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原六国诸侯的反秦复国运动声势浩大。在这场运动中,楚国宗室成员熊心被拥立为新的楚王,同时又因为是各路反秦义军的盟主,所以号称“义帝”。不过,很多人没明白:在秦以前,被视为天下共主的是周朝。为什么秦末的时候,天下豪杰没有选择拥立周天子的后代为新的天子、盟主反抗秦朝,而是选择熊心?
1、合纵连横
在先秦时代,有个流派叫纵横家。纵横家指的是合纵和连横。合纵指的是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而连横指的是依附秦国。而对于合纵事业来说,周天子往往被视为天然的领导者——原因很简单,诸侯实力再强也只是诸侯,而天子再落魄,那也是天子。
而周赧王在位时期,周朝搞过最后一次合纵:当时一些诸侯撺掇周赧王,认为周赧王应该以天子的名义组织诸侯讨伐乱成贼子秦国。周赧王当时没有地盘,寄居在西周公国。不过,周赧王觉得,如果诸侯联军能从秦手里夺取土地,那土地如果充当周赧王的直辖领土,这周朝没准复兴有望。所以周赧王答应了下来,同时周赧王还跟洛阳富户借钱充当军费。
当然周赧王的想法很美,但是实际落实下来,响应的诸侯并不多。就这样,周赧王借来的钱花没了,但是目的没达到。于是洛阳富户组团来讨债。周赧王于是开始躲债。成语债台高筑就是这么来的。
周赧王组织兵马讨伐秦国,倒是给了秦国口实。于是秦昭襄王出兵进攻西周公国。周赧王的住处被秦兵实控。周赧王一股火病死了。周朝也因此无疾而终——这个空壳天子宝座,也无人继承。
2、原因分析
秦末各路豪杰反秦运动爆发的时候,距离周赧王过世已经几十年了。而对于当时的豪杰来说,初步的诉求就是恢复各自的诸侯国。而反秦是需要实力说话的。当时各诸侯国里面,楚的实力是最强的。而楚的君主是熊心。所以最强的楚国以武林盟主的身份领导其他各国抗秦,是非常合理的。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找周天子的后代,根本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周天子的后人即便被找到,也没有太大的号召力:因为前文说过,周朝后期的时候,周朝已经没有土地了。所以天下人更认同自己是各自诸侯国的人,而不是什么周朝人。所以周天子被重新拥立,很大程度上有些鸡肋——对于各路诸侯来说,一点积极意义都没有,还凭空给自己找个顶头上司。
第二,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成为一个摆设存在。各路诸侯认为,周天子是否存在,都不影响各路诸侯发展。所以既然周朝无疾而终,就没有恢复必要。之所以合纵时候选择周天子,是因为周天子名义上还是天子。而秦末反秦运动,对于各路豪杰来说,找个有实力的诸侯当盟主才符合当时的发展。而楚国无疑能胜任盟主的地位。
第三,商朝后期,周武王组织诸侯讨伐商纣王,最终被诸侯拥立为新的天子。而楚国实际上的当家人项羽叔侄俩其实也有这个野心。所以他们的剧本计划就是复制周朝剧本。让楚义帝成为反秦以后的天下共主,然后项家夺权。所以楚国更不希望存在第二个权力中心——周天子出现。
第四,天命问题。古人认为能当天子的都是天命所在。周朝灭亡意味着周朝已经没了天命。所以新的天命,应该根据秦灭亡后的情况来判断。所以没有恢复周朝的必要。
所以,综合以上内容,秦末的时候,周朝的后人没有出现,倒是楚义帝被拥立为反秦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