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乌克兰撕毁百亿合同拒赔偿,如今工厂被炸求中国救命,我们会帮吗
迪丽瓦拉
2025-10-12 12:32:50
0

2021年3月,乌克兰政府突然以&34国家安全&34为由将马达西奇国有化,单方面撕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协议,拒绝支付361亿人民币的违约金。

如今这家航发巨头在战火中损失惨重,又开始向中国示好求助。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次,中国还会伸出援手吗?

马达西奇这个名字在航空圈里可不简单,这家成立于1907年的老牌企业,在苏联时期就是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翘楚,安-124大型运输机、米-26重型直升机用的都是它家的动力装置。那时候的马达西奇在航发圈里也算有头有脸,手里攥着不少硬技术。

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一落千丈,马达西奇也跟着遭了殃。到了2014年前后,这家曾经的&34航发巨头&34日子过得相当艰难。订单越来越少,工厂快开不下去了,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眼看就要栽在资金链上。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企找上了门,那时候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确实还憋着一股劲想突破。不管是民用客机的发动机,还是军用直升机的动力系统,都还需要更多技术积累。马达西奇手里的那些技术,正好是中国当时急需的;而马达西奇缺的钱,中国能帮着解决,这不就是妥妥的&34双赢&34吗?

从2016年开始,双方就坐下来谈合作,一开始聊得那叫一个热乎。中国企业一步一步增加持股比例,到2019年的时候,持股已经超过了50%,基本上算是把马达西奇的&34话语权&34拿到了一半以上。

不光如此,中国还实打实拿出诚意,承诺投2.5亿美元帮马达西奇搞研发,既能升级老技术,又能开发新产品,顺便还能帮乌克兰保住不少就业岗位。那时候谁都觉得,这事儿肯定能成,中国拿技术、乌克兰解困局,皆大欢喜。

这笔钱对当时的马达西奇来说就是救命稻草,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还让停产的生产线重新运转起来。

可谁能想到,2021年3月乌克兰政府突然跳出来,说马达西奇涉及&34国家安全&34,直接一纸命令就把公司给国有化了!这意味着中国企业之前花了大价钱买的股份,一夜之间全没了,连个说法都没有。

更气人的是,当初合作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如果哪一方违约,得赔361亿人民币的违约金,结果乌克兰这边连提都不提,直接把这笔钱给赖掉了。

这个&34国家安全&34的理由,是不是有点太牵强了?当初中国企业收购的时候,乌克兰政府咋不说国家安全?等投了钱、谈好了条件,甚至都开始推进研发计划了,突然拿这个当借口,这不就是明摆着&34翻脸不认人&34吗?

后来大家才慢慢搞清楚,这里面其实有不少外部势力在搅和。美国和北约一直不希望中国拿到航发核心技术,就不断给乌克兰施压,说什么&34跟中国合作会威胁欧洲安全&34。而当时的乌克兰政府,一门心思要讨好西方,居然就这么把送上门的&34双赢合作&34给砸了,把中国企业晾在了原地。

那几年,中国企业的损失可不止是钱。为了这个合作,专门组建了技术团队,还规划了后续的生产配套,甚至已经开始对接国内的飞机制造商,就等着马达西奇的技术落地。结果这么一折腾,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全打了水漂,原本能加快的航发研发进度,也不得不临时调整。

说句实在的,这事儿换谁遇上,心里都得窝火。当时不少参与合作的技术人员都很失望,毕竟大家为了这个项目投入了那么多精力,眼看就要出成果了,结果被人这么一搅和,前功尽弃。

可才过去没几年,马达西奇又找上门来了。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马达西奇的工厂直接成了&34重灾区&34,位于扎波罗热的生产基地多次被战火波及,机器设备毁了不少,工人也跑了一大半,别说生产发动机了,连工厂能不能保住都成了问题。

这时候乌克兰才发现,西方之前承诺的&34援助&34,大多是武器弹药,根本没人愿意真金白银帮马达西奇恢复生产。眼看着公司就要彻底垮了,他们又想起了中国。

于是,乌克兰那边就开始释放信号,说希望能重新跟中国谈合作,甚至还暗示愿意&34弥补之前的遗憾&34。但说得好听是一回事,具体怎么个弥补法,到现在也没个准话。

马达西奇现在的处境确实挺惨的,原本的技术团队流失严重,生产设备受损,就连最基本的零部件供应都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那些&34盟友&34们都躲得远远的,谁也不愿意往这个无底洞里砸钱。

