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精明的李斯为何晚年名节不保?并非是赵高拖累,而是因为他的宿命
迪丽瓦拉
2025-11-08 05:31:01
0

引言 李斯的命运有些像东汉时期的荀彧,也像清朝末期的李鸿章。他的前半生充满励志色彩,中期展现出才华与光辉,但晚年却迎来了剧变。李斯一生致力于帮助秦国实现统一和经济发展,然而,他为何在晚年却遭遇如此悲惨的结局?难道仅仅是赵高的陷害,导致他落得如此下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李斯的经历其实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他的悲剧结局,或许可以归结为他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命运剧本。 李斯的老鼠哲学和《谏逐客书》 关于李斯,最为人熟知的有两件事:一是老鼠哲学,二是《谏逐客书》。这两件事展示了李斯在早期的才智与独特的见解。

首先是老鼠哲学。李斯有一次在厕所里看到,脏乱的环境中,老鼠一见到人就慌张逃窜;而在粮仓里,老鼠则显得更加悠闲自在,因为那里环境安静、干燥,而且食物充足。两个环境对比鲜明,老鼠的表现也天差地别。李斯从这一现象出发,提出了老鼠哲学:环境对人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影响。如果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人会感到焦虑和恐慌;而生活在更优越的环境中,心态则会更加平和与安定。这一哲学思想,反映了李斯对自己出身的深刻理解。他出生贫寒,并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为了改变命运,李斯毅然选择走出家乡,前往更好的环境寻找机会,最终他在秦国找到了自己的未来。 恰逢此时,吕不韦正在为秦国招募幕僚,李斯意识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果他能够获得吕不韦的赏识,未来的前途将一片光明。因此,李斯毅然选择跟随吕不韦来到秦国,并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最终被吕不韦推荐给了秦王嬴政,成为嬴政身边的郎官——即近乎贴身的秘书。从此,李斯与嬴政的紧密关系,预示着他未来的光辉岁月。 《谏逐客书》是李斯另一重要事迹。此文写于李斯担任秦国高官期间,当时嬴政意图将一些政治异见者逐出秦国,李斯因此写信向嬴政提出建议。在信中,李斯语气谦和,态度诚恳,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秦国必须以统一为目标,不能轻视国内的其他事务。通过这封信,李斯成功打动了嬴政,嬴政不仅提高了李斯的职位,还对李斯的忠诚和政治眼光产生了高度认可。这一事件进一步加深了李斯在秦国政坛中的地位,也为嬴政统一六国后的各项改革做出了贡献。

李斯的辉煌中期 公元221年,秦始皇终于完成了六国统一,李斯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嬴政的支持下,李斯参与了多个重要的改革工作,包括统一道路、推动郡县制的实施、规范货币和文字的使用等。这一系列举措,都以统一为核心,显示了李斯在国家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在这段时间,李斯不仅在秦国政坛上名声显赫,而且逐渐成为推动秦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 李斯的晚年转折 然而,李斯一生的精明才智并未能为他带来一个光荣的结局。晚年,在秦始皇临终时,李斯与赵高走到了一起,最终导致了李斯的名节破产,甚至被株连三族,自己也最终惨遭腰斩。为何李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背后是否有更深层的原因?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斯晚年可能出于名利的追求。作为一位有抱负的人,李斯在年轻时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即便在秦始皇去世后,他也未必能满足于现状,可能希望借助赵高的势力谋取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然而,这种解释显得过于局限,是否可能有更深的动机呢? 另一种解释是,李斯可能是在为自己的后代着想。李斯一生辉煌,但如果他选择站在扶苏那一派,他的家族将面临不确定的未来。因此,为了确保自己家族的稳定与未来,李斯或许做出了选择赵高一派的决定。然而,这种解释似乎并不完全成立,因为李斯被赵高处死,赵高并没有因为李斯的背叛而放过他的家族,反而将李斯的三族一同处决。

