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军阀林立,为何是新桂系跟老蒋掰扯到最后
迪丽瓦拉
2025-11-09 08:31:49
0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世后,北洋政府的直系、皖系和奉系等军阀相继掌权。到了1928年,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新的军阀相继出现,如新桂系、晋绥系、西北军、东北军等较大的军阀,同时还有川系、滇系等一些小型军阀。最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大多数军阀被蒋介石打败,只有新桂系与蒋介石的对抗持续到最后。那么,为什么新桂系能够坚持到最后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北伐后主要派系的情况来了解。 晋绥系 晋绥系由阎锡山领导,最初是北伐期间的一支重要军阀力量,主要以山西为基地,鼎盛时期的势力涉及京津冀以及绥远等地。晋绥军的雏形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发端于北洋政府时期,到了民国19年(1930年),晋绥系在中原大战前达到了顶峰。然而,在冯阎失利后,晋绥军的实力和地位大幅下降,虽然如此,阎锡山依旧保持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军队结构。阎锡山视晋绥军为自己的生命线,并且对外军进入山西极为排斥。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率领晋绥军参加内战,但不幸遇到自己的老乡徐向前,1949年,晋绥军几乎被全军歼灭,阎锡山只得逃亡台湾。阎锡山的继任者傅作义,在解放战争期间算是一个较小的派系,但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傅作义于1949年宣布和平起义,晋绥系彻底瓦解。 晋绥系的关键人物阎锡山,尽管在1935年获得蒋介石的信任,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并曾有机会到南京任职,但阎锡山因害怕被剥夺军队权力,便派徐永昌代替自己前往南京,而他自己则稳坐山西,做了38年的土皇帝。因此,阎锡山在中央政权中没有什么实际影响力,也未能与蒋介石形成足够的政治对抗,最终未能挑战蒋介石的统治。 西北军

西北军的领袖是冯玉祥,最初是从北洋政府直系军阀的部队中分化出来的。冯玉祥带领西北军在1928年北伐胜利后,势力达到顶峰,拥有超过40万的兵力,控制了陕、甘、宁、青、鲁、豫等多个省份。然而,1929年由于蒋介石裁军,冯玉祥和其他地方诸侯的不满爆发,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人联合讨伐蒋介石。冯玉祥将所有军力投入其中,结果遭遇老蒋的政治打压,以及西北军内叛将韩复榘的背叛,最终西北军失败,冯玉祥宣布下野,失去了原本强大的军队。 虽然在中原大战后,部分西北军仍然在宋哲元的领导下编组成新的军队,并驻防在察哈尔一带,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宋哲元的第29军被拆散,分派到不同战场,最终也没能恢复昔日的辉煌。而冯玉祥自己则因缺乏政治头脑,未能像蒋介石那样深谙权谋,西北军的败落也与此密切相关。 东北军

东北军的前身是奉系军阀张作霖领导的军队。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成为国民政府的一部分,并改编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张学良在当时的北方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基本上掌控了东北大部分地区。1928年中原大战时,张学良支持蒋介石,成为蒋的亲信,地位仅次于蒋介石。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这一决定导致东北军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随后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联合杨虎城,试图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集中力量抗日。虽然西安事变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但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东北军的力量也随之分崩离析,再也无法恢复。东北军的最终失败,意味着蒋介石消除了一个重要的潜在威胁。 川系

川系的内部极为复杂,涉及到许多小派系,如刘湘、刘文辉、杨森、邓锡侯、王陵基等人。四川的军阀混战局面非常严峻,至1932年,四川已有超过470次的冲突。1933年,经过二刘之战,刘湘成为四川的主导人物。尽管蒋介石一度派遣中央军入川,四川的局势逐渐被控制,但刘湘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势力。 然而,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湘发表了《为民族救亡抗战告川康军民书》,组织川军抗日。不幸的是,刘湘在1938年因病去世,川系的领导人缺失。继任的将领如邓锡侯等人未能有效掌控川系,川系失去了与蒋介石抗衡的能力,最终被蒋介石收拾。 滇系

滇系的势力较小,主要集中在云南一省。龙云自1927年成为滇系的首领,主政云南长达18年。尽管龙云领导云南时间长,但由于滇系的规模较小,难以与蒋介石的中央政府抗衡。1945年,蒋介石通过杜聿明发动兵变,迫使龙云下台,并任命卢汉继任。卢汉的能力更弱,最终在1949年宣布和平起义,滇系也因此退出历史舞台。 新桂系 新桂系是由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于1924年成立的。新桂系的势力在北伐成功后迅速扩展,影响力遍及两广、两湖,并向北扩展至平津地区,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军事力量。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互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配合默契,因此,新桂系成为蒋介石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力量。 李宗仁和白崇禧的个人能力也非常强,他们通过政治手腕,多次使蒋介石处于困境。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大部分被消灭,在白崇禧的强力推动下,蒋介石被迫辞去总统职务,李宗仁成为代总统,标志着新桂系势力的顶点。尽管如此,最终新桂系的军队还是未能抵挡住我军的进攻,李宗仁流亡国外,白崇禧则去了台湾。 总结 与其他派系相比,新桂系能够与蒋介石对抗到最后,主要得益于两点:首先,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配合非常默契,一个掌握中央政权,一个掌握军队,军队是实力的保证。正如毛主席所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其次,李白二人个人能力较强,同时他们善于吸纳人才,军队内部人才济济,尤其不像阎锡山那样局限于自己省内的力量。因此,新桂系能够与蒋介石抗衡到最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陕西这个地方,提起它,大伙儿脑子里先蹦出来的多半是那些老古董事儿,秦始皇的兵马俑、西安的城墙,还有汉...
原创 她... 1926年,国民党北伐军成功地夺回武汉,武汉成为了北伐军的重要基地。随之而来的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成...
原创 如... 战术,或者说谋略,在我国古代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兵法书《孙子兵法》。在《军争篇》中,孙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
原创 溥... 公元1636年,大清朝建立,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对清朝皇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使自己的政权稳固、长久,甚...
原创 溥...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尽管他当了皇帝的时间不长,但作为皇帝,他享受了许多皇帝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可...
原创 隋... 见风使舵的标杆,站队从未出错 自古以来,忠臣义士一直是帝王宠爱的人选。忠诚的大臣往往是国家和百姓的利...
原创 古... 大家可能都在古装剧里看过这么一幕:大红花轿抬进门,新娘羞答答地拜完堂,婆婆满脸堆笑地走过来,看似亲热...
狄拉克:不爱说话爱数学 01 布里斯托的齿轮与数字 1902年8月8日的布里斯托,雨丝裹着工业革命残留的煤烟,粘在维多利亚式...
原创 石... 清朝的士兵种类主要分为三种:兵、勇和卒。 所谓的兵是指正式在编的军队,他们领取国家的薪俸,主要包括八...
原创 他... 1947年四平攻坚战结束后,王兆相并没有继续留在主力部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调任到地方军分区担任司...
原创 他...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也被纳入了985和211重点高校之列。它的历...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
原创 假...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和祭祀历代的名将,专门设立了武成王庙。庙中主祭的是姜子...
原创 他... 202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党和国家的...
邓孔昭:施琅其人二三事 一、“争专征权”强烈排斥他人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专征权,并且坚持不懈,不达目...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