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怪人吴稚晖:通晓四门外语,自称刘姥姥,被冯玉祥鲁迅痛骂
迪丽瓦拉
2024-11-23 18:44:38
0

原标题:民国怪人吴稚晖:通晓四门外语,自称刘姥姥,被冯玉祥鲁迅痛骂

吴稚晖在民国时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他通晓四门外语,自称“刘姥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人,曾先后被冯玉祥和鲁迅痛骂。

吴稚晖名敬恒,江苏武进人。幼年时很顽皮,后经外祖母严加管束才开始用功读书。他七岁入私塾,先后从师于张鼎巨、侯翔干、孙伯肃等学习经史和古文辞。后来学问大长,十六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书法也很有水平。

虽然从小就接受儒家礼法的熏染,但非常有意思的是,青年时代的吴稚晖是个很有血性,甚至敢于犯上作乱的人。

1892年,27岁的吴稚晖在孔庙前看见江苏学政溥良由此经过时未曾下轿,认为他对“至圣先师”大不敬,就从地上捡起石块朝溥良扔过去。溥良大怒,当即命差役将其拘押。

还有一次,吴稚晖听说江苏学政杨颐在画舫上狎妓取乐,非常生气,随即穿了一条四开裤和一件箭袖袍,头插松枝,手拿草纸,前去要求杨颐赐酒。但他刚一上船,却故意来了个仰面朝天,暴露出不雅部位,引得围观者哄笑不已。

杨颐勃然大怒,责令南菁书院给予严处,后吴被开徐。这算是吴稚晖青年时的一段“犯上作乱”经历,其胆气之壮被传诵一时。

此后吴稚晖做了清末举人,又先后留学于日本、英国。他1905年参加同盟会,自称无政府主义者,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算是右翼。据传,辛亥革命前他曾出卖过革命者章太炎、邹容。

1907年,吴稚晖、李石曾主撰《新世纪》杂志,采取对旧的一切绝对排斥的态度,主张全盘欧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北京大学教授钱玄同曾撰文给予肯定。

孙中山逝世后,吴稚晖积极支持蒋介石的反共反人民的活动。1927年4月初,他向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的呈文,即“清党”案,叫嚣“打倒”、“严办”共产党人,成为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的帮凶。

为此,鲁迅发表了《答有恒先生》一文,给予严词斥责。

中原大战前夕,反对蒋介石的西北军领袖冯玉祥刚从山西回潼关,马上接到吴稚晖从南京发来的电报,劝冯王祥摒弃干戈,致力建设。

冯玉祥读完来电,立即亲自复电,痛骂吴稚晖是“苍髯老贼,皓首匹夫……死后有何面目见先总理中山先生于地下”,骂得吴稚晖无言以对。

然而,吴稚晖也有着另一面,他生性好诙谐,人称之为“白头青年”,自称“刘姥姥”,却经常因此得罪人。

他口中的牙齿大部分脱落了,却不去镶牙,还振振有词地说:人老齿落是个天然警告,提醒你体力和消化力都衰退了,不要再馋嘴了。你该用疏落的余齿,慢慢地咀嚼食物。光镶牙齿,徒然叫肠胃加重负担,不是保健之法。

吴稚晖平日经常穿旧式中装,无论是国民党的大典小会以及亲友们的红白喜事,都穿着长袍马褂。可是纽扣多不齐全,一件马褂上的五个扣子,其中至少有一两个是无法扣上的。

他喜欢穿布鞋子,而且将裤脚塞在一双深色的长筒袜子里,很像当时乡村老太太的打扮,因此他往往自称是大观园里的“刘姥姥”。他在民国20年致函当时的教育部长李书华,就曾两次提到“大观园”。