还有一种可能是,李斯可能是在政治派别的争斗中做出了选择。李斯代表的是法家思想,而扶苏则更倾向儒家。在秦始皇生前,李斯和扶苏因思想不同已有较深的分歧。焚书坑儒事件中,李斯坚决支持秦始皇实施焚书政策,而扶苏则站在儒家立场反对,这一冲突使得李斯与扶苏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李斯可能认为,如果扶苏上位,自己及其家族的前途堪忧,于是他选择支持胡亥。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李斯可能本想辅佐胡亥。胡亥虽被历史视为傀儡,但李斯可能觉得可以凭借自己深厚的政治经验辅佐这个年轻的皇帝,继续自己的一番事业。李斯或许认为自己能够影响胡亥的政治决策,帮助他成为一位更有作为的君主,但未曾料到,赵高先一步对他下了手,最终使得李斯的政治生涯走向了终结。 结语 李斯的悲剧,或许正源于他身处的时代。秦国的儒法之争激烈且复杂,李斯与扶苏之间的矛盾成了他无法避免的宿命。而秦始皇临终时未能有效处理赵高,使得这个奸臣有了反复操作历史进程的机会,也让李斯在晚年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困境。赵高巧妙地操纵了李斯的命运,最终将李斯推向了悲剧的结局。李斯纵使在一生中展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华,终究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得到了一个人们早已预见的悲惨结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上古时代的人们,掌握了阴阳之道和术数的奥秘,生活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绝不轻易劳累,因此他们能保...
原创 晚... 晚清时期的社会风貌通过一组古老的照片展现了各个阶层的风采:王爷、福晋、青楼女子、剃头匠和努力学习的年...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关于暂停对外... 11月7日傍晚,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发布公告: 为更好地履行保护、研究、展示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使命,...
原创 同... 今天,大鹏要讲的这个人物是朱鲔。可能大家对鲔这个字不太熟悉,大鹏查了一下字典才知道,它念作wei,是...
原创 提... 包青天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在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官员因为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枉法裁判、以权谋...
游戏论|层叠的镇史:《隐迹渐现... 在绘画史中,pentimento 指画家在原始画稿之上不断进行修饰和改笔,久而久之,覆盖层与底层的图...
原创 真...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他在临终时把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了诸葛亮。那时,蜀汉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困境中,...
笑谈大明(增一)朱元璋本想迁都... 众所周知,明朝有两个首都,分别是南北二京。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起家的龙兴之地,也是洪武和建文两朝的首都...
原创 关... 建安二十四年秋,樊城城外的汉水还带着汛期的浊浪。 关羽立马河堤,看着远处被洪水围困的曹军大营,腰间青...
原创 刘... 萧何,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最终官至相国。他的一生对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司马迁在《史...
原创 为... 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历史上是同根同源的兄弟民族。 公元九世纪,北欧的维京人来到了基辅,也就是今天乌克兰的...
从塔前到路上:一堂驶向青少年的... 1965年11月6日,由苏鲁豫皖四省协同、两大军区支援建设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在徐州凤凰山麓庄严落...
原创 灭... 邓艾,字士载,生活在曹魏末期,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将领。曾参与灭蜀战争,他通过阴平的捷径带领精锐骑兵迅速...
原创 长... 长孙氏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的代表之一。在北魏到隋唐时期,这个家族在政治舞台上一直占据着重...
原创 上... 在我国的历史上,刚成立的国家曾经历过长时间的内战。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对抗不断,发生了许多规模不一的...
原创 李... 作者:李大奎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所写《爱莲说》中的一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以及《百家姓》"赵钱...
原创 张...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同讨论古代历史和文学作品。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三国时期的历史。第二十五讲:张...
原创 这... 许多人认为历史应该是严肃的,但是我不这么觉得。在我看来,历史其实是非常有趣的,尤其是那些能传承下来并...
原创 五... 导语:五代时,郭威为何将皇位传给了异姓的柴荣?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亲缘关系,而是出于爱情的深厚与对柴荣的...
原创 这... 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时间,汉武帝的统治也可谓是极为稳固。但即使如此,也不乏一些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