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主张必占荆州,庞统认为荆州要弃,两人的军事水平高下立见
迪丽瓦拉
2025-10-17 17:32:45
0

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曹操北据,孙权东守,刘备漂泊无依。战火连年,地势险要的荆州成了众人眼中唯一能立足的地方。

一方谋士言“必占荆州”,一方智士却主张“当弃而取益”。两种思路,两种命运,一场权力的暗流就此展开。

隆中对定策

建安十二年,刘备在荆州。那一年,曹操的军队已经横扫北方,孙权的势力稳居江东。刘备在天下三分的格局中,没有土地,也没有根基。荆州的刘表收留了他,但这份庇护更像一场临时的寄居。刘备虽被封新野太守,兵力微弱,只能等待时机。

襄阳的隆中,是一处丘陵环绕的小村落。诸葛亮隐居于此,时年二十七岁。家世书香,性格沉静。刘备三次前往拜访,终于在第三次见到他。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已有清晰判断。曹操控制中原,兵强马壮;孙权坐镇江东,父兄之业已成;荆州、益州尚未完全纳入诸侯之手。他认为此二地是天下之枢,是兴复汉室的根本所在

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被称为“隆中对”。核心思路是:先据荆州,以为立国之基;再取益州,以为进取之本。荆州南北贯通,西可入巴蜀,东可通江海,是唯一能同时牵制曹操与孙权的要冲。他主张“据有荆州”,先稳固根基,再图中原

当时的刘备力量微薄。荆州的局势复杂,刘表年老,后嗣不明。刘备虽得其庇护,却被防备。刘表任用蔡瑁、张允等人,派刘备驻新野,意在限制。刘备表面恭顺,实则暗中整军。新野城外,驻有数千士卒。诸葛亮在旁协助谋划,屡次击退曹军探试。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兵锋直逼荆州。刘表病危,局势骤变。刘琮继位后,毫不抵抗,直接投降曹操。刘备得知后率众南逃,百姓十余万跟随。行军缓慢,粮草不足。长坂坡一战,刘备军几乎覆灭。曹操骑兵追击,乱军中妻儿尽失,部将分散。

刘备败走汉津,投奔夏口。孙权遣周瑜迎战曹操。赤壁之战爆发,火攻之夜,江风暴烈,曹军舰队被焚。曹操退走华容,荆州北部暂时空虚。刘备趁势入据南郡。此时诸葛亮奉命前往江东,劝孙权出兵。战后,他与周瑜分地守疆。孙权取南郡东部,刘备取南郡西部及荆南四郡。

荆州终于成为刘备的立足之地。从新野逃亡到赤壁之后,刘备集团几乎在一年间从无到有。诸葛亮的“据荆”策略得以实现。刘备迁治公安,又取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控制整个荆州南部。

这一时期,诸葛亮在荆州主持政务。军队重整,屯田兴建,百姓得以休养。荆州成为刘备势力的财政、兵员和粮草来源。此后几年,刘备的军队从荆州出发,向西入蜀。荆州不仅是刘备的起点,更是他未来的桥梁

诸葛亮的策略被证明是可行的。荆州位于江汉平原,地势开阔,舟楫便利,可南可北。曹操虽强,但无法同时控制南方水路。孙权虽固守江东,却难以越江。刘备以荆州为中心,便可在两强之间生存。

刘备集团自此形成稳定的根据地。荆州南部的城镇,成为补给与后勤的枢纽。诸葛亮主持政事,法正、伊籍、庞统等人相继来投。荆州的政治形态逐渐完整。刘备从流亡诸侯,变成拥有地盘的势力。

“据荆州以为进取之基”成为现实。诸葛亮的谋略并非空谈,而是顺应时局的务实选择。从赤壁之后的短短两年间,荆州的防御体系、官吏系统和军粮体系相继建立。刘备集团从漂泊到立国,时间极短。

荆州的局势看似安稳,实则暗藏危机。孙权始终不甘心。南郡本为吴地,周瑜卒后,鲁肃接任。双方在边界多次谈判。刘备虽称借地,却迟迟不还。诸葛亮深知荆州的战略价值,坚决主张继续驻守。若无荆州,西进之路即断;若失荆州,蜀地难守

庞统入蜀

建安十六年,庞统来到刘备幕府。此人出身荆襄名士,学识深厚。早年任耒阳县令,不拘细节,被罢官。诸葛亮向刘备推荐,称其才堪辅国。刘备召见后任治中从事。起初并不受重视,庞统在军中低调行事。

