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北京时间上午11点左右,日本东京时间中午12点左右,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1954年9月21日—2022年7月8日)遭遇刺杀事件,五个小时后不幸去世。安倍晋三是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之一,2006年以52岁的年龄首次担任首相。此后,他曾在2012年、2014年、2017年和2019年再次出任首相,共五次执政。
安倍晋三累计担任日本首相的时间长达2803天,创下日本首相在任时间最长的纪录。在任期间,他推出了著名的“安倍经济学”,在国内经济政策上取得显著成效;在外交上,他积极与俄罗斯建立良好关系,同时保持对美国的友好态度,并尝试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旨在让日本重新具备完整的军事力量,成为“正常国家”。2021年,日本自民党最大派系——原清和派,邀请他重新加入并担任会长,并将该派改名为“安倍派”,使其成为日本政坛最大的个人派系。
安倍晋三在日本政坛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遇刺事件必然对国家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回顾日本历史,共有七位首相或前首相遭遇刺杀,包括安倍晋三本人。其中,不少政治人物在任内或离任后都曾经历刺杀事件。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便在离任仅21天后遭遇刺杀,但幸运地未危及生命。岸信介(1896年11月—1987年8月7日)曾是二战中的甲级战犯,因东条英机等七名甲级战犯被处决后,他却在第二天获释。1952年重返政坛,1956年出任外务大臣,1957年成为首相。岸信介性格极端、喜怒无常,被称为“昭和之妖”,其一生几乎不知悔改、不懂反思,是典型的军国主义人物。
除了安倍晋三,其他六位遭刺杀的首相或前首相分别是伊藤博文、高桥是清、原敬、滨口雄幸、犬养毅和斋藤实。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是日本第1、5、7、10任首相,他在日本近代化及对外扩张中起到关键作用。任内侵略朝鲜、推动日俄战争胜利,并以顾问身份介入中国戊戌变法,表面支持改革,实则掌控局势。1906年,他成为第一任朝鲜统监,相当于朝鲜的实际掌权者。1909年10月26日上午9点,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他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子弹击中胸部和肺部,十几分钟后去世,享年68岁。
原敬(1856—1921年11月4日)是日本第19任首相,也是日本首位平民出身的首相。1921年11月4日下午7点多,他在东京车站前被右翼分子中冈艮一暗杀,主要原因与皇太子婚姻问题相关。
滨口雄幸(1870年4月1日—1931年8月26日)担任第27任首相,他在对华侵略问题上与军方产生分歧。1930年11月14日,他在东京车站遭刺杀,但未当场死亡。由于伤口及旧病,最终于1931年8月26日去世。
犬养毅(1855年6月4日—1932年5月15日)是第29任首相,也因与军方矛盾被刺杀。1932年5月15日,11名日本青年军官在首相府将其杀害。
斋藤实(1858年12月2日—1936年2月26日),第30任首相、海军大将,因坚持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与军方年轻派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在二·二六事件中遇害。
高桥是清(1854年9月19日—1936年2月26日)担任第20任首相,是日本第二位被刺杀的前首相。在对外侵略政策上与军方产生分歧,在二·二六事件中被杀。值得注意的是,他并非反对日本殖民扩张,而是反对军方过于激进的手段。
综上,安倍晋三的遇刺是日本历史上延续多年的政治刺杀悲剧的一部分,而这类事件在日本政坛中一直对政治局势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