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字杵”纹饰的起源发展,探究明代制瓷业中的宗教与皇权因素
迪丽瓦拉
2024-11-20 19:53:28
0

原标题:从“十字杵”纹饰的起源发展,探究明代制瓷业中的宗教与皇权因素

古人烧制瓷器纹样是有讲究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以明代陶瓷中的“十字杵”纹饰来说,经历了从无到有、发展崛起、盛极一时、没落衰败等阶段。

这种“十字杵”纹饰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毫不相干,但与宗教文化有关。这样的舶来纹饰,能被融入中国制瓷业,这与明代皇帝中有不少是藏传佛教的信徒是息息相关的。帝王的喜好,带动了“十字杵”纹饰在明代制瓷业的流行、发展。所以说,明代制瓷业中渗透着宗教与皇权因素。

一、带有神秘色彩的“十字杵”纹饰的起源和发展

1、 “十字杵”纹饰的原型来源古代印度。“十字杵”与古代印度有着很深的渊源。古代印度,存在着一种锋利无比的兵器,兵器的造型为两头尖。

2、“十字杵”原型被藏传佛教带入中国传承起来,变成密宗的“金刚杵”。早在七世纪,中国唐代高僧,到印度取经学习,这种兵器也伴随着巫术一起传入了中国佛教,后来就演变成了佛教中的一种重要法器,被称为“金刚杵”。当时中国佛教的一个流派密宗,在各种宗教活动中频繁使用“金刚杵”,在佛像造型、法器本身和经文中都能找到“金刚杵”的痕迹。

“金刚杵”以龙首作为主要形象,带有莲花座,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当时,双杵交叉的“金刚杵”四个杵头有四种颜色之分,即白、黄、红、绿。杵头的交叉点,以蓝色为代表。白色代表脱离妖障,能够远离疾病和苦难。黄色寓意福寿、财运、权势、智慧。红色表示通吃天地间神界、鬼界、人界三界的财富和权势。绿色蕴含着脱离痛苦。蓝色则有成就一番事业的美好寓意。所以说,“金刚杵”是修行中的吉祥法器。

3、宗教使用的“金刚杵”逐渐演变成明代瓷器上的“十字杵”纹饰。久而久之,“金刚杵”开始传入中原,得以发展,并被大多数中国民众熟知。“金刚杵”蕴含的脱离苦海,人生顿悟的含义,与汉族儒家文化不谋而合。所以,会在中原地区流行起来。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金刚杵”的造型也有了变化,其中一种变化成了十字交叉状,民间直接称它为“十字杵”。也开始作为装饰纹饰出现在工艺作品中,元代时期已经在瓷器上流行起来,到了明代变成了一种常见的陶瓷的装饰纹饰。

二、明代早期,由于皇权对宗教政策的变化,“十字杵”纹饰并不流行

明代制瓷业,在明成祖的永乐年间,明宣宗的宣德年间,明宪宗的成化年间,是繁荣发展期。宣德到成化之间,还有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时期,却是制瓷业的空白期。明代早期,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时期,“十字杵”纹饰并不流行。

朱元璋

1、太祖朱元璋时期,几乎看不见“十字杵”纹饰的瓷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宗教文化采取的是限制利用的政策导向。从现存的洪武时期的青花瓷中,可以看到,多以花卉纹为主,很少见到“十字杵”纹。会是这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当时他处在百业待兴的历史时期,自然将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局面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官窑和民窑在当时都不可能兴盛。

另一方面,与朱元璋的宗教政策息息相关,他没有提倡发扬宗教文化,反而对其进行压制。当时是儒家文化在中原地区盛行。政府朝廷还是对宗教信仰进行了限制,藏传佛教当时并没有作为普适性、普世性宗教加以推广。这种文化信仰只是少部分、特殊群体的宗教信仰,多半集中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在中原地区比较少见。在阶层方面,官僚阶层中几乎看不到。

朱棣

2、明成祖朱棣时期,法器当中有了金刚杵,“十字杵”纹饰的瓷器不多见。到了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朱棣,整个社会局面得到了扭转,经济获得重新发展、更新,元代的景德镇制瓷业又开始繁荣发展起来。藏传佛教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由政府直属管辖的兵仗局制作的法器当中,有不少金刚杵。瓷器上还是不多见。这种现象与皇权也是有关联的。明成祖,信奉喇嘛法术。据记载,当时西藏喇嘛会经常到宫廷中来。

3、明宣宗朱瞻基时期,重现了十字图案。不仅官窑中可以看到“十字杵”纹饰,在民窑中也能见到。但此时的“十字杵”纹饰,烧制在瓷器上变得随意简单起来了,能看出十字的图案。明宣宗,在京大量封授、供养藏僧。皇家这一做法,让藏传佛教的影响力不仅渗透到了帝王层面,宫廷也受到了影响。

明代早期,开国皇帝对宗教采取的是限制利用的政策,对于藏传佛教也是一视同仁的,这是祖训,所以舶来品“十字杵”,并不多见。

三、明代中期,明宪宗的成化年间,帝王极端推崇藏传佛教,“十字杵”纹饰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

