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周天子每天都吃些什么?我们现代人吃的真比周天子还好吗?
迪丽瓦拉
2025-10-06 18:31:58
0

他每天吃四顿,八珍玉食,上百人伺候,光煮一锅汤就得查《周礼》——这人不是皇上,是周天子。

有人说,古人吃得太寒酸;也有人说,周天子那吃法,连米其林都不敢想。可问题来了:我们今天天天吃肉喝奶,是不是比周天子还滋润?

别急着摇头。你以为周天子顿顿吃山珍,其实他吃的是“礼”,不是“味”;你以为咱今天吃得随便,其实背后藏着全球食材链+现代营养学+快节奏生活方式。谁吃得好?咱得把话说仔细了。

“光吃不干活”的周天子,真吃得讲究

说起古人吃饭,咱很多人脑子里冒出一句“粗茶淡饭。但要是对上了“周天子”这号人物,您得改口。他那吃饭,不叫“吃饭”,叫“用膳”;不是“想吃啥吃啥”,而是“按礼制规定吃啥”;也不是三顿饭,而是“晨食、晏食、夕飧、宵夜”四轮起步。

整个周王室,为了让周天子吃得“讲规矩”,还专门设了太官、膳夫、食医、宰夫、胥人、庖人、腊人、羞人、炮人、烹人、爨人等等一大堆分工清晰的机构——这些人,有的只切菜,有的只管火候,还有人专门试毒。光伺候一个人的饭,就像运营一家五星级酒店加疾控中心

按照《周礼》的制度,哪天吃什么、用什么器皿、喝什么酒、几人陪吃,全都有明文规定。春天吃羊,夏天吃鱼,秋天进补,冬天祭祖吃牛。这不仅关乎口味,更是体现天子“顺天时、守礼制”的身份象征。

而每一顿饭的场合也大不相同。“食”是日常,“羞”是馈赠,“飨”是祭礼,“膳”是国宴,“飪”是正餐,“馔”是晚宴,“飧”是节庆宴。你看,光“吃饭”这个动作,古人都能分出好几类,咱现在点个外卖、下个饺子,全都一笔带过。

所以周天子的饮食不是讲究味道,而是讲究制度和秩序。他不只是吃饱,而是吃出身份、吃出统治权威。在吃的世界里,他就是“仪式本身”。

再看看今天的人,点一份外卖,菜里有没有葱都是个悬念;而咱们的“餐饮结构”呢?五花八门,吃得随意,有了便利,但节奏也变快了。周天子那种“整齐划一”的饮食,现代人不仿效,也仿不来。

一口八珍下肚,十几道手续伺候

说到吃得精、讲究味,咱今天还会提“满汉全席”,但在周天子面前,得让位。《礼记》里提到的“八珍”就让人脑洞大开。它不是简单的“八道菜”,而是“八类极致烹调方式+食材组合”,例如“炮豚、炮牂、炙犊、炮鳖”等,种类复杂到能把一个厨房累瘫。

这些“珍馐”可不是乱搭配的。比如“炮豚”,要选出生三个月内、喂奶不满七日的小猪,切块、焯水、低温慢炖,再加以鹿角粉、桂皮汁调香。

吃起来香不香不重要,吃得有没有“等级感”才是关键。这背后体现的,是周王对饮食“礼制系统”的高标准。

为了能端上这些八珍,整个御厨团队必须提前七天筹备。食材从全国各地调配,调味、储藏、处理、分工,每一步都有“典籍”可查。

更讲究的,是火候——比如“熟而不烂”“糜而不散”“五味调和”“三焦齐起”,一口下去,是对整个官僚体系的执行力检验。

咱们可以从“洛阳水席”找到这种传统的延续。水席的21道汤菜、冷盘热汤穿插登场,是“先汤后肉、先淡后浓”的典范,这种节奏、味道层次,正是从周制礼膳一步步演变出来的生活智慧

今天的我们,哪还讲这个流程?中午能有饭吃不加班就谢天谢地。现代人吃饭快、吃饭杂,营养是全了,但“仪式感”是稀缺品。你说咱吃得营养吗?确实比古人“更科学”;但吃得有气派?一个煎蛋三分钟搞定,还真没法和八珍“谈尊严”。

