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人物的名气和黄忠一样响亮,凭借强悍的武艺,他曾单挑过不少三国中的名将,像于禁、张郃等人也曾败在他的手下。最终,他成为三国时期的知名大将之一。但遗憾的是,这位将军身边几乎没有朋友,生活孤独至极,仿佛现代社会的五保户,每月靠着主公发放的工资生存。那么,这位将军究竟是谁呢?他不是吕布,而是马超。
虽然吕布性格反复无常,但他身边还有陈宫、貂蝉、高顺等人相伴,且陈宫誓死效忠他。即便吕布死得凄惨,他也不算三国最孤独的大将。那么,谁才是三国中最孤独、最落寞的大将呢?这个人正是西凉的大将——马超。 为什么说马超是三国最孤独的大将?原因很简单。马超出生于公元176年,去世于公元222年。马超在公元211年出道,刚成名不到十年就离世,年仅46岁。按理说,像马超这样的悍将,应该身体强健,充满活力,但他却在40多岁便英年早逝。那么,马超究竟经历了什么? 马超的出道始于公元211年。当时,曹操派遣钟繇和夏侯渊等将领准备经过西凉地区进攻张鲁,但马超认为曹操这是假借进攻张鲁之名,实则是想吞并西凉。于是,马超联合了张横、梁兴、杨秋等人,共同抵抗曹操,组建了大约10万人的联军来阻击曹操。 为了增强胜算,马超还试图拉拢刘雄鸣的势力,然而被拒绝。拒绝之后,马超亲自带兵攻打刘雄鸣,最终迫使刘雄鸣投降曹操。之后,马超认韩遂为义父,联合韩遂共同对抗曹操。 公元211年7月,曹操带领大军抵达潼关,潼关之战随即打响。马超和韩遂虽然拥有强大的西凉兵马,但却缺乏合适的军事谋略。最终,马超和韩遂联军因曹操的离间计而败北。 这场败北使得马超和韩遂原本的联盟彻底破裂,马超战败后狼狈撤退,先后退至安定,再逃至上邽。接着,曹操决定报复马超,抓捕并处决了马超的家人,包括他的父亲马腾、弟弟马铁和马休,甚至将其三族夷灭。曹操的这场报复与马超率兵反抗曹操直接相关。 根据史书《资治通鉴》记载,曹操下令斩杀马超家族的决定是在夏季的五月完成的。马超虽然为家族复仇有其解气之处,但却忽视了自己的家人已在曹操的掌控之中。从这点来看,马超虽然勇猛,却也显得缺乏策略和深思熟虑。 马超败北后并没有放弃,他继续率兵进攻陇上各郡县。张鲁也曾派杨昂支援他,马超进一步进攻凉州刺史韦康。韦康派阎温前往夏侯渊处求援,却在途中被马超活捉。马超要求阎温向韦康传话,告诉他曹军不会派兵支援,马超即将轻松攻入冀城。然而,阎温拒绝了马超,坚守义理,坚持道德操守。 史书《三国志·阎温传》中记载了阎温的拒绝:阎温表示,事君之道只有一死,他不愿因个人的生死而做出不义的言辞。最终,马超愤怒之下将阎温杀害。这段事件表明,阎温虽然在地方上权力较小,但在大义面前,他没有向马超低头。 在阎温死后,韦康投降了马超,并将冀城交给他。马超以冀城为根据地,接着开始控制陇上地区,担任征西将军和州牧,主持凉州的军事。然而,这一切并不顺利,韦康的旧部杨阜开始联合反对马超,组织了一支反抗队伍,最终经过多番暗中联系,马超再次陷入困境。马超在攻打卤城时,曾生擒姜叙的老母,打算以此威胁姜叙打开城门,结果姜叙老母在马超面前怒骂他为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直言天理不会容忍马超。马超怒不可遏,将姜叙的母亲杀害。此时,马超的境遇愈发孤立无援。最终,他无奈地投奔了张鲁。 然而,在张鲁那里,马超的日子同样艰难。张鲁曾想把女儿嫁给马超,但因听闻马超当年不顾家族父母的事情,便放弃了这个想法。随后,在刘备进攻刘璋时,马超被命令参与战斗,并与张飞激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然而,张鲁对马超始终没有完全信任,在未能按时给予马超足够的兵员和粮草后,马超的处境变得更加困窘。 走投无路的马超最后选择投奔刘备,而历史上,马超主动给刘备写信表示愿意归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亲自去马超军营劝说他加入刘备,但历史记载则显示,马超是主动向刘备求投靠的。刘备当时正在攻打刘璋,未能迅速攻下成都,但见马超愿意归顺,于是给了他攻打刘璋的任务。最终,刘璋在马超亲自带兵逼近成都时投降。 虽然马超在刘备攻占益州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刘备入主益州的关键功臣,但他在刘备的待遇却非常低。刘备封马超为平西将军,但并没有给他兵权,马超只能住在距离刘备主地较远的临沮,而他的人生也陷入了没有立足之地的困境。北方的曹操他不能依靠,东边的孙权他也无法抗衡。 马超在刘备麾下过得如同现代的五保户,生活完全依赖于每月的工资。在史料《三国志·彭羕传》中,彭羕提到马超时常怀有危机感,生活在惶恐中。最终,马超在47岁时因心情郁闷而去世。 总结来看,马超虽以武艺高强著称,但他做事冲动,未考虑后果。忽略了家族和自身的长远利益,这也导致了他最终的悲剧性结局。各位朋友,你们如何看待马超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