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军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擒贼先擒王”,意思是先拿下敌军的主帅,这样可以让敌军的士气迅速崩溃,也能通过挟持主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王”不仅是个人的代表,更是整个队伍的核心。古代战争通讯不便,指挥官通常通过控制帅旗来调动军队,因此保护好主帅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三国时期,弓箭是最远的远程武器,理论上可以攻击数百米,但实际上有效的射程大约只有一百多米。所以,远程弓箭手不可能完全保障主帅的安全,必须依赖近身护卫来保护统帅的生命。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三国时代的主帅,其生死存亡往往取决于这些护卫。
赵云在长坂坡上誓死保护刘备的儿子阿斗,单枪匹马与敌军作战,毫不畏惧;典韦为了给曹操争取逃命的时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在典韦死后,许褚成为曹操身边的第一护卫。正是因为这些护卫,曹操才得以逃脱生死劫难。同样,孙权的护卫也不可小觑。
虽然像典韦、许褚、赵云这样的护卫人物在三国中非常著名,但孙权的护卫同样很有传奇色彩。若不是他,孙权可能早已命丧他人之手,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许不会成型。他就是来自盗匪之地的周泰。孙权为何会选择周泰呢?
周泰曾过着贫困的生活,与蒋钦一起联合作劫,靠抢劫为生,生活艰辛。后来在孙策征战江东时,周泰和蒋钦被招入东吴军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孙权在亲自跟随哥哥孙策作战时,见识到周泰的勇猛,便请求孙策将周泰分配给自己。从此,周泰成为孙权的忠诚护卫,也为孙权的安危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公元197年,孙策带领东吴军队剿灭山贼,孙权也跟随出征。当时孙权带的兵力并不强,士气低落,经验不足,很快就遭遇了山贼的反扑,局势急转直下,孙权几乎被俘。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泰奋不顾身地冲了出来。虽然他身上已中了十几枪,鲜血淋漓,但依然顽强地救下了孙权。
这场战斗过后,孙权为表彰周泰的英勇,将他任命为将军,并指定他为自己的贴身护卫。虽然东吴其他将领对此有所不满,但孙权命周泰揭开身上的伤口,讲述背后的故事。经过这番讲述,东吴的大将们终于心服口服,也因此深刻认识到周泰对孙权的忠诚。孙权深情地对他说:“我将你视为兄弟。”
结语: 这一段历史展现了周泰的忠诚和勇气,也彰显了孙权在选人用人上的眼光。从周泰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一位忠诚且勇猛的护卫,往往能决定主帅的生死存亡,影响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