就是这位“刘姥姥”,通晓英、法、德、日四门外语,著述颇丰:有《上不古今淡》、《天演学图解》、《荒古原人史》、《胐庵客座谈话》、《吴稚晖全集》等书。

民国十三年,吴稚晖主编了《科学周报》,每期均有他写的论文,主张以科学救国,倡议不读线装书。

据说,吴稚晖的篆书颇具独特风格,可他却说:“装饰墙壁与其挂字画对子,不如挂锯子,挂斧子。”因为这些工具,是机器的简单代表,用以制造物质文明的。

总而言之,吴稚晖算得上是国民党显贵之中的一个怪人。因此,有人评价他的思想里存在有两个古今相隔三千年的观念:他用现代的机械文明教人,却用古代的老庄哲学处世。

无论是“刘姥姥”的“机械文明”也好,“老庄哲学”也罢,鲁迅对于他在“清党”案中对人民犯下的罪行,是不能原谅的。

作为章太炎门生的鲁迅,这也许算得上是一种“世仇”,因此对于吴稚晖骂得格外的不留情面。比如,他痛骂吴稚晖是一个“也许连狗子都要加以践踏了”的“药渣”式的人物。

自“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吴稚晖追随蒋介石左右,以至始终。1953年吴病逝于台湾,蒋介石还曾亲自前去祭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术士,他们精通天文、地理、命理等知识,甚至能通过观星、测算来预知未来。这些人通常都...
廉语清风丨法必明 令必行 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为取信于民,于都城南门立三丈之木,宣布“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皆疑...
朔州文史•第66期 | 晋商通... 朔州文史 六十六 晋商通道 晋商通道杀虎口 早在3世纪中叶,从甘肃、陕西到杀虎口一带已经存在一条与丝...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干嘛的,地位高... 包衣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以及书籍上都会看到包衣奴才的词汇,“包衣”是满...
浔城记忆 | 11月18日 浔城记忆 11月 18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原创 抗...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着两条发展道路的选择。其一,是蒋介石所提出的“中国之命运”,即继续...
原创 武... 这件事情从常理来看,应该是有可能发生的。你想一想,在古代,酒大多是米酒,而不像现在的纯白酒,度数相对...
原创 三... 话说,从古至今,只要中原王朝一旦动荡不安,边疆的蛮族必定会趁机爆发战乱!在我国的北方、西方和南方,存...
原创 史... 古代的战争常常是为了争夺土地,不是和外族打,就是进行内战。因为战争不断,很多战将也因此崭露头角,成为...
原创 三...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忠义的象征,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 在刘备逃亡之后,...
在纪录片中感知历史现场 千年一瞬,物语新生。近日,大型历史文物纪录片《千年文物·大唐盛世》持续热播。该片以独特的叙事视角与影...
日本殖民者偷挖琉球人遗骨! 466具琉球人遗骨被日本殖民者偷挖!掘人祖坟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估计也就日本殖民者干的出来!整天研究...
原创 当... 简单来说,日本是人均国土面积最少的国家之一,本想靠入侵东亚国家扩大大和民族的生存空间,没想到中国人是...
“滇王之印”领衔,揭谜失落的古... 一枚刻有“滇王之印”的纯金印章,如何揭开一段被尘封两千年的历史?独特的青铜贮贝器上的祭祀场景有何寓意...
专访|阮昕:从“浮生建筑”,到... 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大楼,阮昕教授挥手指向他在大堂支起的编木拱,谈起现代建筑如何精心设计,规划着光...
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点锁阳城遗址 这是11月18日在甘肃省瓜州县拍摄的锁阳城城址(无人机照片)。 锁阳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
“八贤王”赵元俨:揭晓宋仁宗身... 八贤王 赵元俨 《包青天》《寇老西儿》《杨家将》等经典影视剧中,总有一位威风凛凛的王爷,手持八面金锏...
原创 皇...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往往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试。从小升初、初升高到大学,再到步入...
原创 明... 导读: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可以用“崽卖爷田心不疼”来形容。我们不打算深入探讨当时明朝的具体战略...
生死不愿为日属!百余年前琉球人... 新闻链接 “生不愿为日国属人,死不愿为日国属鬼!虽糜身碎首,亦所不辞!”1879年5月,琉球王尚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