他吃八珍我吃煎蛋,咱也不差啥

问题来了,周天子吃得这么精细,咱现代人真比他吃得好吗?从表面上看,天子御膳是顶级配置,普通人压根够不着。但要是掰开揉碎分析一下,现代人在吃上,早已实现了“日常化奢侈”

周代没有冷链运输,南方的鱼送到北方,要“制干、封藏、调醋”,一年吃不了几次。今天我们只要打开外卖软件,海胆三文鱼一小时送到嘴边,食物全球化、选择自由化早就成了日常

而且,我们现代人吃的种类,比周天子八珍还丰富:谷类、蛋白、脂肪、粗纤维、益生菌、复合维生素,样样齐全。

所以说,咱虽然没八珍入口,但有酸奶、鸡胸、橄榄油;没膳夫掌厨,但有营养标签和饮食指南。与其说“咱不如古人吃得讲究”,不如说“咱吃得更懂自己”。

当然了,周天子的御膳系统,是文化、礼仪、权力的象征,今天的我们吃的是便利、营养、效率。他讲究排场,我们追求健康,各有分工,不比高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宋朝时曾有一位丑女一场大病后变... 【改写版】 在七百年前的南宋王朝,流传着一位传奇皇后的故事。这位女子年轻时其貌不扬,甚至被称作丑女...
原创 假... 公元1356年,朱元璋成功拿下集庆(今南京)后,迅速推行了三项关键政策,为日后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李渊退位后生下30个孩子,让李... 李渊退位后的30个孩子,为何让李世民如此烦恼?武则天又是如何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难题的? 在中国古代,...
原创 如... 李渊时期的权力博弈与分陕而治方案 李渊的平衡策略 只要李渊在世,李世民就会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他与...
李渊有22个儿子,为何就李建成...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封建王朝,共诞生了四百多位帝王,其中开国之君也不在少数。若论最具标志性的帝王,秦...
原创 两... 关于魏延是否谋反的问题,历史记载存在明显分歧。《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魏延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而《魏略...
原创 三... 【全新改写版】 让我们透过历史人物的故事,品味文化底蕴,感悟人性真谛!各位读者朋友好,我是爱讲故事的...
姜维为何在接管蜀汉大权后一定要... 公元234年,一代名相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逝于五丈原。在他去世后,蜀汉的军政大权并未立即由姜维接...
原创 三...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的传奇与争议 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吕布的名字始终与天下无双的威名紧密相连。无论后...
原创 三...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确实蕴含着深刻道理。在动荡不安的年代,原有的社会秩序往往会被打破重组,这为...
原创 三... 【三国风云:五大猛将的传奇人生】 三国乱世,群雄并起,无数豪杰在这片烽火连天的大地上书写着传奇。正如...
原创 三... 三国时期人才济济,其中不乏能预知未来的智者。他们的预言往往精准得令人称奇,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我...
原创 三... 【通俗版三国武将排行榜】(纯文本正文) 三国时期英雄豪杰如云,除了家喻户晓的吕布、关羽、张飞,还...
原创 三... 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英雄豪杰。在蜀汉名将中,赵云以常胜将军的美誉闻名于世,他不仅...
原创 三... 在古代战场上,衡量一位将军的武艺高低往往有直观的标准。以《三国演义》为例,吕布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其他...
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谋士和将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些风...
翱翔长空丨白山松水铭记铁血英魂 9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翱翔长空”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追随着“杨靖宇支队”战旗归吉的脚步,来到东北...
汉朝公主和亲,远嫁波斯途中,却...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汉朝公主远嫁波斯途中怀孕生子,最终在当地...
原创 假... 如果你穿越回三国时代,成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面对群雄割据的乱局,你会如何抉择?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曹...
张飞死战关羽,谁能赢?不但诸葛... 关羽与张飞堪称刘备麾下最得力战将,他们不仅是蜀汉政权的开国元勋,更是三国时期威震天下的绝世猛将。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