一。这场发生在公元...
朱元璋为何杀胡惟庸,废除丞相制... 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攻占和县,开始镇守和州。就在这一年,一个名叫胡惟庸的年轻人前来投奔。...
原创 长... 常山赵子龙一生骁勇善战,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长坂坡一战。当时曹操大军压境,刘备仓皇南逃,赵云独自一人面...
重返百年前故宫现场 《故宫掌门人1925-1949》书封。中华书局供图 如今,故宫博物院已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地标。如果此...
原创 匈... 《——【·前言·】——》 为什么持续困扰中原王朝两千年的草原威胁,到了清朝就突然消失了?答案不在武力...
原创 他... 【两宋风云中的传奇将领——徐文的人生沉浮】 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动荡岁月里,山东半岛的海风裹挟着战...
原创 为... 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没有从其他皇子中另立储君,而是将皇太...
原创 明... 回望历史长河,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影响深远往往超出当时决策者的预料...
原创 这... 标题:这位清朝王爷虽时运不济,但一直韬光养晦,最终功成名就。 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画卷中,爱新觉罗·...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武将的排名历来众说纷纭,各种版本层出不穷。其中一吕二赵三典韦、一吕二马三关羽以及一吕二关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