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残酷的封神真相!
迪丽瓦拉
2024-11-20 19:53:19
0

原标题:包拯,残酷的封神真相!

点击关注

来源:汉周读书

01

1036年,37岁的包拯开启了他的仕途——任天长知县。

包拯之所以这么晚才开始当官,倒不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考上。

其实早在1027年,包拯就已经中了进士甲科,被任命为建昌知县。

但包拯因为父母年岁已高,不忍抛下双亲独自外出做官,就辞官回家陪爹妈了。

后来他又得到了监管和州税务的职务,但爹娘不想让他走,于是包拯又立刻辞官回家了。

直到几年以后,包拯的父母相继去世,他守孝期满后才出来当了天长知县。

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宋史·包拯列传》

02

1040年,包拯升任端州知州。

端州的端砚举世闻名,因此成了皇室贡品。

久而久之,端砚也成了端州地方官讨好上司和公卿大臣们的见面礼。

为了讨好皇亲国戚,端州地方官就把上贡的端砚数量翻了十倍。

这让百姓苦不堪言。

包拯到任之后,知道了百姓的苦处,命令端砚工匠按照宫里要求的数量制作端砚,严格控制所管辖范围的官员,只能如数收取端砚。

在任端州知州的三年里,包拯创造了历代官员中的一个奇迹,他离开端州时居然一块端砚都没有带走。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宋史·包拯传》

03

1049年,身为言官的包拯开启了三弹张尧佐之路。

张尧佐是宋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伯父,他无尺寸之功,却借着侄女的身份青云直上。

包拯看不下去了,首当其冲向宋仁宗谏言,先是用天象告诉仁宗,上天在惩罚你的过错:现在天降灾难,京城出现水患和地震,那都是因为小人当道。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小人说的就是张尧佐。

接着再直戳仁宗要害:虽然我们明白,任命“亲昵之人”这种事呢,是个人都没有办法避免的,但需要妥当处理,要是带来危险,可就不太好了。

宋仁宗听了,但没完全听。

他只是给张尧佐换了几个官职,同时给他的两个儿子赐了进士出身。

包拯一看,这不行啊,继续继续。

于是包拯又一次进谏,表示你要是非得给张尧佐封官,别一下子让他当那么多职位行不?张尧佐毕竟是外戚,外戚当权不是什么好事情,要是万不得已呢,宣徽使和节度使让他当一个就完事了。

最终在包拯等人几次三番在仁宗身边规劝,仁宗无奈之下,只能罢免了张尧佐宣徽使的职位。

同时下旨,以后后妃家的亲眷,全都不得担任国家军政要职。

诏:“近者台谏官累乞罢张尧佐三司使;又言亲连宫掖,不可用为执政,若优与官爵,于体差便,遂除宣徽使;兼已指挥:‘自今后妃之家,毋得除两府职任。’

——《续资治通鉴》

张尧佐的宣徽使一职被罢免后,张贵妃始终不甘心,在后宫缠着仁宗,让他一定要顶住包拯等人的嘴炮攻击,让她伯父官复原职。

仁宗去见包拯等人之前,张贵妃还千叮万嘱让他千万别忘了宣徽使的事情。

仁宗也信誓旦旦地对张贵妃保证决不投降。

结果仁宗刚准备下旨封张尧佐包拯立马就站出来了,语重心长地长篇大论,陈述为什么不能封张尧佐,强行加封张尧佐是如何不合礼法......

说到激动处,包拯一个没控制住,把唾沫都喷到了仁宗的脸上。

仁宗终于招架不住,只能放弃了。

等回到后宫中,张贵妃一见仁宗回来了,连忙上前询问。

还没等她张口,仁宗边用袖子擦脸上的唾沫,边生气的说:你看看你看看,这是什么!宣徽使!宣徽使!你就知道宣徽使!你不知道包拯是谏官吗?

从此张贵妃再也不敢提这事儿了。

04

1055年,包拯权知开封府。

京城开封府的旧制规定,如果百姓有冤屈要诉,是不能上堂申冤的。得由府衙的小吏在门口收取百姓的诉状,禀报门牌司后,府官才能得知具体情况。

这就给了府衙官吏很多收取贿赂的机会。

包拯一上来就把这条制度给改了,他将府衙正门大开,让百姓可以直接告到自己面前。

这对于无权无势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从天而降的喜讯。

当时,开封有条河叫做惠民河,经常有水患。

包拯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有些权贵在河道旁建造违章建筑,在上面筑坝、种花、养鱼,把公共河道当成了自己的私家园林。

包拯知道后,立马把这些违章建筑全给拆了。

这下子权贵们不乐意了,雄赳赳气昂昂拿着地契来找包拯算账,什么违章建筑?我们这是合法建筑,凭啥拆我们家房子?

