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20岁时读《三国演义》,会崇拜曹操的雄才大略,因为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一代枭雄。然而,当他40岁再读这本书时,他可能会对司马懿的智慧产生钦佩,毕竟司马懿的深谋远虑,最终成为了胜者。到了60岁,再翻开《三国演义》,他可能会为刘备的人格和坚持感动落泪。那么,刘备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刘备出生在东汉末年,年幼时父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养活家人,他们每日编织草鞋,到集市上贩卖。那个时代讲究家族血统,刘备身为一个普通人,甚至不敢与他人打招呼。他的父亲只是一个县吏,而且很早就去世了。在那个时代,刘备连名号都没有,顶多称得上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不过,这个血统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且名号的含金量并不高。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名望和地位,和那些世家子弟竞争,困难可想而知。
24岁时,刘备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与曹操和孙策在同一年龄时,曹操已经当上了洛阳的公安局副局长,而孙策已经统治了江东的多个郡县。而刘备刚起步,他身边只有一个屠夫和一个通缉犯,依靠着微薄的军功,艰难度日。他终于得到了一些职务,甚至是一个县级的小官,但当时的汉灵帝为了敛财,宣布所有通过军功得来的官职都被取消,甚至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出售官职。这让刘备在职场上的初步努力宣告失败,他愤怒地打了审计的督邮200杖,之后放弃了官职。
但即便如此,刘备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努力四处寻求机会。凭借镇压黄巾军的经验,他逐步积累起了一些军功。虽然这些成就不算辉煌,但他总算从县尉升至县令,再到郡守,渐渐走出了流浪的困境。但直到36岁,刘备的人生才迎来转机。徐州太守豪谦欣赏刘备的为人和能力,在临终时将徐州托付给了他。然而,刚刚安定下来,徐州就被吕布夺走,妻子和孩子也被掳走,这让刘备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
他忍辱投降吕布,并暂时成为吕布的部下,但他很快又被吕布击败,连妻儿都再次失去。他投靠曹操,企图共同对抗吕布,但仍然败北,妻子孩子再次被掳走。每一次打败后,他都会忍痛前行,再度奋起。然而,即使屡屡失败,刘备始终没有放弃,继续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他屡次投靠不同的势力,与曹操、袁绍等人对抗,经历了无数的战败和挫折。即便到了中年,他依然没有收获任何实质性的成就。
然而,刘备不放弃,不屈不挠。他忍辱负重,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始终坚信自己会有逆袭的一天。终于在47岁时,他去拜访了当时的年轻诸葛亮,并三度亲自前往卧龙岗,邀请诸葛亮出山合作。而到了59岁,刘备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一次巨大胜利:他打败了曹操,自称汉中王,过上了他梦想中的辉煌生活,尽管这一切短短三年后便戛然而止,生命的尽头也悄然而至。
回顾刘备的一生,失败几乎是常态,成功却只是短暂的闪光点。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起起伏伏,永远在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尽管遭遇了无数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可能正是这种坚持与不屈,使得他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英雄。
对于他来说,跌倒了站起来再继续走。不断努力,直到生命的尽头。而这,也许正是刘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无论如何,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屈不挠,最终会看到梦想的曙光。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不放弃、继续奋斗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