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16日,本应是团圆美好的中秋节,但对中央红军来说,却是一个不祥的日子——他们不得不离开苏区,踏上了艰苦的长征之路。
当时,耿飚正担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却不幸患上了疟疾。疟疾在当时的中国被认为是一种极其难治的疾病,许多人一旦得了这病,身体就会虚弱到无法坚持。面对即将到来的战略转移,部队领导担心耿飚承受不住艰难的行程,因此打算让他留在苏区治疗。然而,耿飚性格刚烈,坚决不肯留下,坚持要跟随部队出发。最终,领导只好同意带着他一起上路。
即使身体痛苦不堪,耿飚依然带领战士们突破了敌军的重重封锁线,终于来到了一个名叫天堂圩的小镇。听说这里有一位名医,耿飚决定去看病。那位医生是位年迈的老郎中,看见耿飚憔悴的面容和虚弱的气色,立刻诊断出他得了严重的疟疾。老郎中惊讶地说:“您真是硬汉!如此严重的疟疾,常人早就不行了,您竟然还能带兵作战,真是红军的英雄!”
耿飚焦急地问:“大夫,我的病能根治吗?”老郎中微笑着摇头:“您这病,不易根除,得慢慢调理。治病如抽丝,急不得。”
听到这话,耿飚有些失望,叹气道:“我们天天打仗,哪有时间慢慢调理呢?”老郎中看着他焦急的样子,心生怜悯,说:“别急,我有一个祖传秘方,能治您的病,但药性太强,可能会掉光头发,甚至眉毛也会掉光,您就成了个秃子。”
耿飚听后兴奋地说:“没关系!我愿意变成秃子,也要治好病!”老郎中见状有些犹豫:“这个方子太过狠,可能会毁掉您的容貌,之后也许会影响您的婚姻。”
耿飚坚定地说:“革命比容貌重要,能治好病就行,不要堂客也无妨!”被他的决心打动,老郎中答应连夜为他准备药方。
第二天,老郎中将药方交给耿飚,并嘱咐:“我不忍心您毁容,因此特意调整药量,您照着服用,既能治病,又不会掉尽头发,以后也能慢慢恢复。”并叮嘱他,这个方子毒性太大,最好不要外传。耿飚答应了,并承诺一定保守这个秘密。
耿飚随即按照秘方准备了药材,服用了几剂药后,疟疾很快就痊愈了。他感叹老中医的高明医术,也深感对方的信任。
六年后,已经是1940年,耿飚已31岁,但依然没有结婚,大家开始为他的终身大事担心。大家都说老郎中的话可能真成了“预言”。然而,耿飚却毫不在意,依旧坚持:“只要能为革命,我宁愿一辈子单身。”
组织上也不希望他孤独终老,决定为他安排一位革命伴侣。当地有一所庆阳女子中学,校长想到了赵兰香——这位聪明、品貌出众的年轻教师。校长开玩笑地对她说:“兰香,你已经不小了,应该考虑终身大事了。我为你介绍一个八路军干部,怎么样?”
赵兰香脸色一红,连忙答道:“校长,国家正处危难之际,我哪有心思考虑这些事?”校长笑着劝道:“八路军不仅是战友,也是一家人,结合后一起为抗日做贡献多好!”赵兰香无奈,只好答应见见这个人。
当她与耿飚见面时,两人一见钟情,立即陷入了热恋。赵兰香决定嫁给耿飚,然而,她的父亲并不同意。赵父认为女儿应该找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而耿飚虽然是八路军的大官,但收入却远不如一个地方的小官员。为了打消赵父的顾虑,商会会长亲自出面劝说赵父,最终成功说服了他。
1941年,耿飚与赵兰香举行了一场简朴而热烈的婚礼。在洞房花烛夜,耿飚深情地向赵兰香发表了一番“爱情宣言”: “我是一名八路军人,心中只有国家和革命理想。希望你能与我一起为革命奉献力量,我会牵着你的手走一辈子,风雨同舟。”
他问赵兰香是否后悔违背父亲意愿嫁给自己,赵兰香坚定地回答:“我不会后悔,我愿意为你改变,也愿意和你一起进步。”
此后,二人风雨同舟,携手度过了59年的革命岁月,成为一对令人羡慕的革命夫妻。直到2000年6月23日,耿飚去世,享年91岁。赵兰香仍健在,已经99岁高龄,愿她健康长寿,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