结果包拯一核对他们手里的地契,要么就是纯纯伪造的,要么就是把上面的数字一改,地皮变多了。

权贵们不服,双方各执一词就闹到皇帝那里去了。

但包拯根本不怕,他把这些权贵假造地契和侵占公地的罪行报告给了仁宗。

证据确凿,仁宗自然支持包拯的决定。

05

在民间传说和电视剧里,包拯最擅长断案。

但其实,正史上的包拯并没有什么破案的记载。

唯一一次破案发生在他就任天长知县的时候。

说是有个人来向包拯告状,自己家的牛舌被人割了。

在宋朝,耕牛是不能随便杀的,宋法典中明确规定:“凡无事杀牛者皆判刑”。

一旦被发现养牛的人把自己家的牛杀了,是会被判刑的。

这个农民不想承担杀牛的罪责,因此来向包拯报案。

包拯意识到应该是有人故意陷害这个农民,于是他使了一招引蛇出洞:让农民回去把牛杀了,把牛肉拿去卖,如果想要陷害他的人发现了他把牛肉出去卖,一定会向县衙状告他私自杀牛。

果然没过多久,包拯的计策奏效了。

凶手很快被抓住了。

拯尝知天长县,有诉盗割牛舌者,拯使归屠其牛,鬻之。既而又有告杀牛者,拯曰:“何为割某家牛舌而又告之?”盗者惊服。

——《续资治通鉴》

06

至于包公故事中非常有名的狸猫换太子一案则更是扯淡。

宋真宗时期,确实有刘妃和李妃两个人。

当时刘妃一直没有怀孕,宋真宗又把刘妃身边的侍女纳入了后宫,就是后来的李妃。

后来李妃怀孕了,而且还生下了男孩(宋仁宗),刘妃就把孩子抱走当成自己的孩子养了,李妃就一直呆在宫里,位分一直在往上升,家里人的待遇也不错。

仁宗继位后,刘妃成为了垂帘听政的太后,根本没人敢告诉仁宗,他的亲妈是谁。

直到李妃死了,刘太后准备把她按照普通的妃子之礼下葬的时候,遭到了宰相吕夷简的反对。

他建议刘太后以皇后之礼安葬李妃。

刘太后一开始当然不愿意,而且还很生气,觉得吕夷简在挑拨他们母子的关系。

但吕夷简说,如果刘太后只是以妃子之礼下葬李妃,以后皇帝知道了自己生母的事实,恐怕刘氏不会有好果子吃。

刘太后一下子就醒悟过来了。

于是刘太后从善如流的,以皇后之礼安葬李妃。

初,章献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丞相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独坐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欤?」夷简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从容对曰:「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是丧礼宜从厚。」太后悟,遽曰:「宫人,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简乃请治丧,用一品礼,殡洪福院。夷简又谓入内都知罗崇勋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崇勋如其言。

——《宋史·后妃传》

所以这件事不是什么“狸猫换太子”,也从头到尾跟包拯一点关系都没有。

ps

包拯之所以被封神,成为万民敬仰的包青天,说到底还是因为在封建社会,能为民请命的官员太少了,走投无路的百姓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包拯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清官身上,如果没有包拯,那他们最后只能走上造反之路了。

▼今日推荐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两个人,他两当中的一个人让溥仪宣布退位,另外一个人把溥仪请出了紫禁城。但是解放后...
元朝末年,虱母仙何野云留题,惠... PS. 下面故事,是陈友谅幕僚军师虱母仙何野云的故事,与其他名字是“何野云”的人无关。(世上有多位同...
原创 1... 于 1964 年时,战功赫赫、威名鼎鼎的开国中将王近山,因与妻子离婚一事轰动全国,甚至还被撤职、下放...
原创 1... 提起开国元帅彭德怀,世人无不为其晚年的遭遇而感到叹息、心酸。众所周知彭老总在万年失势一事,源自 19...
自信的湖南师大,应该写得下胡适...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官微引用胡适教育观点引发的舆论风波,将历史人物评价、学术自由边界、高校独立精神等重...
原创 三...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纪事,很多人的印象都只停留在《三国演义》这部文学作品当中,其实,真实的三国纷争远比...
以译为媒: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 敦煌是古代中原与西域间的交通要冲,长期处于多民族共居的局面,形成了多语言、多信仰并存的文化生态,孕育...
原创 一... /文花开无田/图《重耳传》等电视剧照 一匹骏马能够做什么呢?在古代物资短缺的年代,它可以是战略物资,...
原创 一... 2013年3月,江苏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带的一施工工地意外发现了一座墓地。考古人员闻讯而来,大家...
原创 宰... 先天二年七月三日,已经即位将近一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发动政变,消灭太平公主党羽,太平公主逃往终南山的寺庙...
台湾鬼谷文化学会参访团到鹤壁参... 中国台湾网3月21日讯 3月15日至18日,台湾鬼谷文化学会创会会长张益瑞一行80余人到鹤壁参访交流...
原创 郑...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春秋初期的小霸主郑国的衰亡。春秋初期,郑国在一代明君郑庄公的领导下,一跃成为中原地区...
亲王、郡王、贝勒等等,有点晕,... 爵位是古代封建王朝帝王对皇亲国戚、功臣的一种特殊封赏,大家比较熟悉的有王爵、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原创 一... 古往今来,历史上涌现的战将不计其数,但能被我们记住的并不多。将领的扬名立万,我们纵观历史,几乎都是在...
原创 为... 为何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 汉史趣闻 13:04 汉朝是刘邦开创...
渭南发现仰韶文化时期大型尖底瓶 “该器型目前用途有两种说法,汲水器或者酿酒器。”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副队长、渭南市博物馆考古部...
原创 这... 李鸿章被刺的消息就像一枚在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和首相伊藤博文获悉后,惊骇不已高度紧...
原创 历... 最根本原因是,历史上真正有名,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之后,基本就已经消声灭迹了!故没有...
原创 学...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就是作为第一个王朝我们对夏朝的认识很模糊。那么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你真的...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的数学决斗 尼科洛-塔尔塔利亚(左)和杰罗拉莫-卡达诺(右) 文艺复兴时期两位数学家的故事,他们的嫉妒、阴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