说实话,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当初把咱坑得那么惨,现在落难了才想起咱,凭什么帮?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能完全看&34恩怨&34。这些年中国的航发技术确实进步不少,涡扇-10、涡扇-20都陆续服役了,但在某些特定领域,比如重型直升机的大推力发动机,马达西奇的技术依然有参考意义。

如果能通过合作拿到这些技术,或者跟它联合生产,对中国的航空产业还是有帮助的。但关键是看乌克兰有没有&34诚意&34,之前的违约、拒赔,这是实打实的事儿。

如果这次只是想让中国&34输血&34,却不提之前的损失补偿,也不保证合作的稳定性,那肯定不能再吃第二次亏。中国不是慈善家,也不是记仇的人,但做生意得讲规矩,合作得有诚意。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对这事儿的态度还是比较谨慎的。中方没有明确表态,企业界也在观望。毕竟上一次的教训太深刻了,谁也不想再踩同一个坑。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在航发领域的自主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已经大大降低。

所以说到底,中国会不会帮马达西奇?

如果乌克兰真的想重启合作,至少得拿出几样东西:首先是对之前损失的补偿方案,不一定非要现金,技术转让、设备补偿都可以谈;其次是长期合作的法律保障,不能再让外部势力随便干扰;最后是透明的执行机制,确保合作协议能够真正落地。

但现实情况是,乌克兰现在自身都难保,哪有什么条件来谈补偿?而且就算现在签了协议,谁能保证不会再来一次&34国家安全&34的戏码?这些不确定性让任何理性的投资者都会三思而后行。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次马达西奇的遭遇,或许正好给了中国一个重新审视国际合作风险的机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航空工业已经不是当初那个&34求技术若渴&34的状态了。

有技术合作当然好,没有的话也能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前进。这种底气,正是中国制造业不断进步的体现。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乌... 乌克兰的历史比沙俄稍微早一些,大约早了将近一个世纪。我们知道,沙俄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它的建立年份是...
原创 如...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公元前202年寒冬的垓下战场,楚歌四起的夜晚并没有摧垮项羽的斗志。相反,这位西楚霸...
南海I号船说(83)| 秋深露... 数说文物 木串珠,生活装饰用器。由黑色圆球形木珠27粒和蝶形与小花瓶形陂坠各1件共记29件串联组合而...
镜观·回响|中华文化跃动传承之... 文化关乎国本,关乎国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 是传承中华优秀...
原创 美... 近年来,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战略对手,并采取一系列遏制措施。然而,最近的美国媒体开始发出警告,...
原创 神... 天文历法能精准到小数点,人头骨却堆成神坛。玛雅人敬神不是念经,而是斩首。公元前500年,墨西哥特奥蒂...
孰之蠢:利簋青铜铭文的干支是纪... 孰之蠢:利簋青铜铭文的干支是纪日还是纪年 贵州凯里 唐欿 利簋 1976年出土的利簋由于有“武王...
美军召回全球将领,果然事关中国... 最近,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一个举动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突然发出紧急命令,要求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美军高级...
中方在等一个答案,决定中日关系... 经过一番激烈竞争,高市早苗从五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作为“对华鹰派”代表...
吾乡大藏|县博“天花板”如何让... 在定州博物馆,2600年的中山风物史大抵有两种“面向”:一来是厚重的镇馆之宝,再者是妙趣横生的文物。...
原创 “... 老周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最终投降的决定性原因,是支撑战争的经济潜力被美军战略轰炸基本摧毁...
【文脉华章】文博公开课丨殷墟:...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它的发现和...
原创 《... 很多人看三国,都替蜀汉可惜:明明有诸葛亮这样的能人,最后还是没能统一天下。其实较真说,蜀汉不是完全没...
原创 詹... 在一档节目中,詹姆斯谈到了谁在NBA历史上真正统治了整个联盟。他表示,只有三个人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是...
美国突然醒过味来:台湾哪是王牌... 多年来,美国一直自信满满,认为自己算计得无懈可击。它把台湾视作一张能制衡中国的“王牌”,自以为只要握...
原创 元...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自由的时代之一,尤其是在思想和社会管理上,它与之前的朝代相比,显得格外宽松...
原创 苏... 当苏超联赛的战鼓擂动,一个赛季以来,苏南与苏北的地域对抗被渲染得如火如荼。然而,随着季后赛的深入,人...
原创 一...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原创 让...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与经济都十分繁荣的王朝。那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已经开始流通,可见商品...
原创 《... 在《水浒传》第二回中,登场了一位非常特别的人物——王进,他是史进的师傅,并且是故事中第一位登场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