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见日本全国的布防图,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日本真强”,而是“这玩意儿太熟了”。
迪丽瓦拉
2025-10-10 10:05:41
0

一、被打断两次的中国现代化

看见日本全国的布防图,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不是“日本真强”,而是“这玩意儿太熟了”。因为一百多年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日本两次打断。一次是甲午海战,一次是全面侵华。别以为那是历史教科书上的旧闻,那是中国崛起路上被硬生生踩刹车的两个节点。

甲午之前,中国已经开始了近代化的摸索:有北洋舰队,有洋务运动,有实业兴起。结果一场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赔款白银两亿两,中国刚点起的火苗被一盆冷水浇灭。至于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之后的中国,从工厂到学校,从铁路到田野,几乎被血与火吞没。那不是简单的战争,是一次对民族未来的整体毁灭企图。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日本搞全国布防,不可能轻描淡写。历史像影子,它告诉我们,日本的军国主义并非一次意外,而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病症。

二、“知小礼而无大义”的民族性

古人对日本的评价早就写在纸上: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盗寇,弱必卑伏。

看着是不是扎心?可细想,这几句话竟精准到今天都不过时。日本人确实懂礼,鞠躬、微笑、低头,姿态做得漂亮。但问题是,礼节只是表象,背后的算计才是真实。

你看二战前的日本,不也是一边在国际会议上谈“合作”,一边悄悄准备战争?表面上他们礼貌到极致,实际上刀子已经磨好。今天的布防图,和过去的礼貌动作一样,表面包装成“自卫”,骨子里却是居安思危、伺机而动。

这就是日本的传统:忍得住,装得像,但该下手的时候绝不会手软。历史上不止一次了,他们的逻辑永远是——能占便宜就抢,抢不到就低头装孙子。

三、火山上的岛国,偏偏学会了冒险

别忘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火山、地震、海啸,天天和灾难打交道。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一种特殊心态:在危险边缘习惯了,反而更敢冒险。

日本历史上的猖狂,跟这种地理心态脱不开。岛国资源有限,他们总想着往外扩张。甲午是扩张的第一步,全面侵华是第二步。今天看到中国再次崛起,日本心里能甘心吗?表面合作,背后较劲,这是他们骨子里的矛盾。

俄罗斯专家说得直接:中国不能对日本掉以轻心。为什么?因为这个国家再怎么衰落,它依旧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工业基础,有科技积累,有经济底盘,一旦走极端,不是三天两头能收拾的。

四、日本是吃硬不吃软的国家

这一点,几百年都没变。强的时候,他们就化身盗寇,横冲直撞;弱的时候,就低头哈腰,摆出一副“和平小国”的姿态。可你真要信了他们的软,就会被硬的一面打得措手不及。

当年甲午之前,中国一直在宽容。结果呢?宽容换来的是战舰沉没、国土割让。抗战之前,多少人幻想“中日亲善”,结果换来的是“卢沟桥的枪声”。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日本从来只懂得尊敬强者。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你对日本温言软语,它不一定记情分;你真硬起来,它反而会收敛。国家之间不是交朋友,而是算筹码。日本的性格,就是得让它知道代价。

五、不能让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军国主义不是历史的博物馆标本,它随时可能被拿出来重新上桌。看日本这几年怎么做?修宪的声音不断,军费连年增长,武器研发不停。再加上美日军事同盟的推波助澜,他们有理由也有借口,让“正常国家化”一步步往军事化靠拢。

问题是,我们不能被他们的“和平姿态”迷惑。日本真正怕的,不是批评,不是指责,而是对等的压制与制衡。你想扩张,我就布好反制;你想军国主义复活,我就亮出让你忌惮的东西。

这不是挑衅,这是对历史负责。六千万中国人死于日本侵华,那不是数字,那是一个民族的血。我们绝不能允许类似的逻辑在今天再冒头。

六、结语:该硬的时候必须硬

对日本,永远不能掉以轻心。历史已经证明两次了,他们的野心和行动往往超出我们的善意。日本的布防图,不是给我们看的,而是给自己壮胆用的。但我们看到了,就必须反应。

中国今天的地位和实力,已经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局面。我们可以合作,可以交流,但底线必须清楚:谁想复活军国主义,就等于和整个中国民族为敌。

日本是吃硬不吃软的国家,这不是偏见,是历史结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永远明白:对中国动手,代价它承担不起。只有这样,和平才会真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几千年来,人们流传着一句俗话:“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表面上看,这话好像...
原创 他... 江苏:改革开放浪潮中的经济先锋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江苏始终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活力。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原创 桓... 公元781年,桓武天皇登上天皇之位,开始了平安时代的统治。为了摆脱奈良时期寺庙和地主势力的影响,桓武...
原创 马... 【一位经济学泰斗的传奇人生:马洪先生的故事】 2007年金秋十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程前往医院,...
原创 明... 明朝虽然有276年的历史,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从未出现过后宫干政的现象,这在封建王朝中极为少见。反观...
原创 他... 从普通士兵到铁血将军:廖锡龙的传奇人生 在和平年代,军人想要从普通士兵晋升为将军,往往需要付出常...
原创 孙...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在与章太炎闲聊时,突然抛出一个让人惊讶的想法:如果把中国的首都迁到武汉、西安或伊犁...
原创 欧... 欧盟为什么要绕过匈牙利,加快乌克兰加入的进程?这会对俄乌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近日,据欧洲媒体报道...
原创 在... 明朝为何被誉为最有骨气的王朝?这要从它的开国史说起。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开...
原创 国... 很多人对高洪波的评价,其实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有人说他是“热身赛之王”,因为亚洲杯没能走得更远,就给...
宋徽宗赵佶《牡丹诗帖》,中国台... 瘦金体,纸本,34.8cm×53.3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早年师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
原创 战... 战国时期,天下纷争不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霸,战争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
原创 2... 要成为一国的首都,通常需要符合一些特定条件。许多首都都有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经济基础、发达的基础设施,...
原创 焦... 广东男篮今夏引援喜忧参半:伤病隐患与阵容短板待解 这个休赛期,广东男篮通过交易从广州龙狮队引进了两...
原创 李... 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约589-626年),小名毗沙门,是唐朝开国后的首位太子。作为李渊的得力助手...
原创 西... 汉朝开国功臣为何能掌控皇位更替?揭秘西汉初年的权力格局 熟悉西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开国功臣集团在汉初...
原创 朱... 明成祖永乐盛世:烽烟与文华交织的铁血荣光 明成祖朱棣,这位在明朝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帝王,其在位期间...
热心帮大人打淘气幼童 可笑可悲... 幼童淘气,或许该打。但是,有一个大人打他,绰绰有余。你很热心,帮大人打之,太可笑,太可悲。极可能过度...
原创 叶... 苏联末代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站在权力巅峰,却在国家解体时从云端跌落,沦为众人指责的对象。而曾经对他毕恭...
原创 麾... 【壮志未酬的北伐英雄:祖逖的传奇人生】 在纸醉金迷的东晋门阀社会中,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豪杰——他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