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海
编辑|星海
《——【·前言·】——》
午夜时分,铁失率领十六人冲进御帐。刀光剑影中,这位想要改革朝政的年轻皇帝倒在血泊里。
大元朝的皇位,又一次在杀戮中易主。从1271年建国到1368年灭亡,97年间换了11位皇帝。不是病死就是被杀,短命成了惯例。
草原上的继承难题
1206年春天,蒙古草原的忽里台大会上,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草原上的权力从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黄金家族的宗王们坐成一圈,万户长们举着马鞭投票,千户长们嗓门最大。谁的军功显赫,谁的部落强盛,谁就有资格坐上那个位子。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麾下聚集了约12.9万精锐骑兵。这支横扫欧亚的铁骑,才是真正的权力来源。1219年西征前,也遂皇后问起继承人的事。成吉思汗当着众人的面,指定次子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
但蒙古人有自己的传统。幼子守灶,继承家业。拖雷是成吉思汗最小的儿子,按规矩应该拿到父亲的大部分遗产。长子术赤早年被派去西征,建立了钦察汗国,离中枢太远。次子窝阔台被定为继承人,三子窝阔台被分封到中亚,幼子拖雷留在身边。
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病逝。临终前的安排立刻引发争议。窝阔台拿到了汗位的名分,拖雷接管了父亲的大部分军队。12.9万精锐中的绝大部分,都归拖雷指挥。
拖雷监国两年。这两年里,蒙古汗国的实际权力在拖雷手中。军权才是硬通货,汗位只是个名号。1229年,忽里台大会召开,宗王们推举窝阔台登基。拖雷把权力交了出去,但草原上的裂痕已经撕开。
窝阔台在位13年,继续西征,攻灭金朝,版图扩张到东欧。1241年冬天,窝阔台暴死。又是皇位空悬,又是忽里台争吵。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氏摄政五年,直到1246年才让窝阔台的长子贵由登基。
贵由只当了两年大汗就死了。1248年,拖雷的长子蒙哥在忽里台大会上击败了窝阔台家族的候选人,夺得汗位。拖雷系崛起,窝阔台系失势。黄金家族内部的裂痕,从嫌隙变成仇恨。
1260年,蒙哥在征讨南宋时阵亡。拖雷的四子忽必烈和七子阿里不哥,同时在两地称汗。兄弟俩打了四年内战。1264年,忽必烈获胜,阿里不哥投降。
忽必烈深受汉文化影响。在中原打了几十年仗,见识过中原王朝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名正言顺,省去了无数纷争。1273年,忽必烈立嫡长子真金为太子,明确继承顺序。
蒙古贵族们看不惯。凭什么抛弃忽里台大会?凭什么搞汉人那一套?草原上的规矩传了上百年,怎么能说改就改?朝堂上议论纷纷,私下里牢骚满腹。忽必烈强硬推行,贵族们表面服从,心里不服。
1285年,太子真金病死。忽必烈白发人送黑发人,继承人的问题又悬了。真金留下三个儿子: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铁穆耳。按汉制,应该立长子甘麻剌。按蒙古传统,该立幼子铁穆耳。
忽必烈没有立刻做决定。1294年正月,79岁的忽必烈病逝。临终前指定孙子铁穆耳继位。这个选择既不是长子,也不算严格遵守汉制,更像是一种折中。
铁穆耳登基,是为元成宗。在位13年,算是太平。但继承制度的混乱埋下了。草原传统和中原制度搅在一起,谁也说服不了谁。
1307年正月,元成宗病死。皇位再次空悬。成宗没有儿子,继承权落到侄子辈。真金的长子甘麻剌已死,留下两个儿子: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海山在西北掌握军权,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做怀宁王。
兄弟阋墙的开始
1307年正月,元成宗铁穆耳病死。皇位突然空了出来。成宗没有儿子,继承权落到侄子辈手里。真金的长子甘麻剌早死,甘麻剌的儿子海山掌握西北军权。海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大都做怀宁王。
海山动作快。率军直扑大都,兵临城下。1307年五月登基,是为元武宗。在位四年,大兴土木,挥霍无度。1311年正月,31岁的武宗突然病死。
武宗临终前和弟弟约定好了。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先传给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爱育黎拔力八达死后传回给武宗的儿子。这就是"金匮之盟"。
1311年三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元仁宗。登基之初还记得承诺。但坐上龙椅五年后,想法变了。1316年,仁宗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武宗的长子和世㻋被赶到云南。金匮之盟成了一张废纸。
