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湘军攻破南京城的功臣,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曾国荃。但其实,湘军最终能够攻克天平天国的都城南京,与另一位重要人物李臣典的贡献密不可分。
李臣典,1838年出生于湖南邵阳,出身贫寒,从小以割卖马草为生。1855年5月,湘军领袖曾国荃途经邵阳,偶然遇到李臣典,认为他非常与众不同,于是亲自将他招募入伍。加入湘军后,李臣典刻苦训练,很快就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1858年,湘军在江西吉安与太平军激战。战斗中,曾国荃不幸受伤,而李臣典毫不犹豫地带领部队展开反击,成功解围,并追击太平军至永丰和新淦等地。在这一战中,李臣典可谓是曾国荃的救命恩人。
凭借出色的表现,李臣典迅速受到曾国荃的赏识,并被提拔为宝庆营的守备。之后,在湘军攻占景德镇、收复浮梁的战斗中,李臣典逐渐成为了曾国荃手下的得力干将。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臣典最终却英年早逝,年仅27岁。那么,他为何会突然去世呢?这与湘军攻克南京城的战役密切相关。
1864年6月,尽管李秀成坚守南京城,湘军一直未能攻破南京。李臣典通过侦查发现,南京城内的太平军粮草即将耗尽,但湘军的士气却不断下滑。于是,他向曾国荃建议,认为如果继续拖延,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他提议在南京城附近重新挖掘地道,亲自负责此事。
曾国荃采纳了李臣典的建议,决定由李臣典亲自指挥挖掘地道。经过十五天的艰苦努力,地道终于挖通。李臣典和其他几位将领一同发誓,一定要成功攻入南京。第二天,地雷爆炸,李臣典等人带领队伍通过地道顺利进入城内,最终成功攻破了南京。
南京被攻占的消息传到清廷后,李臣典的功劳得到了高度肯定。清朝朝廷特地授予他“一等子爵”封号,并赐予黄马褂和双眼花翎。然而,好景不长,李臣典不久后突然暴病身亡,年仅27岁。
那么,李臣典为何会突然去世呢?目前最普遍的说法是,在湘军攻占南京城后,李臣典因长时间未休息,并且在一场战斗结束后与洪秀全的宫女们发生了过度的亲热,导致身体虚弱,最终不幸暴毙。
李臣典临终时,曾国藩前来看望他。李臣典告诉曾国藩,如果朝廷有赏赐,应由他的儿子领取。在李臣典去世后,为了保护李臣典的名誉,曾国藩向曾国荃提出,千万不要让李臣典的死因泄露出去。若被公开,李臣典的英名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可能损害整个吉字营的声誉。因此,曾国藩建议向朝廷上报李臣典死于战伤,并称他是因伤转病未能痊愈而死。
为了缅怀李臣典的英勇,曾国藩特别安排了盛大的丧事,借此纪念所有为攻占金陵而英勇牺牲的湘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