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里 两个人物以不同的轨迹抵达同一个光亮 曲啸 这位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心理学家 与演讲大师 靠着在苦难中锻炼出的声音与气质 将沉痛转化为宽广的力量 生于一九三二年 祖籍辽宁金县 随父母一路来到黑龙江省青冈县谋生 于是从小到大 学业的足迹在东北的大地上延展 195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 毕业前夕 因被认定为右派 被开除团籍 丢掉工作 随即被下放到辽宁新民农场进行劳动教养 这段岁月如同岁月的砥砺 将他对教育的信念刻得愈发坚定 1961年结束劳教 但在文革的风暴中 1965年又被遣送回辽宁重返校园 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1968年因被指控现行反革命再度被关进监狱 这一次他被判二十年牢狱 直到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日 宣告无罪 逐渐恢复名誉
平反之后 曲啸重新走上讲坛 把人生的经验化作讲义 在国内外发表超过三十个专题演讲 样式从《心底无私天地宽》到《人生的价值》等 仅一段时间内 便完成了二千五百多场演讲 他的口才与见识被誉为中国的四大演讲家之一 成为社会思潮的一盏明灯 之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一九八二年被任命为辽宁省营口市教育学院副院长 一九八五年从辽宁调往北京 出任中宣部副局级调研员 作为教育与宣传领域的资深人物 他以独特的思维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一九九一年的南通信访后 他突发脑梗 全身瘫痪并失语 虽有康复 却留下了后遗的创伤 二〇〇二年八月六日 这位历经坎坷的教育家 与世长辞
而在另一条历史的线索里 也有一段与他交织的影像与文字的故事 一九八〇年在朔方杂志第九期刊登了张贤亮的短篇小说灵与肉 这篇作品以其锋利的社会洞察与深刻的人性刻画 引发广泛关注 并被认为是当年极具代表性的优秀小说之一 二零一八年 左右被改编成电影 牧马人 由谢晋执导 李准改编 影片在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荣获最佳影片等多项荣誉 主演朱时茂 与丛珊 一夜成名
电影中的许灵均 其原型正是曲啸 这位教育家、心理学家与演讲大师 的人生与思想 在银幕上被重新提炼 成一个关于坚持与信念的叙述 曲啸的经历被赋予了戏剧性 与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形成呼应 让人看到 即使在极端的政治浪潮与岁月的磨难之中 语言与教育的力量仍能穿透阴影 使个体的声音得到放大 最终成为社会记忆中的一部分
回望张贤亮的刻画 他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陨落于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七日 是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的一级作家 也曾任宁夏文联主席 他以自嘲式的笔触 以及对人性深处的 poking 揭示了社会的张力与矛盾 他的文学创作在文革之后重新焕发 出现了被历史重新审视的高度 他的短篇与长篇作品共同构成一座时代的镜子
从曲啸到灵与肉 从灵与肉到电影牧马人 从牧马人再回到张贤亮的笔端 这一串线索 以自嘲与反省为底色 讲述了一个关于声音如何在沉默中被放大的故事 也是关于文字如何在困境中开出新生之花的证词 与历史的风暴相比 个人的声音也许微弱 但当它被放置在公共的记忆与社会的语境中 就会化为穿透人心的光 让被压抑的岁月得到讲述 让被忽略的情感重新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