当刘备计划进取益州时,庞统随军而行。途经涪水,局势复杂。刘璋是刘焉之子,性格柔弱,治政不严。益州富饶,但内乱频仍。张鲁据汉中,地方豪强各据一方。刘备以援助名义入蜀,实则另有所图。

庞统察觉形势,向刘备提出三策。上策速取益州,直取成都;中策假道行军,伺机夺权;下策暂守边郡,待时而动。刘备采中策。庞统主张以联刘璋为名入境,暗中积粮集兵,伺机控制局势。

荆州的粮草源源而来,诸葛亮在后方统筹。刘备行至葭萌,与刘璋相会。初期相安,后矛盾突显。刘备征粮不止,刘璋手下怨声四起。数月后,局势彻底反转。刘备断绝往来,正式起兵。

庞统成为刘备军中最重要的谋士。他熟知巴蜀地形,善于布阵。刘备兵分多路,自涪水攻入。刘璋慌乱,遣守将分守诸郡。刘备多次胜出,军心振奋。

公元213年,庞统随刘备至雒城。战况激烈。刘备亲率中军,庞统指挥攻势。城防坚固,蜀军死守。一次突围中,庞统中流矢身亡。落凤坡一役,庞统死于乱箭之中。战后刘备痛惜,亲葬其地。

庞统之死,使刘备军的谋略体系受损。但攻势已不可回转。法正接掌军务,继续推进。刘璋守军节节败退,蜀地渐失控制。公元214年,刘备入成都,刘璋开城降。益州归刘备所有

庞统的“中策”最终实现了目标。益州富饶,山川险固,成为刘备集团新的中心。荆州与益州由长江水道相连,形成东西呼应之势。诸葛亮留守荆州,法正辅政蜀中。刘备政权至此确立。

荆州与益州,一为门户,一为腹地。前者承载东线防御与粮道,后者承担西线生产与政治中心。庞统虽死,战略仍在延续。诸葛亮在后方稳守,法正在前方辅政,二人协同,使刘备的势力达到巅峰。

荆州问题并未解决。孙权仍然要求归还南郡。刘备以益州初定为由推迟。双方多次遣使,暗中积怨。诸葛亮明白,荆州一旦丧失,蜀国门户洞开。庞统虽然强调夺取益州的重要,但他去世后,没人能再平衡荆州与益州之间的力量。

诸葛亮在荆州布置守备。关羽镇南郡,黄忠、魏延分守要地。长江两岸设有水寨。荆州成为抵御曹操与孙权的缓冲区。这一段时期的荆州,既是刘备的屏障,也是最脆弱的命脉

庞统入蜀之后,刘备政权从求生走向扩张。荆州稳定提供兵力,益州成为新腹地。战略短期成功,但隐患潜伏。荆州、益州两地的地理隔断使指挥受限。诸葛亮与刘备通信往返,往往耗时数月。

庞统死后,诸葛亮成了唯一能统筹全局的谋士。刘备入蜀称王,荆州与益州之间的微妙平衡彻底改变。荆州失去庞统的支撑,也失去了灵活的调度。后来的冲突,从此埋下伏笔。

荆州危局

公元215年,孙权遣吕蒙、鲁肃西进,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与孙权在公安相持。诸葛亮派人调停,分荆州之地。双方以湘水为界,各自占有。表面和解,实则暗流涌动。

刘备得益州后,荆州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关羽镇守南郡,防御曹操南下,也监视东吴。荆州成了刀锋之地。任何一步失误,都可能使刘备集团腹背受敌

诸葛亮明白荆州不能轻弃。益州虽富,却远在西南,若失荆州,蜀地将闭塞难出。庞统已亡,蜀中谋士多附诸葛亮。此后几年,刘备与孙权反复争议荆州归属。

关羽在荆州屯兵,北攻襄樊。那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派于禁、庞德迎战。秋雨暴涨,汉水泛滥,于禁军覆没。关羽生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刘备的势力推至巅峰。

