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领袖之一,但有很少人知道,他其实是个文盲。作为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成吉思汗并没有阅读过兵法书籍。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正如俗话所说,“实践出真知”,这句话用来形容成吉思汗再合适不过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他总结出了独特且卓越的战术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战艺术。
有朋友曾向我提问: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他是如何在战场上屡战屡胜的?更有趣的是,为什么“蒙古铁骑”能够所向披靡,令敌人闻风丧胆?
金朝末帝哀宗在其对蒙古的评价中曾给出了答案,他认为蒙古的胜利归功于两个因素:“北方的马力”和“中国的技巧”。这两个因素揭示了蒙古铁骑成功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们来谈谈“北方的马力”。我认为,这里的“马力”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蒙古人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则是蒙古马的强大力量。
在古代,哪种部队作战最为强悍?中国近代军事家蒋百里曾总结道:“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蒙古的狩猎生活和战争形式息息相关。蒙古的孩子在学习走路之前就已经学会骑马,射箭更是人人必备的技能。由于游牧民族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锤炼出了非凡的耐力与毅力。因此,蒙古人不仅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还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其次,蒙古马的强大力量也为蒙古铁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战斗优势。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将领,他们几乎都有一匹神骏的战马。比如,项羽的乌骓马,吕布和关羽的赤兔马,刘备的的卢马,曹操的绝影马等等。在古代战争中,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决定战斗力的关键之一。蒙古草原上的马,体格强壮,耐力持久,比起农耕民族养的马更加优越。蒙古军队通常每个士兵配备三匹马,这样可以轮流骑行,保证了战斗的机动性和速度。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中國技巧”这一因素。即使蒙古的马力强大,成吉思汗依然没有忽视攻城技术的重要性。在与敌人交战时,很多敌人选择在城墙和水系的保护下固守。然而,这并没有吓倒成吉思汗。蒙古军队在攻城时,利用汉族的火药技术和攻城器械,摧毁了许多坚固的城池。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汉族的“攻城术”和“火药”技术。成吉思汗不仅重金聘请了大量的匠人,还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炮兵部队——“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这些炮兵可以发射石弹、燃烧物甚至摧毁高城坚垒。此外,成吉思汗还收买了海盗,借助海盗的船只,攻击南宋的残余势力,甚至渡海攻打爪哇。凭借这些手段,他轻松破解了敌人固守城墙和水系的防御。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成吉思汗的成功不仅仅依靠蒙古的马力和中国的技巧,还得益于他包容外来文化的胸怀。他大胆吸收世界各地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蒙古铁骑在全球范围内的无敌地位。正是这种胸怀和接受外来文化的勇气,才是成吉思汗能够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如此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