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人的疑问:本拉登对多国发起袭击,为何唯独放过中国?
迪丽瓦拉
2025-10-14 13:06:32
0

提到本·拉登这个名字,很多美国人至今心头发紧。他带领的基地组织曾在全球制造无数恐怖袭击,从纽约的世贸双子塔,到东非的大使馆,再到也门的军舰、伦敦的地铁,几乎每个地方都不放过,导致无数人丧命,让美国人恨得咬牙切齿。 但奇怪的是,尽管本·拉登这么活跃,为什么他偏偏从没对中国动过手?即便基地组织遍布全球,竟然从未在中国本土发动过大规模袭击,甚至连小规模的事件也没有。这个问题在美国论坛上引发了大量讨论,一些人猜测中国运气好,也有人说中国太神秘。事实上,背后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本·拉登并非典型的街头混混。他的出身十分显赫,1957年出生在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家里是中东建筑业的大佬,父亲穆罕默德·本·拉登是从也门贫民窟一路奋斗成亿万富翁的人。父亲靠着为沙特王室修建清真寺和宫殿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家里妻妾成群,孩子超过五十个,本·拉登是家中第十七个孩子。他从小生活优渥,享受别墅区的生活,甚至上过吉达的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 不过,尽管他从小生活条件优越,本·拉登却受到了极端的瓦哈比派伊斯兰思想的影响,这种教义强调要保护穆斯林利益,反对外来入侵。1976年,他开始旁听伊斯兰教义课程,受到老师阿卜杜拉·阿扎姆的影响深刻,后者也成为了他的重要战友。 本·拉登的转折点发生在1979年12月24日,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一事件在中东地区引发了轩然大波,本·拉登22岁时放下学业,前往巴基斯坦边境的白沙瓦,成立了“帮助之家”,为阿富汗的抵抗者提供资金、武器和人员。他自己也亲自投入其中,1984年首次跨越边境,1986年带领几百名阿拉伯志愿者与苏联军队对抗,甚至使用火箭筒和手榴弹击退了苏军坦克。此时,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对苏联进行制裁,通过巴基斯坦间接向本·拉登等人提供资金和武器,其中包括价值两亿美元的武器和毒刺导弹。

本·拉登的队伍开始壮大,训练了成千上万的人员。到1988年,他将“帮助之家”改名为基地组织,并在佩什瓦尔附近设立总部。1989年苏联撤军后,本·拉登回到沙特,成为英雄,媒体纷纷采访他,他还短暂参与家族企业的管理工作。然而,沙特王室却拒绝了本·拉登的建议,最终他被赶出了沙特。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军队驻扎在沙特境内,本·拉登认为这对伊斯兰圣地的亵渎与苏联入侵阿富汗无异。沙特王室拒绝了他用阿拉伯志愿者来守卫圣地的提议,最终将他驱逐出境。他流亡到苏丹,并在喀土穆郊外从事基建工程,积累了财富,同时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1994年,沙特政府正式剥夺了他的国籍,冻结了他的资产。

1996年,苏丹政府因压力将本·拉登驱逐,他返回阿富汗,在塔利班的支持下重建了基地组织,组织规模也迅速扩大。此时,基地组织的成员已经超过了万名,分支机构遍布中东、非洲等地。作为全球反西方的先锋,本·拉登不仅出资,还亲自参与组织讲演,训练新成员如何制作炸弹和实施袭击。正是冷战结束后的政治错综复杂,使得本·拉登逐渐从一个富二代转变为全球恐怖主义的象征。

本·拉登的袭击从来不是没有目的的,他认为圣战的目标是那些“侵略”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尤其是美国。他在1996年首次发出法特瓦,公开宣告对美国开战,指责美国在中东插手事务、支持以色列、轰炸伊拉克等行为。1998年,他与埃及伊斯兰圣战组织联合发布第二份法特瓦,宣称杀害美国人是所有穆斯林的责任。随后的几个月里,他发起了东非大使馆袭击、科尔号驱逐舰爆炸等一系列恐怖行动。

2001年9月11日的袭击是本·拉登的巅峰之作,他指挥劫持的四架民航飞机撞击纽约的双子塔和五角大楼,造成2977人死亡,这次袭击让他成为全球最通缉的罪犯。美国随后对阿富汗发动军事打击,本·拉登在阿富汗的藏匿地托拉博拉山洞中指挥着残部继续反抗。

