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唯一不准过春节的5年,上班的人取消休假,谁敢过就抓谁
迪丽瓦拉
2025-11-09 07:03:21
0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准放爆竹,不准走亲拜年,甚至连商铺关门歇业都不行,违者要么罚款,要么直接拘起来。

这五年“不准过春节”的日子,说起来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高压禁令下的街头:贴春联都要被抓

民国成立后其实就一直在推阳历,官方用阳历算日子,可老百姓照样过阴历新年,形成了两套历法并行的情况。

本来这种情况也相安无事,直到1928年全国形式上统一后,国民政府突然铁了心要废除旧历,觉得春节是封建残余,必须用行政手段彻底禁掉。

1929年12月,禁令正式下发,全国各地立马动了起来。

上海的警探在租界和华界交界处来回巡逻,看到有人揣着鞭炮、拿着春联,直接就没收。

南京夫子庙那些卖红灯笼、门神的小摊,说捣毁就捣毁,一点不留情面。

最惨的还是北平的老百姓,刚把春联贴上大门,警察就找上门来撕掉,还得写保证书悔过。

1930年的除夕南京街头冷清得吓人。

本来该是年货摊摆满大街、爆竹声不断的日子,结果到处都是穿制服的警察,行人没几个,商铺硬着头皮开门营业,有敢关门的就被警察敲门逼着开门。

更离谱的是,有户人家煮饺子,香味飘到外面被邻居举报,巡警直接破门而入,把一家人都以“私行庆贺”的名义拘留了。

行政命令硬压民间习俗,这种做法本身就有点本末倒置。

当时不少知识精英还帮着呼吁“科学过年”蔡元培作为中央研究院院长,专门发表演说,说旧历新年没意义,让大家别再过春节了。

可台下听众一点反应都没有,讲完没人鼓掌,大家慢慢就散了。

陈独秀在《新青年》里骂春节是最大恶习,鲁迅也写杂文讽刺过年的乱象。

本来想,精英们提倡进步是好事,但把春节一棍子打死,怕是没考虑到老百姓的真实感受。

民间的“偷年”智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禁令再严,老百姓对春节的感情也没断,反而琢磨出了各种“偷着过年”的办法。

有钱人家提前写好春联,等到除夕夜后半夜再贴,贴完还在上面盖一层白纸,就为了躲开警察检查。

小商贩更机灵,把鞭炮拆成单个藏在袖子里,走到没人的巷口点燃就跑,既过了瘾又不被抓。

普通人家就更简单了,把年夜饭改到半夜吃,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说话、吃饭都压低声音,这就是当时俗称的“偷年”。

上海的老百姓更会找门路,华界查得严,就跑到租界里吃年菜,那些包汤圆、打年糕的店,也偷偷摸摸营业。

商家的脑子转得更快,发明了“国历春联”,把“元旦”“国庆”这些字样嵌进去贴在门口,应付官方检查。

背地里,却在屋里再贴一套传统春联,说白了就是“外迎官,内迎神”,这种双面操作也是没谁了。

民间的智慧从来都不会被政策困住,只要是心里真正在乎的东西,总能找到坚持的办法。

禁令推行没几年,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春节本来是商家结账、讨债兑付的日子,一禁止,商家都借口“没节可过”拖延付款,政府税收直接少了一大截。

公务人员因为不准放假,怨声载道,上班效率低得离谱,公文都堆成了山。

1932年,江苏浙江的财政厅长实在顶不住了,联名给行政院上书,恳请恢复春节假期,不然库款收入实在撑不住。

1933年,上海总商会也跟着请愿,要求除夕和正月初一放假。

面对经济压力和民间的抵触情绪,国民政府不得不松口,默认民间可以过春节了。

到了1934年春节,禁令彻底松动,京沪铁路局加开了“春节专车”,《中央日报》头版都印上了“恭贺新禧”。

南京夫子庙、上海城隍庙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糖葫芦、糖人、花炮这些传统年货全回来了,老百姓欢呼雀跃,跟重获新生一样。

其实回过头看,这五年的春节禁令,就是一场政治权力和民间传统的博弈。

国民政府想通过废除春节塑造西化的国家形象,却忘了春节早就扎根在社会结构里,承载着家人团圆、商业结算这些实际需求。

很显然,脱离老百姓真实生活的改革,再宏大也站不住脚。

春节能从被禁止走到今天,成为全球华人的文化符号,靠的就是这种强大的韧性。

它不是静止的老古董,而是能跟着时代调整的活态文化。

那段“不准过春节”的历史,更像是一面镜子,提醒着后来者,传统和现代从来不是对立的,尊重民间情感的改革,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狄拉克:不爱说话爱数学 01 布里斯托的齿轮与数字 1902年8月8日的布里斯托,雨丝裹着工业革命残留的煤烟,粘在维多利亚式...
原创 石... 清朝的士兵种类主要分为三种:兵、勇和卒。 所谓的兵是指正式在编的军队,他们领取国家的薪俸,主要包括八...
原创 他... 1947年四平攻坚战结束后,王兆相并没有继续留在主力部队,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调任到地方军分区担任司...
原创 他... 南开大学,位于天津,是一所享有盛誉的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也被纳入了985和211重点高校之列。它的历...
原创 民... 民国时期,军阀林立,大小军阀数量众多,超过了几十个。中华民国成立后,最初由北洋军阀主导政治,袁世凯去...
原创 假...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和祭祀历代的名将,专门设立了武成王庙。庙中主祭的是姜子...
原创 他... 2021年7月1日,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许多党和国家的...
邓孔昭:施琅其人二三事 一、“争专征权”强烈排斥他人 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争取专征权,并且坚持不懈,不达目...
原创 古... 古代男子普遍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这种现象在今天看来,可能让现代人无法理解。如果放到现在,可能还...
原创 为... 前言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每一位英雄都曾在动荡的年代中,以独特的方式披荆斩棘,创造了属于自己...
原创 1... 许多人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间接地拯救了中国。其实,这种看法是...
原创 历... 1929年冬天,国民政府一道命令下来,中国人延续几千年的春节,突然就成了“违禁品”。 不准贴春联,不...
原创 曹... 三国时期的历史中,我们常常提到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各自分庭抗礼,但如果细细分...
原创 战... 1950年3月,李文,这位曾担任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和第五兵团司令的将领,在重庆西南军事政治大学高级研...
原创 刘... 在之前的文章《刘邦分封了十(九)位同姓诸侯王,他们的结局究竟如何》中,我提到过西汉初年有十(九)位同...
原创 封... 在封神世界中,姜子牙受命于元始天尊,封神三百六十五位,每位正神都各自守护一方。 随着历史的演变,...
原创 朱... 在中国古代,殉葬制度是一种极具历史背景的仪式,既令人毛骨悚然,又长久地在社会中流传。尽管它的残忍性受...
原创 日...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崛起之路可谓一目了然。从一个长期封闭的岛国,到逐步扩展自己的势力,日本在近代史...
原创 历...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太监是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侍从,他们承担了许多重要职责,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在生理上经历...
原创 4...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 1946年4月,沙岭战斗结束后,第四纵队的司令吴克华被调往其他岗位,上级决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