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正式独立。那时的美国领土仅包括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面积约为80万平方公里。不到一百年,美国的领土面积就从80万平方公里扩展到了937万平方公里,增幅超过十倍。
那么,美国的领土是如何扩张的呢?
很久以前,欧洲人认为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非常富有,拥有丰富的资源。于是,地处欧洲西端的西班牙决定与这些东方的“富豪”建立联系。1491年12月,哥伦布虽然一贫如洗,但还是成功说服西班牙女王资助他的远航计划。两人达成协议,哥伦布负责航海,西班牙提供资金,目标是通过探索东方获取财富。1492年10月12日,经过长达200多天的航行,哥伦布误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但实际上他发现的是新大陆——美洲,这一天成为了美洲的发现日。
然而,尽管发现了新大陆,但100多年来,除了一些淘金者外,几乎没有人愿意在那里定居。直到1620年11月,一群清教徒为了逃避欧洲的压迫,乘坐“五月花号”船只前往新大陆。此前,英国已经派遣了100多人的殖民团体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而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开始通过大规模的武力占领土地,屠杀印第安人。
这群清教徒抵达后,定居在新英格兰地区,并为了建立一个不同于欧洲的社会,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五月花号公约》,为美国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1774年,北美洲的格局发生了变化。13个英国殖民地已经形成,每个殖民地有自己的政府和议会,虽然都在英国的统治下,但英国的干预较少。与此同时,法国与英国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最终英国在战争中胜出,将法国逐出北美。胜利后的英国感到经济疲弱,决定让殖民地居民缴纳保护费,但殖民地的人并不认同这一决定。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13个殖民地联合起来反抗英国。1776年7月4日,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并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3年,美国经过8年的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美国和英国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割让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即今天的中西部地区。
随着扩张,美国的领土不断增加。到了1800年,密西西比河成为重要的交通线,但由于新奥尔良的出海口由西班牙控制,美国决定通过购买和谈判争取领土。1803年,美国以1500万美元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地区,这片土地约为260万平方公里,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领土扩张。
接下来的数十年里,美国不断通过谈判和冲突扩大领土。1810年,美国吞并西佛罗里达,1819年通过《亚当斯-欧尼斯条约》获得东佛罗里达。美国还在1845年吞并了德克萨斯,继而爆发了美墨战争,最终在1848年通过《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获得了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等大片领土。
此外,随着阿拉斯加的购入,美国的领土扩张延伸到了北美洲的最北端。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从俄国购买了阿拉斯加,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在后来成为了美国的重要资源库。
随着19世纪末的到来,美国不仅在北美大陆上扩展了领土,还在太平洋上吞并了多个岛屿。1893年,夏威夷发生政变,美国支持当地人民推翻了女王。1898年,美国通过战争击败西班牙,获得了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关岛等地。
从1776年建国到1867年购买阿拉斯加,美国用了91年时间完成了领土扩张,面积扩大了十倍。美国的扩张也与“天定命运”和“美国例外论”密切相关,这些理念为美国的领土扩张提供了“合法性”的外衣,影响了美国的对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