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最大的不同在于,项羽只想着做楚国的王,而刘邦的目标是统一天下,做皇帝。因此,项羽对待功臣的封赏很吝啬,因为他只打算给他们王爵,保持自己的权力;而刘邦则显得宽厚,给功臣丰厚的奖励,但他心里清楚,这些奖赏只是暂时的,等项羽死后,他会收回这些利益。
汉朝建立的第十一年,吕后处决了淮阴侯韩信,这使得吕后和刘邦的手下都感到紧张不安。夏季,汉朝又杀了梁王彭越,把他剁成肉泥并将其分发给各地诸侯,这个举动让淮南王英布非常害怕。
实际上,韩信、彭越和英布三人曾被称为“汉初三大将”,他们最初都在项羽手下,但由于对项羽的封赏不满,他们选择投降刘邦,归顺汉朝。英布尤其值得一提,他早在项羽起义时就投身楚军,在项羽称帝后,他因参与讨伐“义帝”而从楚将升为淮南王。然而,英布因贪欲和汉朝的离间,背叛了项羽,最终导致项羽在乌江自刎。
项羽死后仅六年,英布见到韩信和彭越相继死于非命,也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他担心刘邦年事已高,不再亲征,觉得只有刘邦是自己唯一的威胁,因此决定反叛。刘邦当时身体不好,打算由太子刘盈代为指挥,然而刘盈懦弱无能,最终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汉朝的夏侯婴身边的谋士薛公则早就预言,英布必定会反叛,因为这几位异姓王都是凭功勋得来的封号,而目前仅剩下英布,其他两人已经死了,英布难免会有所行动。
英布果然反叛,他觉得刘邦已老,其他将领如曹参、周勃等都不足为惧,唯一让他担心的就只剩刘邦。英布带领着精锐的部队摆出了项羽昔日的阵势,这让刘邦心生厌恶,虽然项羽已经死去多年,但英布的做法让他不禁想起了那个曾令他心生恐惧的敌人。
两军对阵时,刘邦气愤交加,痛骂英布为何背叛他,自己并未亏待过他。然而,英布毫不客气地回应道:“没有什么理由,就是想当皇帝而已!”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汉军获胜,但英布仍然败死,而刘邦自己也未能轻松获胜。战斗中,他被敌军箭矢射中,病体加上伤势让他更加虚弱,英布最终战死,而刘邦虽然胜利,却也被战斗拖得精疲力尽。
刘邦的征战生涯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战斗,直到死前,他依然未能真正放下心中的重担。许多人只知道他在47岁时才开始起兵,经过7年便统一了天下,但他们并不了解,在解决掉韩信、彭越、英布这些异姓王之后,刘邦依旧面临着不断的内乱和不安。最终,他死于最后一场平叛的征程。令人唏嘘的是,刘邦的儿子刘盈当时都不敢亲自带兵,这也许是刘邦在最后时刻对他失望的原因之一。
刘邦生前无一日不在征战,死后依然无法安心,他作为胜利者的悲哀就在于此。而他死后的悲剧并未结束,最爱的人——戚夫人和刘如意,还将面临最为残酷的命运。这是刘邦的无奈,也是他所无法避免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