随着不同皇帝的登基,执掌朝政,祖训的约束力在慢慢削弱。而藏传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力在加大,发展也在壮大。到了天顺年间,这个祖训成了一纸空文。

1、明宪宗宗教政策发生改变。明宪宗上位前,其父亲的天顺年间,已经将祖训抛之脑后。明宪宗即位后,直接将宗教政策从限制利用转为修养生息。对宗教采取的是宽容政策,对外来宗教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藏传佛教有了大力发展土壤和契机。

2、明宪宗本人虔诚信教,还分外宠信藏僧。明宪宗本人对藏传佛教十分痴迷,需要大批僧人为他讲经。这时候,不仅仅停留在喇嘛频繁出入宫廷这么简单了。明宪宗专门命人在京为僧人们修建了寺庙。成化九年,真觉寺金刚宝塔,就是众多寺庙中的标志性、代表性建筑。

当时举办的法师活动,不但次数多,而且规模也上了一个档次,虽然和元代时期不能相提并论,但仍是很隆重的。僧人也被用公款供养起来。当时处于明朝中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家有财力让明宪宗这样的挥霍。

朝中大臣因不满明宪宗的这种做法,还上书过。在上书中提及,佛教传入中国已久,前朝就有僧人祸国殃民的例子。如今,皇帝不但给予僧人法号,对待他们礼仪比王侯将相们还周到。僧人现在可以锦衣玉食,用的是民脂民膏,朝廷上下觉得这样做不利于治国。就算当时的上奏如此地犀利,明宪宗还是敷衍了事,对上奏不予正面回复。

3、藏传佛教向世俗化方向发展壮大。喇嘛倚仗明宪宗的宠信,借机与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结交,进而发展个人势力,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还妄想让自己的身份也官僚化。可以看出,当时藏传佛教有着不一般的权利和地位。宗教的人,入世后,他们的传播自然变得世俗起来。所以藏传佛教“十字杵”,随着各类法事传播活动也呈现出了井喷态势。

4、世人的上行下效,让“十字杵”纹饰在瓷器上得到迅速发展。封建统治时期,帝王因为他的特殊地位、尊贵身份,所以他的言行、喜好会对社会有着风向标的意义在。明宪宗除了信教,还热衷于把玩陶瓷。全国各地上行下效,不光是藏传佛教能够发展迅速,藏传佛教中的精髓,还会影响到那时的审美观念、主导产业。当时制瓷业与普通民众生活相当密切,“十字杵”纹饰自然广为流行。

四、明代后期,“十字杵”纹饰又几乎不见

明宪宗之后的时期,明代“十字杵”纹饰又变得消无声息,几乎不见,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明宪宗以后的明代经济不景气。继位的几位帝王政绩平平,国力大不如前,没有财力支撑陶瓷生产。另一方面,几位帝王的宗教信仰也有了变化,信奉藏传佛教的不多。正德皇帝信奉伊斯兰教,嘉靖皇帝对道教情有独钟。藏传佛教没了帝王作为支撑,自然发展大不如前,“十字杵”纹饰在瓷器上的运用也跟着销声匿迹。

结语

明代的各个时期的帝王对宗教态度的政治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控制和笼络人心,但是皇权的权威性是不可撼动的。可以看到,当皇权对藏传佛教信奉时,如“十字杵”这样的具有藏传佛教代表性意义的图纹,会跟着帝王喜爱的玩物陶瓷一起红极一时。当皇权对宗教不痴迷时,或是对藏传佛教不感兴趣时,“十字杵”纹饰也会跟着没落。

皇权是影响明代制瓷业的关键因素,宗教随着皇权对其的变化,侧面影响着制瓷业的发展。

文/枕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陕西这个地方,提起它,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老古董事儿,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的城墙,还有汉...
原创 她... 1926年,国民党北伐军成功地夺回武汉,武汉成为了北伐军的重要基地。随之而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成...
原创 如... 战术,或者说谋略,在我国古代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法书《孙子兵法》。在《军争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大清朝建立,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对清朝皇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政权稳固、长久,甚...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作为皇帝,他享受了许多皇帝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可...
原创 隋... 见风使舵的标杆,站队从未出错 自古以来,忠臣义士一直是帝王宠爱的人选。忠诚的大臣往往是国家和百姓的利...
原创 古... 大家可能都在古装剧里看过这么一幕:大红花轿抬进门,新娘羞答答地拜完堂,婆婆满脸堆笑地走过来,看似亲热...
狄拉克:不爱说话爱数学 01 布里斯托的齿轮与数字 1902年8月8日的布里斯托,雨丝裹着工业革命残留的煤烟,粘在维多利亚式...
原创 石... 清朝的士兵种类主要分为三种:兵、勇和卒。 所谓的兵是指正式在编的军队,他们领取国家的薪俸,主要包括八...
原创 他... 1947年四平攻坚战结束后,王兆相并没有继续留在主力部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调任到地方军分区担任司...
原创 他...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也被纳入了985和211重点高校之列。它的历...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
原创 假...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和祭祀历代的名将,专门设立了武成王庙。庙中主祭的是姜子...
原创 他... 202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党和国家的...
邓孔昭:施琅其人二三事 一、“争专征权”强烈排斥他人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专征权,并且坚持不懈,不达目...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