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乱世之中,能够平安自然老死的将领非常少。既然讨论的是猛将,那么我们就从三国中最顶尖的一流猛将开始说起。像邢道荣、孟获、淳于琼这些名字虽然也算猛将,但在三国顶级名将面前只能算二三流,所以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所谓“冤死”,指的是这些猛将本不该死,但却因各种原因早逝。那些在战场上因实力不足或战术失误而阵亡的,就不算是“冤死”。
曹魏阵营
- 夏侯惇:曹魏的顶尖猛将之一,武艺出众,能与吕布、关羽匹敌,还曾四十回合击败高顺。然而他年老多病,退居幕后,最终因惊吓而死,算是命途多舛。
- 夏侯渊:曹魏西线大将,擅长长途奔袭,被任命镇守汉中,却因轻敌而中了法正的计策,被黄忠所杀。
- 张辽:五子良将之一,在逍遥津以少胜多威震天下。可惜在曹丕征吴时,为掩护曹丕撤退,被丁奉射中腰部身亡。
- 张郃:与张辽齐名的猛将,曾在巴西大战张飞二十余合不分胜负。后期更显神勇,连诸葛亮都称其为“未除必为患”。但因贪功冒进,被乱箭射死。
- 徐晃、乐进、王双、典韦、徐质、庞德:皆为曹魏猛将,各有战功,但最后都因敌军偷袭、战场意外或勇而无谋而死。
蜀汉阵营
- 关羽:五虎上将首位,斩杀名将无数,如华雄、颜良、文丑等。可惜在襄樊之战中被曹魏与东吴联合杀害。
- 张飞、黄忠、姜维、魏延、张苞:均勇猛过人,战功卓著,但最终也因内部矛盾、敌军偷袭或意外事故而早逝。
东吴阵营
- 孙策:江东小霸王,仅三千兵就称霸江东,但在一次狩猎中遭刺客袭击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 太史慈、甘宁、陈武:各有战功,但皆因战场意外或敌军设计而死。
其他军阀阵营
-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之一,曾大败诸侯群雄,但不听谋士劝告,最终被曹军擒获后处死。
- 高顺、张任、华雄、颜良、文丑、麴义、高览:各自英勇,但或因兵败、或因刺杀、或因意外而亡。
这些非正常死亡的将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 两军交战被杀:如夏侯渊、陈武、华雄,他们在战斗中被敌将斩杀,多因轻敌或策略失误。
2. 猝不及防被害:如颜良、王双、徐质、魏延,他们往往被敌军巧妙设计而遭暗算。
3. 兵败被杀:如高顺、张任,因战败或拒降被敌军处死,虽值得敬佩,但不能算冤死。
4. 意外事故:如孙策被刺、张苞跌落山涧,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死亡。
综上,像被关羽斩杀的颜良、被魏延偷袭的王双、被姜维设计的徐质、被赵云刺死的高览、被马岱偷袭的魏延、被刺客暗杀的孙策、跌落山涧的张苞、因耽误而被水淹的庞德、带病上阵的甘宁,这些都是三国中最著名的“冤死猛将”。
这些资料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乱世猛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