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期间,清帝国全国的兵力的确有八十万,具体由二十万八旗军队和六十万绿营军队组成。进犯的英国军队一共2.9万,由1.2万英国本土兵,1.5万印度兵和两千其他殖民地民族组成。清朝军队虽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清军都参与到战斗中,八十万军队驻守各地,也不可能全部集中于一处。据现有文件可知,清军一共调动十二万人参战。
所谓调动,指接到开赴战场命令的部队,这并不等于实际参战部队。和解?由于清朝地域广阔,交通不便,且通讯滞后性强,因此很多部队在接到命令后,尚未开拔,或行军至一半,战斗便结束,实际并没有参与作战。但因为其接到了命令,所以将其算在作战部队之中。如此一来,实际上参与作战的清军人数和英军人数,大约为3:1,这个比例非常正常,所以,所谓的两万英军击败八十万清军之言,根本无从谈起。
清军之所以失败,原因在多方面。长久以来,人们认为清军失败主要是因为武器落后,但实际上,当时虽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但清军由于长期以来重视火器,所以双方参战部队所用的武器并不存在档次上的差距。根据英军参战士兵的回忆,在双方进行炮战,枪战之时,清军往往能够抵挡住攻势,但当英军接近清军征地,短兵相接之时,一向在人们印象中“长于骑射肉搏”的清军,居然一触即溃。不得不说,这是个奇怪的现象。若细读相关材料,这种现象不难理解。自清朝中期以来,由于清军部队中火枪和火炮的大量装备,清朝军队,包括八旗,日益对火炮产生依赖,因此于骑射和技击多有荒废,乾隆皇帝针对这种现象曾经提出“骑射为本”,鼓励八旗军队加强骑射方面的锻炼,重拾满洲人尚武精神,但收效甚微。幸而清军以往所面对的对手并不强大,仅凭借火炮火枪便能够搞定。然而,英军的火器虽然没有高出清军一个维度,但毕竟占有巨大优势,此时便需要白刃战解决问题。清军此时在此方面已经退化严重,自然是不敌英军。
战线漫长亦是失败的重要原因。英军由于实现了军队的近代化,其后勤补给等方面占有巨大优势,加上东印度公司的后援,使之可以在远离本土之地不受限制地作战。英军所有兵力集中一处,且凭借蒸汽战船,机动性极强,可以任意攻击清朝海岸线。而清军则由于海岸线漫长,因而兵力分散,且当时海防意识并不强,除广东沿海之外,其余沿海省份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如此,一来英军在局部地区具有人数优势,再者清朝沿海防御空虚,自然无法抵挡住英军的攻势。当然,清朝水师的落后导致制海权完全掌握在英军手中,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从深层次讲,清军的动员体制落后,军队依然是中世纪性质,训练,单兵素质,军容军纪以及战斗意志方面,与英军根本不在一个层面。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