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秋季攻势进入白热化:多线推进与后勤打击同步展开
9月中旬以来,俄军在乌克兰战场发动的秋季攻势持续升级,战局出现重大变化。在东部战线,俄军成功撕开乌军三道关键防线,先后攻入库比扬斯克、康斯坦诺夫卡和波克罗夫斯克的中心城区。这些战略要地原本是乌军精心构筑的防御堡垒,如今接连失守不仅造成前线阵地瓦解,更打乱了乌军整体防御部署。前线指挥官不得不紧急调动预备队填补缺口,士兵们在枪炮声中疲于奔命。 取得初步胜利后,俄军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波克罗夫斯克西南方向推进,直指第聂伯河沿岸地区。最新战报显示,俄军先头部队已深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腹地,占领了十余个沿河村庄。与此同时,扎波罗热方向的战况同样吃紧——东部重镇古里亚波列市的后勤通道正被俄军逐步掐断。如果俄军完成合围,这座要塞很可能变成孤岛,守军将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 战术革新:从硬碰硬到巧取豪夺 俄军此轮攻势展现出明显的战术转变。此前在乌戈列达尔要塞的拉锯战中,俄军太平洋舰队第155海军陆战旅因强攻遭受重创,整支部队几乎被打残。但随后俄军改变策略,不再正面强攻,转而切断守军的补给生命线。这一招果然奏效,缺粮少弹的守军最终放弃抵抗。如今,这种围而不打、断其粮道的战术正在多个战场复制。与前任防长绍伊古推崇的钢铁洪流战术不同,新任防长别洛乌索夫更青睐灵活机动,通过精准打击后勤系统来瓦解敌军战斗力。 后方突袭:燃油供应成新靶心 除了正面战场的推进,俄军还开辟了第二战场——针对乌军后方能源设施的系统性破坏。近期,俄军无人机将打击重点从铁路枢纽转向了遍布城乡的加油站,这一转变暗藏深意: 1. 釜底抽薪:乌军的物资运输链原本是铁路运输-公路转运-燃油驱动的完整体系。俄军先是炸毁克列缅丘格公路桥瘫痪铁路网,现在又瞄准加油站,等于同时掐断了血管和心脏。没有燃油补给,前线的坦克装甲车都将变成废铁。 2. 四两拨千斤:相比需要重兵把守的军事基地,乌克兰的加油站分布广泛且防护薄弱。俄军使用的天竺葵-2无人机造价仅数万美元,而乌军每次拦截都要消耗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爱国者导弹,这种蚊子叮大象的战术让乌军苦不堪言。 3. 攻心为上:加油站爆炸的冲天火光极易引发民众恐慌。随着柴油汽油短缺加剧,不仅救护车、消防车难以出动,连工厂生产和食品运输都会受阻,可能重蹈2022年冬季大停电时的社会危机。 暗藏危机:战火可能反噬 但这种战术也存在反噬风险。乌军此前就曾用无人机袭击俄罗斯梁赞州等地的炼油厂作为报复。如果俄军持续打击乌克兰能源设施,很可能引发更猛烈的对等报复,甚至将战火引向俄罗斯腹地,导致冲突全面升级。 决战倒计时:消耗战决定胜负 当前俄军正通过正面施压 后方绞杀的组合拳,逐步耗尽乌军的战争资源。但最终胜负仍存在变数:乌军能否组织有效反击?西方援助会优先提供防空系统还是能源设备?这场围绕后勤补给的消耗战,正在改写战争的天平。未来几周内的每一步棋,都可能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