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都都
经云:“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案:忱,真诚。惟真诚可久远。】
经云:“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孔疏云:“天生烝民,与之五常之性,使有仁义礼智信,是天降善于下民。”【案:此所谓“天命之性”,影响及于后来程朱理学。朱子《大学章句序》开篇云:“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又经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伪孔传云:“顺人有常之性,能安立其道教,则惟为君之道。”【案:《大学章句序》亦云:“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又一般印象上唐代经学不甚发达,相比于此前之汉魏经学,此后之宋代经学,似只有官方修订之《五经正义》。然而考之经学史,《五经正义》应当是此后数百年间(七世纪至13、14世纪)经学发展的背景和基础。尤其是正义单行本(群经义疏)的刊刻和流通——参乔秀岩、李霖先生的研究。以上所举之例可为之说明。又五经正义到“四书五经”(宋元五经注)的经学史过程亦值得关注。】
荼毒
孔疏引《释草》“荼,苦菜。”云:“此菜味苦,故假之以言人苦。毒,谓蜇人之虫蛇、虺之类,实是人之所苦,故并言‘荼毒’,以喻苦也。”
经云:“惟简在上帝之心。”
孔疏云:“郑玄注《论语》云:‘简阅在天心,言天简阅其善恶也。’”
经云:”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呜呼!尚克时忱,乃亦有终。”
孔疏云:“庶几能是诚道,乃亦有终世之美。”【案:孔疏此处明白揭示“诚道”,与后来程朱之“中庸”遥相呼应。又马一浮先生《复性书院讲录》论书经大义,亦归之于中庸之诚道,亦论语之谨言慎行、戒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