尽管基地组织不断扩展其影响力,本·拉登却并未对中国采取任何行动。为何如此?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本·拉登并没有把中国视为敌人。中国在中东的角色主要是经济合作,尤其是油气和丝路项目,远不如美国那样直接军事介入。其次,中国与沙特、伊朗等穆斯林国家关系良好,而这些国家恰恰是本·拉登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可以说,中国与本·拉登的利益并不冲突。

此外,中国的安全防范系统也非常严密。民用枪支几乎没有,海关安检严格,边境巡逻加强,甚至使用无人机和夜视设备监控。基地组织的袭击往往选择防守薄弱的地方,而中国的安全保障体系使得恐怖分子难以渗透。

本·拉登的死并未使世界变得平静,虽然基地组织的影响力在他的死后有所下降,但伊斯兰国等极端势力仍然活跃。中国则继续低调参与国际反恐合作,但不主动卷入其中。中国的反恐战略被视为“稳妥”且“低调”,通过加强自身安全、注重外交和经济合作,确保了国内的稳定。 美国人至今疑惑,为什么中国总能保持相对安全。其实,这与中国的外交和发展模式密切相关。中国并不主动挑起冲突,也不去干预中东事务,这种低调务实的姿态让中国免于成为恐怖分子的目标。而美国则更倾向于用军事力量介入,往往使局势复杂化,甚至产生反效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绝对的强国,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抗衡,只有楚国能勉强和它对抗。而到了战国时期,...
原创 三... 在曹操统一北方后,他开始集中力量准备攻灭吴国。为了这一目标,他发动了三次征吴战争,分别是在208年、...
原创 蒋...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通过多种手段顺利成为了国民党的领导人,并掌握了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在...
原创 比... 在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大规模进行黑奴贸易,成千上万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随着时间推移,黑人的数量迅...
普京曾评价列宁:他犯了一个最大... 谈及普京,人们记住的是这位现任俄罗斯总统的铁腕手段。 对内用国家力量打压寡头,对外利用俄乌战争遏制北...
原创 丁... 在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朝廷的权力斗争迅速爆发。外戚大将军何进与掌握权力的宦官势力之间展开了激...
原创 刘... 众所周知,古代战争频繁,各国为争夺土地、争权甚至宫廷内斗不绝于耳。秦汉交替的动乱时期,最著名的当属楚...
原创 在...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心中总有一个地方最为亲近,那就是我们的祖国。即便远离家乡,我们也不能忘记它,正如田...
原创 辛... 清朝为何在辛亥革命后选择退位而不反抗?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为何没有选择反抗,反而主动退位,结束了...
原创 活... 益州牧刘璋因为性格软弱,无法吸引到优秀人才,导致他在朝政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为了抵御来自汉中的张鲁...
原创 古... 每当人们读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句话时,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思考:做事,到底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
原创 李... 李纨、尤氏、王熙凤三位管家的风格和能力截然不同。要评判谁“更合适”,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管理目标来分析...
原创 1... 1925年3月,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陷入了短暂的混乱,缺乏明确的领导者。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不断加剧,...
一个街区的“新”与“旧” “ 在陶阳里,城市记忆悄然醒来,历史文脉静谧流淌,传统文化时尚换装,“千年瓷都”的窑火与文脉,依旧生...
原创 近... 在中国古代,皇位继承通常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强调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然而,历史上并非所有帝王都是嫡...
原创 清... 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知府”这一职务,知府人物常常是出场时恰如其分地为主角排忧解难。许多人...
李商隐到底是哪里人?荥阳?沁阳... 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郑州荥阳,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
【侠客岛】血染台湾的“红色特工... 最近热播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大伙都看了吗? 这是一个真实历史故事:1949年8月,原本准备迎接解...
原创 竟... 在历史的长河中,南唐名臣韩熙载的形象总是与“放浪不羁”紧密相连。史书寥寥几笔,记载了他宴饮无度、行为...
秘鲁考古发现明代瓷器,实证中秘... 自16世纪起,中国与秘鲁之间的贸易往来已悄然展开。日前,秘鲁考古实物及研究显示,中秘两国自16世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