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9年,主席问大清官员,见过几次慈禧,她摆架子吗?回答绝了
迪丽瓦拉
2025-10-11 17:32:44
0

1949年秋,北京的秋风吹拂,黄叶纷飞,缓缓飘落。一辆小轿车在天坛的方向驶去,车窗外的落叶伴随着车子前进。几分钟后,车子停在了天坛公园门口。下车的正是毛主席,他环顾四周,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不久,其他车辆陆续到达,刘伯承、聂荣臻等人走向毛主席。

毛主席见人都已到齐,微笑着说道:“今天叫大家来天坛,主要是让大家放松一下,放松一下,大家工作都很辛苦,喘口气嘛。”接着,他目光转向一位老人,轻声说道:“今天还有一位特别的客人,曾在清朝做过官,他就是张元济先生。”在场的人纷纷鼓掌欢迎。

张元济微微一笑,谦虚地说道:“主席,清朝已经过去了,我更喜欢新中国。”毛主席笑了笑,拍拍张元济的肩膀:“元济先生,您当年在大清做官,肯定见过慈禧吧,她是不是很威严?” 张元济略显迟疑地开始回忆。

那么,张元济到底是谁?毛主席为何会提起这些事情?张元济,1867年出生于浙江海盐的一个书香家庭,童年时父亲早逝,家里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张元济非常聪慧,十几年寒窗苦读后,他终于中了举,并开始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1898年,光绪帝启动了维新变法,张元济因为受到维新派领袖徐致靖的推荐,与康有为等人一起被召见。光绪帝询问他们对变法的看法,张元济建议说:“我们不能急于推进变法,如果和顽固派硬碰硬,必然错失最佳时机。我们应该放缓步伐,等待时机。”但光绪帝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结果变法失败,张元济和其他维新派人士被慈禧罢免,回到了家乡。

这次失败让张元济深刻反思,他在信中写道:“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受过教育的却很少。要让国人觉醒,必须普及教育。”这时,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加入商务印书馆。

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张元济出版了大量书籍,致力于开阔国人视野,推动思想转型。商务印书馆培养了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抗战爆发后,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被日军焚毁,这让张元济痛心不已。但他并未放弃,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商务印书馆再次恢复运营。

张元济对员工们说道:“国家虽然动荡,我们的出版社要坚守住。侵略者总有一天会被赶出去,中华民族必定会复兴。”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并没有推动和平,反而加剧了内战。在一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张元济发表了讲话,表达了对内战的强烈不满:“我们以为抗战胜利后,国家就会和平,百姓们能过上安定日子,没想到却被一些人的野心和阴谋所破坏,这让所有爱国人无法接受。”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邀请张元济参加政协会议。几天后,张元济和儿子张树年一同来到北京。毛主席在忙碌的工作中,特意抽出时间,邀请国民党起义将领和张元济一起游览天坛。到达后,毛主席向大家介绍道:“今天一同过来的有两位清朝翰林,一位是张元济先生,另一位是陈叔通先生!”大家纷纷鼓掌欢迎。

毛主席带着大家在天坛边走边聊,气氛十分和谐。毛主席好奇地问张元济:“当年在清朝做官时,您有没有来过这里?”张元济笑着说:“这个地方,只有达官贵人和皇帝才能来,我一个小官,当然没有这个荣幸。”

毛主席接着说道:“张老,您当年参加过维新变法,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发动群众,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 张元济有些惭愧地回答:“当时我们希望光绪帝能听从我们的建议,可惜过于简单了。”毛主席微笑着说道:“我们党不同,如果仅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可能要等一两年才能到来。我们是为了百姓而革命,只有人民站起来,国家才会强大。”

毛主席的这番话让张元济深受触动,他感慨万分,表示:“我曾见过不少旧时代的统治者,他们身上总带有傲气,和我们保持距离。但主席,您不一样,您让我明白了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结束天坛游览后,张元济回到饭店,回想起与毛主席的谈话,内心充满感慨。几天后,张元济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向儿子说道:“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始了!”

大典后的几天,张元济写信给毛主席,感谢新中国的诞生,并表达了对毛主席的崇敬与感激。几天后,毛主席邀请张元济等人赴中南海共进晚餐,讨论新中国的未来。张元济对毛主席的关怀表示感激,几个月后,因长期的病痛,他的健康开始下滑,但他依然坚持工作。

1959年,张元济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92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坚定与奉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事迹永载史册。张元济的勇敢与坚持为我们提供了无声的教育,他的奋斗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成就了今天的繁荣与和谐。

正是有了张元济等人的奉献,我们的祖国才得以繁荣昌盛。作为后代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嘉... 正德皇帝荒唐一生,突然去世,却忘了一件事,没给大明留下继承人。 首辅杨廷和选了一圈,选中了远在安陆的...
原创 宋... 高俅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逆袭”案例,但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高俅出生...
清朝最后一位格格,隐姓埋名活到...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很多人觉得封建王朝已经是遥远的历史了。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大清最后一位格格直到2...
原创 胡... 在历史上,有一些皇后被废除的原因令人唏嘘,而其中最令人感慨的就是明朝宣宗朱瞻基废除胡皇后的事件。胡善...
原创 十... 在历史上,曾有人提出如果丁原能代替董卓,或许就会出现“十八路诸侯讨丁”的局面。然而,丁原和董卓的角色...
原创 美... 在美国,政治争论往往激烈且分歧明显,但有一个问题却是几乎所有美国人都认同的——美国的第46任总统乔治...
原创 是...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由秦始皇建立的庞大帝国在他去世后,仅三年就土崩瓦解。虽然我们都知道...
原创 诸... 精品长文创作季 读者朋友们,你们好! 我写的文章在3000字以上了,平台?了免费的视频广告。这也许占...
郑耀先三个历史原型:两个敬畏戴... 郑耀先的历史原型并非单一人物,而是由多位地下工作者的事迹融合而成。通过对相关史料与回忆录的分析,我们...
原创 晚...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点击关注按钮,以便我们持续为您推送相关内容,也方便您分享与讨论。您的支持是我们...
原创 杜... 1932年秋,蒋军的关麟征独立旅扩编为第25师,辖下有两个旅。巧合的是,关麟征与这两个旅的旅长杜聿明...
原创 “...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的焦点集中在欧洲。然而,在这场战争的硝烟中,苏联也有一段鲜为人...
原创 汉... 在建安五年(200年)的一天,汉献帝刘协正与董贵人亲近时,突然宫门被撞开,曹操怒气冲冲带着一群卫士闯...
千年轵国:从战国名都到汉代侯邑... 轵国故城作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古代城市遗址,其考古学价值与历史学意义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具有不可替...
原创 如... 当年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半年之后,日本海军就对珍珠港进行了偷袭,直接把观望的美国卷入了战...
原创 为...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吉·朱可夫,这个名字在苏联卫国战争的历史中闪耀着光芒。他的军事天赋和辉煌战绩使...
原创 国... 1950年9月,国民党高级将领刘峙携妻黄佩芬和四个孩子,登上了开往印尼的轮船。这一决定让台湾的许多人...
原创 通... 俄罗斯用了四百多年的时间,才逐步建立起如今的四大出海口,这些港口不仅是经济和贸易的通道,更是军事与战...
原创 炮... 1940年2月7日,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在白彦镇击溃了驻守在这里的伪军部队,获得了一个重要...
原创 武... 揭开历史迷雾:武则天的故乡之争,一段尘封的皇权往事!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少有女性像武则天那样,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