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日塘秦刻石记载了什么内容?为何能保存至今?专家解答
迪丽瓦拉
2025-10-06 02:32:42
0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15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发布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考古人员日前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乡卓让村发现一处秦代刻石。刻石位于扎陵湖北岸尕日塘坡地2号陡坎左下方,距湖岸约200米,海拔4306米,被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刻石究竟记载了什么内容?文字是怎么辨认出来的?为什么历经2000多年能够保存至今?

刻石全文共37字 记载了什么内容?

首先来看这处秦代刻石究竟记载了什么内容。据介绍,刻石的文字刻凿壁面总长82厘米,最宽处33厘米,刻字区面积约0.16平方米,距地面约19厘米。全文共12行37字,从右至左、纵行排列,每行2到4字不等,文字风格属于秦篆,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字信息。其中,皇帝、使、五大夫、臣、方、采药,以及年月日等文字信息清晰可辨,小方框代表的是缺失或尚无法识别的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零:简单翻译就是,秦始皇派五大夫翳率方技家去昆仑采药,翳乘坐秦始皇三十七年三月己卯日的车到达这里,翳计算来程约二百五十里。

如何对刻石文字进行精准识别?

文物专家通过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确认这处刻石的年代就是秦代。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如何才能对文字进行精准辨认和识别?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团队采用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在没有任何接触和损害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化采集,提取出清晰的文物本体的原始图像、纹饰以及文字信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应用,可将图像清晰度提高 40%~90%。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李黎:运用影像采录技术将刻石的几何结构和纹理信息代入三维模型中。采用错位采集信息成像技术,获取刻石表面精细纹理。

刻石文字从右至左、纵行排列,每行2到4字不等,具有显著的“因形布字”特点,文字风格统一,属典型秦篆。通过微痕识别,刻石文字中几处不确定的缺字,也有了进一步的推断。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李黎:“臣”字之后有残笔,应即下文“翳”字;

“藥”原文做“樂”字,此字未见“艹”头;“一百五十里”经分析信息增强处理后的笔画,“一”字的右上角残存一短横刻痕,为显著人为痕迹而非自然形成裂隙,左上角受风化影响发生剥落。

刻石为何能历经2000多年保存至今?

“尕日塘秦刻石”整体保存基本完好,文字多数清晰可辨。那么,它是如何认定为秦代石刻的呢?为何历经两千多年能保存至今?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司长 邓超:经实验室分析,刻石岩性为石英砂岩,耐磨性高、抗风化能力强。

经高精度信息增强技术,刻石文字可见明显凿刻痕迹,采用平口工具刻制,符合时代特征。

经矿物和金属元素分析,排除利用现代合金工具凿刻的可能。刻痕内部和刻石表面均含有风化次生矿物,经历了长期风化作用,排除了近期新刻可能。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李黎:刻石面向东南,背山面水,遭受风蚀和光照高温辐射影响相对较弱,利于长久保存。刻石的岩性为石英砂岩,属高磨蚀性岩石,为其长久保存提供了必要条件,是刻石历经两千余年自然风化尚能保存至今的关键因素。刻字区域和非刻字区域的元素成分差异较小,未检出钨、钴等金属元素,因此排除利用现代合金工具凿刻的可能。

“尕日塘秦刻石”的发现有何重要价值?

“尕日塘秦刻石”这一发现有何重要价值?

专家认定,“尕日塘秦刻石”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鉴于尕日塘秦刻石的重要价值,国家文物局指导青海省文物行政部门,已将刻石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视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后续,将围绕扎陵湖、鄂陵湖区域,组织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全面掌握周边文物遗存分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探秘临沂》系列的写作源起 杨东霞 《探秘临沂》系列文章发布后,众多朋友纷纷好奇,我们为何突然对临...
原创 宰...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官僚体系等级森严,权力结构错综复杂。当一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告老还乡后,其与地方县...
在时代回响中叩问经典(新语) 查明哲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我们以戏剧的方式重返“存在与...
原创 晚... 引言 林则徐在其著名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中,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迈诗句,展...
百年工运人物记丨施洋:宁死不屈... 晨读 百年工运人物记 第三期 施洋:宁死不屈的劳工律师 在武汉市武珞路繁华闹市地段,有一片宁静天地...
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后周宗室仍有... 人们是否曾经深入思考过这样一个历史疑问:当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后,为何实力雄厚的后周宗室,虽...
原创 匈... 让我们继续沿着《中国通史》的脉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及其发展历程。在前两篇文章中...
原创 直... 在中国悠久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中,涌现出无数清正廉洁的典范人物。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丞相晏婴以食不重肉,...
原创 杨... 在北宋与辽国长期对峙的历史背景下,杨家将的故事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这两个强大的王朝如同两只...
原创 他... 1939年6月21日至23日,在安徽合肥青龙场附近的一片开阔场地上,一场持续三天三夜的公开审判大会正...
勾践称霸的时候,其他大国在干什... 越国作为春秋后期新崛起的一个大国,之所以能顺利称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其他几个大国,比如齐秦晋楚这...
霍去病早逝之谜的真相?他若不死... 霍去病,汉朝那位英年早逝的杰出将领,二十四载春秋虽短犹如流星划过,却璀璨夺目,书写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
原创 阎... 1949年12月,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已濒临崩溃。时任行政院长的阎锡山与国民党元老陈立夫等人,乘坐...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无意中漏掉... 自古以来,军权始终是国家命脉所在,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与统治基础。若一个王朝无法牢牢掌控军队,必将...
原创 五...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沙陀汉朝(后汉)是一个极其短命的王朝,从建立到灭亡仅仅维持了四年光景。这...
从见义勇为者中见岭南文化的侠义... “我们岭南文化里,自古以来就有侠义精神的延续。每个广东人小时候可能都有一个侠客梦,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朱祁钰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他的结... 自古以来,皇位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无数人为了争夺皇位前赴后继,你死我活,任你什么父子、什么兄弟,...
原创 臣... 后汉小皇帝刘承祐,刚掌权就对托孤大臣下死手。明明是君要臣死的局面,郭威却没坐以待毙。这场博弈里,刘承...
原创 苏... 《读史》中曾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商之子孙宁无论,妲己端端是祸胎。千百年来,妲己一直被视作红颜祸水...
还有多少人认为“乞丐皇帝”朱元... 如果要问,中国历史上哪位皇帝是草根逆袭的代表,毫无疑问,一定是“开局一只破碗”的朱元璋。 彼时,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