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948年底,战局已十分明朗,蒋介石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个关乎存亡的问题:国民党政权该何去何从?
当时摆在蒋介石面前的主要有三个选择:西南山区、海南岛和台湾岛。每个选择都各有利弊,让蒋介石难以决断。为此,他特意在1948年11月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召集心腹商讨退路。
在众说纷纭之际,一位名叫张其昀的地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退守台湾。这个建议最终被蒋介石采纳,成为改变历史走向的重要决策。
张其昀是谁?他为何能说服蒋介石?这要从他的背景说起。1900年出生于浙江鄞县的张其昀,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主编的《高中中国地理》曾是全国通用教材,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因缘际会结识了蒋介石的幕僚陈布雷,从而进入蒋介石的智囊团。
张其昀的建议基于两个重要考量:首先,台湾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四面环海易守难攻。日本殖民时期留下的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能够满足军队的基本需求。其次,相比其他选择,台湾优势明显:西南地区虽然地形复杂利于防守,但开发程度低,补给困难;海南岛则开发不足,容纳能力有限。
蒋介石本人对台湾也有特殊感情。1946年他曾携夫人访问台湾,被当地风土人情所吸引。加上儿子蒋经国的提醒,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
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前,这片土地经历了几任管理者。日本投降后,陈仪成为首任行政长官,但因治理不善引发二二八事件被撤换。继任者魏道明虽然政绩出色,却因得民心引起蒋介石猜忌,最终由心腹陈诚接任。陈诚与孙立人共同为国民党撤退台湾做好了准备。
这个历史性的决策,既源于客观条件的权衡,也掺杂着个人情感与权力算计。在时代洪流中,台湾这个美丽的岛屿,就这样成为了一个政权的最后栖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