和世㻋不服。关陕一带爆发叛乱。仁宗派兵镇压,和世㻋逃到西域察合台汗国。从此兄弟两家结下死仇。
1320年正月,36岁的仁宗病死。硕德八剌登基,是为元英宗。这位17岁的少年皇帝雄心勃勃。想要改革朝政,清除贪官。
朝中权臣铁木迭儿把持朝政多年。英宗一上台就要动铁木迭儿。1322年八月,铁木迭儿病死。英宗立刻任命拜住为丞相,开始推行新政。清理铁木迭儿的党羽,整顿吏治。
铁木迭儿的儿子锁南坐不住了。拜住是英宗的心腹,继续查下去,铁木迭儿家族要完蛋。必须动手了。
1323年八月五日,英宗从上都南返大都,途经南坡店驻营。当夜,铁失、锁南、也先帖木儿等十六人发动政变。阿速卫军冲进御帐。刀光剑影中,英宗和拜住被乱刀砍死。
20岁的皇帝倒在血泊里。南坡之变震动朝野。政变者迎立晋王也孙铁木耳,是为泰定帝。英宗的改革戛然而止。
两都之战与毒杀疑云
1328年七月,泰定帝也孙铁木耳病死。皇位又空了。泰定帝的儿子阿剌吉八年仅九岁。
上都的大臣拥立阿剌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大都这边不干了。枢密院事燕帖木儿掌握禁军,立刻拥立武宗的次子图帖睦尔。这就是元文宗。
两个皇帝,两座都城。上都和大都打了起来。燕帖木儿率军北上,攻打上都。上都军不敌,天顺帝在位仅一个月就完了。
文宗赢了。但心里有鬼。武宗还有个长子和世㻋在西域。按照金匮之盟,应该传给武宗这一支。文宗名不正言不顺。
燕帖木儿出主意:先让和世㻋当皇帝,稳住人心。1329年二月,和世㻋在漠北和宁即位,是为元明宗。文宗主动让位,当了太子。
四月,文宗派燕帖木儿带着玉玺去见明宗,正式交权。明宗立文宗为太子。两兄弟表面上和好了。
八月二十六日,文宗入见明宗。兄弟俩在行殿设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宴会散后,明宗回到营帐。
当晚,明宗暴毙。在位仅185天。
八月二十八日,文宗在上都大安阁再次即位。天历之变尘埃落定。
文宗心里明白。毒杀亲兄弟,这事儿说不过去。1332年,文宗病重。临终前把皇位传给明宗的次子懿璘质班。这个七岁的孩子,史称元宁宗。
宁宗在位53天病死。七岁的小皇帝活不过两个月。文宗的皇后卜答失里把持朝政,最终迎立明宗的长子妥欢贴睦尔为帝。这就是元顺帝。
1333年六月,13岁的妥欢贴睦尔登基。燕帖木儿还活着,把持朝政。顺帝只是个傀儡。直到1335年燕帖木儿死了,顺帝才真正掌权。
末路狂奔
1350年,元朝爆发通货膨胀。朝廷下令治理黄河,征调民夫。徭役加重,百姓活不下去了。
1351年五月,红巾军在颍州起义。星火燎原,遍地烽烟。江南、山东、河南、陕西,到处都是造反的。
顺帝躲在大都,沉迷佛事。修园林,建寺庙,宠幸后妃。外面打成一锅粥,宫里歌舞升平。
1360年,刘福通率红巾军攻入汴梁。1363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南方局势越来越糟。
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25万大军北伐。目标直指大都。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
七月,明军逼近大都。元朝守军不战而溃。顺帝终于慌了。
闰七月二十八日深夜,顺帝从健德门逃出大都。带着太子、后妃、大臣,连夜北奔。
八月初二,明军从齐化门攻入大都。城里空了,皇帝跑了。
元朝结束了在中原的统治。从1271年建国到1368年逃亡,97年11帝。
11位皇帝里,元武宗31岁病死,元仁宗36岁病死,元英宗20岁被刺杀,元泰定帝36岁病死,元天顺帝在位一个月失踪,元明宗在位185天暴毙,元宁宗7岁在位53天病死。活过40岁的只有三个。
继承制度从来没理顺过。忽里台大会、金匮之盟、立嫡立长、兄终弟及,什么规矩都用过,什么规矩都不管用。每次皇帝一死,朝廷就乱套。不是兵戎相见,就是毒酒暗杀。
皇位成了烫手山芋。谁坐上去,谁短命。
南坡之变后,宫廷政变成了家常便饭。大臣可以弑君,兄弟可以相残,朝廷可以分裂成两个。皇帝的命,还不如普通百姓值钱。
战争连绵不断。从建国到灭亡,元朝没有战争的年份只有22年。连续三年不打仗都做不到。整个元朝历史中,有记录的战争近230场。
朝廷忙着内斗,百姓只能自己找活路。徭役重,赋税重,天灾不断。1351年红巾军起义,不是偶然。逼上梁山的百姓,遍地都是。
1368年八月,顺帝逃回蒙古草原。元朝变成北元,继续存在了几十年。但中原江山,已经是朱家的了。
一个横扫欧亚的帝国,在中原只维持了不到百年。不是输在战场上,是输在自己手里。皇位继承的混乱,权臣的把持,百姓的困苦,最终汇成一股洪流,把这个庞大的帝国冲垮。
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到元顺帝逃离大都,162年时间里,草原帝国走完了兴衰的全过程。忽必烈定国号那天,或许想过元朝能传承千年。但现实是,连一百年都没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