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源自我国古代封建迷信的背景,听起来既神秘又充满传奇色彩。大家对刘伯温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为朱元璋的得力谋士,他在征战四方时因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声名显赫。特别是他通晓天机,留下了不少引人入胜的故事,其中斩西北龙脉便是最为人熟知的之一。
话说某一天清晨,明太祖朱元璋刚刚起床,洗漱过后准备前往奉天殿(即金銮殿)上朝。当他走到金柱旁时,忽然听到三声巨响,震天动地,三支金翎箭凌空射来。前两支箭准确无误地射在了朱元璋刚刚走过的位置,第三支箭则射中了金柱上,若稍晚一步,朱元璋可能就丧命其中。 面对如此突然的袭击,朱元璋大为震惊。深宫内防护严密,竟然还有人敢对当今皇帝下手,这实在是大不敬。虽说朱元璋经历过无数战斗,但此时他感到事态严重,不能再掉以轻心,于是急忙召见刘伯温入宫,要求他解答其中的原因。 刘伯温进入宫中后,直奔奉天殿,见到朱元璋后,朱元璋将左右侍卫遣散,刘伯温开始布坛施法。当他做法时,忽然高声喊道:不好!然后跪倒在朱元璋面前,急切地说:西北必有帝王之气! 要理解这一切的缘由,还得从西北黄土高原的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说起。兴隆山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约6.8公里的位置。这里有两座山峰,分别为兴龙山和栖云山,两座山峰间形成了一条峡谷,被称为兴隆峡。东距一公里的云盘山,传说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 榆中县自金元时期以来,便是一个显赫的女真氏族蒲察氏的发源地,家族中有多人曾获得公爵封号。但到了明朝初年,蒲察家族逐渐衰落,连做个小官的人都没有了。直到有一位家族中的阴阳先生——蒲阴阳,他精通风水,立志为家族寻得一块风水宝地,改变家族的命运。 蒲阴阳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虽然曾发现过几块可助江山社稷的宝地,但这些地方的江山却都未能长久。无奈之下,蒲阴阳决定返回家乡,重新开始。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是凌晨,突然间,他看到西面的兴隆峡谷中,紫气氤氲,佛光普照,宛如一条龙脉从山谷腾空而起。蒲阴阳顿时激动万分,心想:这地方必定能出帝王,保家族千秋万世!蒲阴阳心生一计,他决定在兴隆山寻找一块适合做墓地的风水宝地。经过几天跋涉,他终于找到了龙脉所在的位置,并为自己选定了墓穴地点。为了确保无误,他还让略懂风水的儿子来到此地,再次确认,并在找到的地方插上了一枚绣花针。第二天,父子俩一同挖开土,结果绣花针竟精准地穿过了铜钱的孔。这让蒲阴阳更加确信,这里是龙脉所在。 临终时,蒲阴阳将自己的一生经历交给了儿子,并嘱咐他:儿啊,我的命运已尽,去保你们家族成就帝业。若你看到蛇打鼓、马摇铃、驴骑人时,就把我安葬在这里。到我死后一百天,太阳升起时,你朝东方射三箭,必定能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业。 蒲阴阳去世后,他的儿子依照嘱咐,将父亲的灵柩安葬在了山中。然而,葬礼的过程并不顺利。蒲阴阳的儿子生活贫困,只能在山里搭个小棚子守护墓地。日子一天天过去,临近百日时,蒲阴阳的儿媳妇见丈夫如此辛苦,心生怜悯,劝丈夫:只差一天,何不提前结束守墓,早点回家?蒲阴阳的儿子听妻子的话,决定射箭。 于是,他在清晨日出时,朝着东方射出了三支箭。这三支金翎箭正是后来射向紫禁城,差点要了朱元璋性命的那三支箭。而此时,远在南京的刘伯温早已通过天文和命理推算得知了事情的缘由,带领士兵一路赶到兴隆山。 刘伯温在兴隆山一带沿途指挥士兵挖断所有的龙脉,可每次白天挖好,晚上都会自动填平。面对这种情况,刘伯温决定让士兵夜以继日地挖掘。终于,在第四天清晨,他们挖到了最强的龙脉,成功将其斩断。 听闻蒲阴阳的故事后,刘伯温感叹道:就差一天,若他等到一百天,这江山就真是他儿子的了。儿媳妇给他穿上裤头遮羞,却不知这件裤头正是让他失去了御马飞驰的命,断了他儿子的未来。蒲阴阳算得了龙脉,却没算到儿子儿媳是否具备天子之命。 故事到此结束,这是我第一次讲述历史传说,若有不足之处,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