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盛会·寄语丨她和团队让非洲家庭喝上豆浆,一位老村长的话让她动容……
迪丽瓦拉
2025-10-05 15:31:26
0

作为从事发展研究的学者,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看什么样的发展干预在实践中更有效,这也是我们最核心的学术关怀。

在非洲的田间地头,与当地妇女交谈了解实际需求;在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会议上,与全球南方学者共议妇女赋权发展路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张传红以十余年的国际合作研究经验,为全球南方国家发展带来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

扎根非洲田野的实践探索者

张传红本科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英语专业,后留校任教。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前辈们的影响下,她渐渐对农村发展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对发展如何影响农村转型这一议题。

2003年,她开始学习社会学,接触到了具有中国农业大学特色的发展研究。自此,无论是探究国内乡村转型,还是观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实践一直是张传红研究中的关键词,发展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学科。

随着中非援助合作项目的开展,张传红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小云的带领下,跟随团队深入非洲一线。中国的援助与投资,能否给非洲真正传播减贫与发展经验,这些发展是否能真正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境况?都是张传红一直追寻的答案。

2013年,张传红首次来到莫桑比克,这是她与国际发展合作议题结缘的真正开始。

此后,几乎每年的暑假,她和学生们都会到非洲去,在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地调研中国经验在当地的实践情况,看中国的农业技术和发展经验是否能够帮助当地农民提升产量、增加收入。

张传红所在的李小云教授团队将玉米密植技术推广到坦桑尼亚等地区,使非洲当地农民在资本投入不足、农业机械设备等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劳动密集的精细耕作,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增加了收入。该项目由此获得了小技术大丰收的广泛报道和传播。

2022年开始,团队又进一步在非洲推广小豆子大营养项目,将中国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技术移植到非洲,通过玉米与大豆套种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土壤肥力,还能有效改善当地饮食的营养结构,让当地家庭喝上了豆浆。

“20世纪70年代,中国帮我们建设铁路,帮我们和外部的世界连接起来。现在,中国又帮我们提升农业技术,帮我们解决贫困与饥饿的问题。这是2014年张传红第一次到坦桑尼亚皮雅皮亚村时老村长对她说的话,每每回忆起来,她都十分动容,这让我觉得我们团队做的这项事业非常高尚。

国际舞台上中国经验的分享者

在广泛的国际调研中,张传红发现,农业女性化是欠发达国家小农农业的典型特征。于是,从事农业劳动的妇女自然也成了张传红关注的对象。

一个村落,同样参与小技术大丰收项目的两个家庭,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为何两个家庭中的妇女境遇却完全不同。通过深入访谈,张传红发现,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会对妇女在家庭中的境遇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使她意识到以提升农业生产力为主要目标的农业援助项目,对于妇女的赋权以及地位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

正是实地的调研,让张传红意识到,只有走进田野,只有真正地去观察他们、倾听他们,才能真正了解性别议题是怎么回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应该结合南方国家的发展阶段差异和具体国情,探索真正适合全球南方实际情况的性别平等实践路径。在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68届会议(CSW68南方崛起时代的发展融资与性别平等的民间平行论坛上,张传红以新时代妇女发展选择DAWN)项目中学术顾问的身份,向众多全球南方女性学者分享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这是一个知识共建、共创、共享的平台。张传红说,全球南方学者对于中国国家发展合作是非常感兴趣的,她们也想通过中国学者去了解中国国际合作的真实状况和逻辑原则,这对正在探讨新的国际发展合作框架的全球女性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源泉。

CSW68民间组织平行论坛、CSW68边会以及更多的国际会议舞台上,让世界看到更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让国际合作中可借鉴的中国经验更加具象化。这是张传红一直坚守的初心。

全球妇女发展愿景的推动者

《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全球妇女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张传红说,为解决全球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问题凝聚共识,并在30年的时间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支持联合国把妇女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在张传红看来,这把在国际发展合作中一直处于隐性议题中的性别议题,纳入了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日程。

今年的全球妇女峰会将是进一步促进全球妇女发展的又一契机。张传红说。如何加大对妇女发展的投入,如何开发更多促进性别平等的有效工具,又会有怎样的促进全球妇女发展的新方案,张传红对于全球妇女峰会充满期待。

张传红希望,全球妇女发展,尤其是在南方国家妇女发展方面,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尤其注重教育、数字赋能以及更具包容性的社会政策,确保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每一名妇女,以此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共同进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舒帆

编辑/廖芸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其中赵云赵子龙堪称一代传奇。这位常胜将军一生征战沙场,未尝败绩,其英勇事迹至今为人...
原创 同...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代表着读书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毕生追求的目标。这种通...
原创 三... 标题:三国四大经典预言,竟然全部预言成功,历史证明丝毫不差 在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三国时期...
原创 张...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豪杰争锋,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曹操以其过人的谋略...
原创 别... 当我们谈及南沙群岛时,许多人的目光通常集中在那些引发争议的小岛礁上,仿佛整个东南亚的未来都在这片海域...
原创 孙...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父亲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孙子也是皇帝,而他自己...
原创 为... 《乌江畔的贵族绝唱:论项羽自刎背后的精神丰碑》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每当这句悲壮的诗句浮现在...
联合国都是“一国一票”,为何苏... 在全球众多国际组织之中,联合国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由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权国家共同组建而成的...
原创 汉... 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新王朝时,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决定——将国号定为汉,以此表明自己继承西汉正...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开国雄主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您是否真正了解他...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更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还能为...
朱元璋下葬时有多厉害?据明史记...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残酷殉葬制度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出身贫民的皇帝,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后...
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为太子?这3... 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后,面临着一个棘手的皇位继承问题。令人费解的是...
诸葛亮虽有大才,但此计却被刘备... 纵观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若要评选那个时代最具雄才伟略的旷世奇才,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不约而同地...
原创 从... 前段时间我们正式公布了对于汉奸石平太郎的制裁措施,全面禁止他本人以及直系亲属入境,全面冻结他本人在我...
原创 在... 在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中,有一个极具戏剧张力的场景令人过目难忘。那是康熙帝晚年精心安排的政治布局,...
原创 已... 各位读者朋友们好!我是专注于小说解读的虫子天下!今天我们只聊文学创作,不涉及真实历史考据! 在经典名...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这... 刘备三顾茅庐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在正史《三国志》中同样得到了明确记载,其真实性毋庸...
皇帝问宰相: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北宋开国之初,朝堂上曾发生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一日早朝时分,宋太祖赵匡胤端坐龙椅之上,突然向满朝文...
战后德国的罪与罚 汉娜·阿伦特曾指出“纳粹统治形式的本质是恐怖”,这个说法其实还是太抽象,因为如果不借助历史研究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