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尽,明朝就此划上句号,历史由此逐渐转向清朝时期。在很多人眼中,1644年就是明朝的结束,清朝的开始,皇帝年号也从崇祯过渡到顺治,实施真是这样吗?非也,1644年顶多算是明朝大一统江山的结束,明朝彻底消失在历史上的时间准确来说应该是1683年(明永历三十七年,清康熙二十二年),而在这39年中,明朝残余势力从未放弃过抵抗,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抗清将领,比如名将李定国,大败汉奸孔有德,阵斩满清皇子,逼得顺治皇帝差点割地投降,再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凭借优势水军暴揍清军,占领南京,吓得清朝顺治皇帝差点卷铺盖回东北,那么这位抗清将领是谁呢?
这位名将的名字,我一说,大家肯定非常熟悉,小学课本都讲过,谁呢?民族英雄郑成功,熟悉吧,在我们的印象中,郑成功是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其实这是他以后的历史功绩,事实上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明朝将军,准确来说是明朝军阀。郑成功的父亲是明朝末年著名大海盗郑芝龙,靠着这一职业优势,郑芝龙发展海外贸易很快就成为福建最大的海商兼军事集团首领,占据东南沿海成为东南一霸。郑芝龙本来就是一个海盗,国家民族归属感比较低,明朝灭亡之后,并没有丧国丧家之痛,反而依靠自己的势力挟持南明隆武帝朱聿键,为所欲为,最后被清朝诱降,投降了清军。郑芝龙去清军大营之前,他的儿子郑成功严厉阻止,无奈郑芝龙不听,结果被清军扣下,郑氏家族的势力由此由郑成功继承。
郑芝龙投降清朝做了汉奸,郑成功却誓死不投降了,他曾亲眼目睹了清军在明朝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自己的母亲也在战争中被清军轮番侮辱,上吊自杀。郑成功对清军是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清军入关后,明朝残余势力在南方相继组织政府,组织军队,抗击南下清军。在这种形势之下,郑成功成为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战神李定国在西南抗清,郑成功便成了沿海地区抗清的主要力量。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郑成功统率水陆军十七万与浙东张煌言(西湖三杰之一,其余两位分别为岳飞、于谦)会师,大举北伐,大小舰船3000余艘,兵马10余万。攻占定海(今浙江舟山),全歼了清军定海水师,焚毁船只100余艘,基本消灭了清军的海上力量,也解除了进军长江的后顾之忧,顺利进入长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包围南京。
北京的顺治皇帝接连收到瓜洲、镇江失守和江宁危急的报告。惊慌失措。一旦江宁再失,东南将不保。接下来,很可能整个长城以南的广大汉族地区都会反清。想到这里,顺治彻底乱了方寸,提出想回关外的东北老家避避风头(这一幕与1840年鸦片战争英军攻打浙江继续北上攻打天津,道光帝仓皇求和何其相似;同样与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亡热河何其相似。清朝皇帝骨子里就有恃强凌弱,欺软怕硬的基因),幸亏他的母亲孝庄太后阻拦说他抛弃基业,愧对列祖列宗,顺治皇帝才打消了回东北老家的念头。
顺治皇帝害怕了,郑成功也犯错了。郑成功包围南京,却并没有乘胜攻击,反而志得意满,搞什么阅兵典礼,自以为武力强大而想着凭借武力而迫使南京的满清当局投降,想着不占而屈人之兵的美梦。之后又放弃陆路进攻而选择水路围困南京,结果逆水而上,又不顺风,走了10天才到达南京仪凤门下;最要命的是郑成功居然相信了南京城里清军的诈降,给清军增援部队以可乘之机。最终郑成功在清军的突袭和攻击下,损失惨重,仓皇南下。郑成功发动的长江战役,也是明朝恢复河山的最后的可能就此破灭。
郑成功长江战役失败了,痛定思痛,思索着在那里建立根据地比较好,经过线人指引,最终郑成功将眼光定在了宝岛台湾,这也就有了后来郑成功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壮举。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在台湾建立了根据地,带走了南明抗清的大部分力量。与此同时,李定国的大西军也在不断的内耗中损失殆尽。1662年,郑成功病史,1663年李定国病王,南明最后有希望收复失地的两名悍将撒手西去,明朝光复彻底无望。1683年,康熙帝收复台湾,明朝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