但同年冬,孙权暗遣吕蒙袭取荆州。关羽返援不及,被围麦城。荆州全失,关羽被擒,首级传洛阳。自此,刘备集团东线崩塌,蜀国战略再无转圜。

荆州从建立到失陷,仅十余年。诸葛亮的“据荆取益”虽一度成功,却未能持久。庞统主张“速取益州”,虽得其地,却使荆州防线拉长。二人谋略并非对立,而是两段时间的选择。

策论与命运

荆州一地,注定成为刘备政权的兴亡关键。诸葛亮的谋略在于稳,庞统的谋略在于攻。一人求根基,一人求突破。历史让两种战略在短时间内交替出现,最终相互牵制。

诸葛亮以荆州为门户,认为失此则蜀闭。庞统则看出益州富足、山险、可自成国。两种判断皆有依据。若无荆州,刘备无以立国;若无益州,刘备无以称王。两者并非矛盾,而是阶段不同。

庞统死于战中,未及见益州平定。诸葛亮留守荆州期间,曾遣法正辅佐刘备入蜀,形成分工。荆州守,益州攻,攻守相合。庞统死后,法正继之,诸葛亮掌全局。

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驻守成都。荆州仍为关羽掌握。此时的蜀汉政权,看似安稳,实则根基未牢。诸葛亮心中明白,一旦荆州有变,西川难守。关羽北伐失败,验证了这一点。

荆州失陷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沉默。益州虽富,却已成孤国。诸葛亮的布局自此断线,庞统的战略虽成,却无荆州支撑。两种谋略各得其半,皆因时势推转,非人力可全控。

荆州之争,并非诸葛亮与庞统的分歧,而是历史的分水岭。诸葛亮谋定百年之基,却受制于盟友与地势。庞统谋取千里之地,却命断于战火。一个稳,一个烈,一个谋成,一个命折。他们的结局,正是乱世之象。

荆州再未归蜀。诸葛亮北伐时,行军补给困难,皆因东线断绝。当初的荆州,成了永远的缺口

纵观全局,诸葛亮所定的路线以防守为主,稳中求进;庞统的方案则以进取为先,迅速扩张。两者各有所长,胜负并不在谋略,而在时机与命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方... 丹东站台的跨国购物车:朝鲜采购员老金的行李箱 清晨六点的丹东火车站,晨光微熹。我拖着行李箱站在候车室...
原创 张... 马超投靠刘备的故事,虽说他未曾立下什么赫赫战功,却得到了封赏,成为了骠骑将军和凉州牧,爵位是斄乡侯。...
原创 林... 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担任江苏巡抚。在一个除夕的夜晚,林则徐刚写完一份奏章,想着需要找个抄写员帮忙重抄...
原创 7... 公元1390年,77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下令满门抄斩。面对死亡的威胁,李善长高举着朱元璋赐予的免死金牌...
原创 李... 在中国历史上,英雄往往出现在动荡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名将纵横沙场,百家争鸣;汉末三国,群英荟萃...
原创 隋...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而这一强盛的背后,离不开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强大的军队。那...
原创 真... 一提起汉朝打匈奴,谁不是先想到卫青、霍去病?一个七战七捷收复河朔,一个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那 “匈奴远...
明代发达的雕版印刷与公众阅读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结晶,是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明赓续的重要途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延续至...
原创 北... 前一阶段,学者金灿荣对古希腊及亚里士多德的文明提出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甚至他因此被批评为...
原创 早... 陶汉章将军的名字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传奇。在红军、抗战,甚至美军的军事圈中,他都以“老...
原创 从...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欢迎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这样您可以方便地参与讨论与分享,同时及时阅读到最新内...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有一位蜀国猛将,不仅生擒了孟获,还击败了魏延,令所有人都为之惊叹。然而,在诸葛亮去世后不...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有四位著名的箭术高手,他们分别是太史慈、吕布、黄忠和赵云。那这四位大神箭手该怎么排...
原创 秦... 秦昭王时期是秦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发生在战国末期,是秦国逐步崛起为强国并最终统一六国...
原创 历... 唐末,天下动荡不安,英雄纷纷崛起。梁太祖朱温,原本是砀山的一个小人物,依靠自己的勇武逐渐崭露头角,脱...
原创 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皇帝与皇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皇帝主宰国家政务,而皇后则肩负着管理后宫的责任,象征...
原创 秦...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水源短缺,村民们纷纷开始挖井寻找水源。然而,正是这一看似平...
原创 不... 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明清两朝的历史故事,例如明朝的三大营、清朝的京营八旗等等。今天...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曾在生前立下誓言,说:“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句话意味着,想要成为汉朝的皇帝,必须是...
原创 关... 在汜水关前,关羽以“温酒斩华雄”的壮举震惊了天下英豪。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关羽出手的那一刻,现场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