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65岁的郭绪栋叼着烟斗,直截了当地向吴佩孚索要官职。他一脸不屑地说:“我才不愿当什么山东盐运使,给我个山东省省长也行,这样我在家乡父老面前也能涨点脸,死后也能心满意足。”吴佩孚听了,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点头答应:“这事好办。”
郭绪栋是谁?竟敢如此直接向当时的直系首领、时任直豫鲁巡阅使的吴佩孚伸手要官。而且,他居然看不上一个肥缺——山东盐运使。这位郭绪栋,确实非同一般。虽然只是个落榜的穷秀才,但在关键时刻,他几次伸出援手,帮助了吴佩孚。而吴佩孚发迹后,一直感念郭绪栋的恩情。
郭绪栋,字梁丞,生于1860年,山东胶州的一个贫困家庭。年轻时聪明好学,勤奋努力,凭秀才的身份参加济南乡试,但不幸落榜,回家开设私塾维生。后来,通过机缘巧合,他认识了山东巡抚张曜的儿子,进入张曜的军中担任文案,受到了赏识,最终升任济南商埠局局长兼市政公所总办。
有一次,郭绪栋在天津巡警总局负责文案时,发现一个新来的大头兵——吴佩孚,正在翻阅自己的文稿,并且指指点点地指出文中的错误。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就被赶走了。但郭绪栋并没有发火,反而觉得吴佩孚说得有道理。于是,他和吴佩孚坐下来,端了一杯茶聊了起来。经过交谈,郭绪栋得知吴佩孚也是一个秀才,且名列前三,两人因此结为了异姓兄弟。郭绪栋对吴佩孚的才干十分看重,极力推荐他进入保定军校深造。从此,吴佩孚开始走上了成功之路。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吴佩孚凭借自己精通日语和擅长勘测的技能,伪装成马贼潜入俄军营,成功地完成了侦查任务,帮助日本取得了胜利。凭此功勋,吴佩孚晋升为上尉。郭绪栋也在合适的时机,将吴佩孚推荐给了段祺瑞。段祺瑞对吴佩孚很感兴趣,便问郭绪栋:“听说你推崇吴佩孚,说他是潜龙在渊,总有一天会大展宏图,是真的吗?”
郭绪栋毫不犹豫地答道:“确实如此,北洋将领中,吴佩孚最为出色。”段祺瑞又问:“那和我手下的徐树铮比如何?”徐树铮是段祺瑞最得力的将领,段祺瑞对他极为看重,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
郭绪栋沉吟片刻,说道:“两个人各有千秋。徐树铮心计深沉,手段毒辣,在手段和权谋上更为高明。但吴佩孚在军事指挥上更为出色,擅长行军布阵,攻城拔寨,虽然性格直率,但为人正直忠诚。”郭绪栋的评价,让段祺瑞十分动心,最终他将吴佩孚招入麾下。
凭借段祺瑞的支持,吴佩孚在北洋政权中迅速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一名顶尖将领。1918年,吴佩孚被任命为第三师师长,正式步入北洋军阀的高级将领行列。吴佩孚没有忘记郭绪栋的提携和支持,将其招入自己帐下,担任参谋长。
吴佩孚治军严厉,严格禁止军中吸食鸦片。然而,郭绪栋常年吸烟,虽然吴佩孚对其他军官严格要求,但对郭绪栋却特别宽容。吴佩孚解释道:“虽然军令如山,但郭先生例外。”他特意下令:除郭绪栋外,凡军中吸鸦片者一律严惩。
郭绪栋在吴佩孚手下作为参谋长,几乎不出谋划策,每天闲坐八大处谈天,吴佩孚则高薪养着他,任其自由。
1924年,65岁的郭绪栋再次开口,向吴佩孚要官:“我才不愿当什么山东盐运使,给我个山东省省长也好,这样我在家乡父老面前也能抬抬头,死而无憾。”吴佩孚听后有些难色,但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事好办。”
郭绪栋的请求让人吃惊,因为吴佩孚一向不徇私用人,且以廉洁自律著称。郭绪栋的要求显然让他感到为难,然而,他还是答应了。在吴佩孚看来,要让自己的参谋长去替代曹锟的参谋长,必定需要一番解释。
六个月后,吴佩孚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跟段祺瑞缠着不放,终于为郭绪栋争取到了山东省省长的位置。然而,当委任状送到郭绪栋面前时,他已病重,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最终没能履职。
不久,郭绪栋去世,吴佩孚痛心不已。临终时,他写下挽联:“公而无私,国而忘家,弃下老母孤儿,有我完全担责任;义则为师,情则为友,嗣后军谋邦政,无君谁与共艰难。”
吴佩孚深知,没有郭绪栋的帮助,自己也许无法走到今天的地步,因此他永远感激这位帮助过自己的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