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史:谭绍光不愿撤离苏州,4万将士殒命
迪丽瓦拉
2024-11-24 13:49:34
0

原标题:太平天国史:谭绍光不愿撤离苏州,4万将士殒命

1863年,李秀成想撤离苏州,谭绍光:“忠王,我打算与城池共存亡”,结果被郜永宽等八大将处死,4万太平军将士被杀害,着实可惜。

太平天国名将众多,慕王谭绍光无疑是最有骨气,明知城池守不住,也不会轻易妥协,即便付出生命代价,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将领。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15岁的象州人谭绍光跟着族人参加起义。15岁,还达不到战斗年龄,故而编入“童子军”序列,负责侦查、后勤,就这么一路到了南京。

广西“老兄弟”加上“童子军”身份,谭绍光有一个显著特点:对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渴望,作战意志坚定,不轻易服输,还嫉恶如仇。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首义五王”时代成为过去,李秀成崛起。谭绍光隶属忠王李秀成,得以崭露头角,并成为忠王麾下首席名将,镇守苏州。

1858年,谭绍光追随李秀成攻打浦口,开始走向前线。1860年,谭绍光第一个杀入杭州外城,斩杀千余人,李秀成的“围魏救赵”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谭绍光也名声显赫。

摧毁“江南大营”后,李秀成西征武昌,谭绍光在江西生擒清军悍将李金旸,在格斗中俘虏敌军将领,让清军闻风丧胆。

李秀成第二次东征时,谭绍光就是前锋大将,攻克湖州,并三次主持“上海之战”,多次击败英法联军、洋枪队,让列强十分忌惮。

谭绍光负责上海战役,尤其是第三次交战时,已经打到距离上海城只有十里的地方,还俘虏美籍将领法尔思德,打伤了“常胜军”首领戈登。但是,湘军围攻南京,李秀成被迫撤兵,谭绍光也返回苏州,稳定后方。

苏州之战,谭绍光遇到了劲敌,就是李鸿章的淮军,以及“常胜军”,他们联合起来围剿太平军。此时,李秀成的20万大军在雨花台之战、进北攻南作战中损失惨重,江浙地区大多沦陷,局势不乐观。

谭绍光严防死守,在苏州城外修筑一百多座营垒,营垒外面则修筑围墙,并开凿弹孔,用于射杀清军。城墙内侧,挖掘壕沟,铺上木板,填上泥土,用来防御炮火,苏州如同一座堡垒。

淮军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程学启、刘铭传、潘鼎新等悍将,对谭绍光十分畏惧。他们要求李鸿章出面,让戈登的“常胜军”打头阵,以开花大炮摧毁太平军防御工事,掩护淮军进攻。

戈登的“常胜军”装备精良,饷银丰厚,作战非常卖力。戈登以数十门开花大炮狂轰半天,将太平军的营垒砸烂,旋即发起猛攻。此时,埋伏在壕沟内的太平军杀出来,以密集枪弹齐射,戈登受伤,“常胜军”铩羽而归。

谭绍光奋勇杀敌,无奈苏州粮草耗尽,太平军没有水师,无法将粮食、弹药等运到城内,局势不容乐观。“封地制”下,江浙诸侯王各自为政,陈坤书、黄子隆等人,也不服从命令,对李秀成阳奉阴违,坐视苏州败亡而不顾。

处境艰难,未必就能轻易破城,李鸿章决定“诱降”郜永宽等八大将,让戈登、程学启、郑国魁去阳登湖与他们会面。双方约定:郜永宽杀谭绍光,献出苏州城池;李鸿章保举为总兵、副将等官职;戈登、郑国魁做担保人。

郜永宽等八大将,是两湖籍将领,都是忠王李秀成一手栽培起来。但是,封地制之下,他们都有自己的直属武装力量,李秀成也未必能调动。此时,苏州城内的军队,郜永宽占据四分之三,苏州六座城门,他们控制四座。

八大将准备叛变,李秀成也知道,却无法阻止,便开门见山,直言:“你们都是两湖之人,如今天国遇到困难,你们投降也行,希望我们不要相互伤害”,安抚他们情绪,为撤离苏州争取时间。

李秀成待人不薄,郜永宽等八人大哭,说自己绝无二心。接着,李秀成去找来谭绍光,让他跟着自己离开,不要留在苏州,保存有生力量。但是,谭绍光不愿意放弃,决心坚守,与城池共存亡。

李秀成无奈,便以去无锡搬救兵为由,跟着谭绍光告别。李秀成离开后,谭绍光召开军事会议,八大将也前来,却发生了不愉快。谭绍光年轻气盛,肯定两广老兄弟的战功,对两湖籍将士颇有怨言,说他们意志不坚定。

康王汪安钧大怒,当即抽出匕首,刺向谭绍光,其他七人跟着上,割下谭绍光首级,送去给李鸿章当“投名状”。谭绍光亲兵一千余人,也全部被处死,苏州落入叛徒手中。

郜永宽等八人本以为能享受荣华,却上了淮军的当。庆功宴上,酒过三巡,程学启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杀死。接着,淮军背信弃义,苏州城内4万太平军,无一幸免,着实可悲。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若要从福利角度来选择穿越到哪个历史时期的王朝成为重臣,我们会发现,如果问哪个大一统...
原创 大... 在中国的诸多神话故事当中,“大禹治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大禹出生在三皇五帝时期,因为距离现代历史差...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 圆筒印章是印章,通常设计相当复杂,在美索不达米亚广泛使用。 作者:约书亚·J·马克博士 哲学教授 ...
乐游安阳丨跟着馆长看殷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大家请看墙面,这是商代雕刻在甲骨、铸造在青铜器上的‘车’字,商...
原创 原... 一个人从巅峰跌落谷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有的人可能一生都不曾体验过跌落谷底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仅仅三五年...
原创 此... 经常看古装剧的人应该能够发现,在很多古装剧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少见的民族,比如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匈奴...
原创 太... 刘邦见到秦始皇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做为泗水亭亭长的刘邦去咸阳出差,结果在办公完事的同时,结果却:...
原创 古...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持续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便于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
原创 山... 文|飞鱼说史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 公孙衍是...
原创 原... 俗话说的好“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颇有几分道理。用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而言,一个贤妻可...
原创 原... 序言: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在养心殿读了一篇太学生的文章,感慨道:“朕一生阅文无数,竟从...
原创 原... 引言:清朝灭亡后,那些犯人怎样了,这些你曾经有思考过吗?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就是某位...
原创 唐...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两个王朝,汉朝与唐朝对于中国的影响可谓是达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无论是现如今疆...
原创 原...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足智多谋,雄韬伟略是可与诸葛亮齐名的,明太祖朱元...
原创 太... 一提到清政府,大家可能想到的是昏庸无能懦弱,但其实,清政府是无能,但最终我们还是要看到这背后的实质,...
原创 夷... 导语: 从孙权的角度去看这场所谓的夷陵之战,自打他打算拿下荆州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孙权已经做好了跟刘...
原创 唐... 导读:众所周知,由于唐朝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稳定统一,统治者清明爱才再加之科举制度的改革使得诗歌也在这...
原创 原...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出色的军事家之一,作为东汉末年名士的司马徽曾有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在政治方...
原创 左... “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毫不吝啬地称赞左宗棠,足见其非凡的才干与成就。左宗棠,这个名字从西北的新疆...
原创 南... 这些年齐国北伐山戎,帮助周边国家,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而齐桓公依然心心念念的想攻打楚国。当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