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长女:15岁编书翻译,助父维新,失败后,一代才女泯然众人
迪丽瓦拉
2024-11-25 08:41:20
0

原标题:康有为长女:15岁编书翻译,助父维新,失败后,一代才女泯然众人

文/潘彩霞

康同薇

1878年,康同薇出生于广东南海。那时,父亲康有为刚刚接触西方文化,读书和游历令他眼界大开,维新思想开始萌芽。他提倡“男女平等,天赋人权”,开明的思想使得康同薇免于缠足之苦、穿耳之痛。

“妇女事业汝经营”,父亲的教导,令康同薇对独立自强、妇女解放充满兴趣。她从小熟读国学典籍,自学日文、英文,15岁时就作为助手,为不懂日语的康有为翻译日文书籍,并依据二十四史,编著了《各国风俗制度考》,成为父亲从事维新变法的参考。

不仅“天资颇颖,勤学强记”,康有为发起“不缠足会”运动时,康同薇还常常登台演讲,现身说法,是维新人士中的女先锋。

康有为

1897年,康有为远赴澳门创办《知新报》,作为维新派在华南的宣传阵地。在信中,他对康同薇表达了期待:“汝现在仍以多读中书,学习中国文章,俾可充报馆主笔之才为最要。”

不负他所望,到澳门后,19岁的康同薇先后发表了《论中国之衰由于士气不振》和《女学利弊说》,以一介女子,大谈国之兴衰。作为唯一的女性撰稿人,她提倡“振士气”“兴女学”,鞭挞男尊女卑,阐述“男女形质不同,而为人之道则一”,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铿锵之声振聋发聩。

“吾也漆室抱忧,投梭而起,杞人之念,益用拳拳,天下士其同此衷否耶?”借《知新报》,康同薇发出自己的呐喊。

除了做主笔,康同薇还翻译大量日文报纸,成为维新变法中传播日本新政举措的重要资料,“南海先生之女公子”声名鹊起。

海外舆论和国内造势遥相呼应,时机成熟时,康同薇随父回国。

1898年6月,“戊戌变法”开始,康有为奋笔疾书,康同薇协助翻译。《日本变政考》完成后,光绪皇帝大感兴趣。

社会变革轰轰烈烈,在梁启超等人筹办下,上海成立了女学堂,康同薇成为董事之一。她的风采被描述进会议记录:

“惟康小姐文采敏捷,援笔立论”

“与集共百二十二人,座中博学妙才,首推南海康小姐”。

为了宣传女学堂,维新妇女开妇女办报之先河,创办了《女学报》,把女学堂内的情形,以图片和白话形式“淋淋漓漓的写在那里”。

康同薇是当仁不让的主笔,她公开提出女子有教育权、参政权以及婚姻自由;“欲使女子有助于变法,非先遍开女学,以警醒之,启发之不可”,这些都不断冲击着当时的保守思想。

在《女学报》上,康同薇大声疾呼“起二万万沉埋之囚狱,革千余年无理之陋风”,向世俗传统发起挑战,“每印数千张,一瞬而完”。

遗憾的是,随着“百日维新”失败,三个月后,《女学报》被迫停刊。康有为逃往日本后,康同薇带着母亲出走澳门,与康有为的得意门生麦仲华结为伉俪。

麦仲华曾留学英日,学贯中西,对这个女婿,康有为非常满意。

康同薇与麦仲华

流亡海外后,康有为募集资金,意图武装勤王,营救光绪皇帝。康同薇成为他在香港的全权代表,不仅负责家中大小事务,还不断撰文,为勤王作舆论支持。在书信中,康有为经常叮嘱康同薇,让她好好照顾麦家。

担负着娘家与夫家的双重重担,康同薇在家庭与事业间奔波挣扎。

1900年,庚子勤王以失败告终,她生儿育女,把重心移入家庭。在给妹妹康同璧的信中,她满含无奈:“并儿女为累,不能日日上学,而致归于家。又财力不给,学而无恒,安能成哉!”

言辞间,对妹妹能陪父亲游历欧美、留学西方极尽羡慕。

康同薇与家人

1974年,康同薇去世。一生养育11个子女,她过早地退出了政治舞台。尽管维新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然而,那个诗书满腹,也曾壮志凌云的晚清才女,声声呐喊穿越百年时空,依然鼓舞人心,余音绕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铁... 直到18世纪末,德意志仍然分裂为三百多个不同的政治实体。1801年至1806年间,拿破仑战胜了奥地利...
原创 诸... 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智慧化身,为何没能帮助刘备完成统一三国的心愿?...
原创 三... 近来翻阅清代野史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的是顺治初年时一个大字不识的旗人被外放当了盐运使,这个...
原创 川... 川岛芳子大概可以算民国期间最著名的间谍和汉奸了。川岛芳子集中了女性、美女、皇族后裔、汉奸、间谍等等大...
原创 妲... 在《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本是苏护之女,但后来却被九尾狐夺了生命。并附于其之身上,也就是后来陪伴纣王身...
原创 世... 前几天小编在网上曾经看到了这样一个评论:世界上有两个国家是很难被入侵的,一个是蒙古,一个是蒙古,某种...
原创 毛... 老覃这些日子在看红色经典系列之《换了人间》。 昨晚看到了一个小情节,心有所动。 情节的背景讲的是毛主...
原创 京... 首都到底驻扎了多少军队,雍正皇帝为什么能顺利接班? 公元1722年,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皇帝康熙去世了。...
原创 《... 诸葛亮,三国时候的大名人,蜀汉的二号人物。在民间那也是经常挂在老头老太嘴边的,什么八卦阵,什么七擒那...
原创 渡...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以我军全面胜利告终,历史天平完全倒向人民军队,国民党的失败已是时间问题。不过,国民党...
原创 李... 作为一个领导者,尤其是古代的皇室成员,在面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处理时,是具有相当大的智慧的,比如李渊与李...
原创 雷... 1958 年 11 月,18 岁的雷锋从湖南团山湖农场前往鞍钢的途中,在汉停留,参观了通车刚一周年的...
原创 曾... 《明太宗实录》卷三四、卷一四0记载了一件发生在永乐二年秋激烈人心的大事:永乐二年九月,封地在河南开封...
原创 电... 《三国演义》是一部经典大作,被改编成电视剧。也有在周边国家放映,特别是1994年版《三国演义》,日本...
原创 大... 大禹治水的真相令人难以接受,怪不得鲁迅说:大禹就是一条虫子! 关于大禹治理水患的故事,我们在小的时候...
原创 黑... 14世纪40年代是每一个欧洲人的噩梦,1347年9月,一种名为“黑死病”的可怕瘟疫悄悄来到了意大利著...
宛城之战对三国的影响 三国时期的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东汉末年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关键战役。这场战斗发生在19...
原创 宋... 《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一场农民起义为原型,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其中的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借鉴了北...
亚美尼亚如何成为第一个基督教国... 这个不寻常但有吸引力的基督教十字架位于中世纪的Surb Karapet教堂,该教堂位于今天的亚美尼亚...
原创 为... 军功爵制,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军功(实际也有事功)而赐给爵位、田宅、食邑、封国的爵禄制度,即“以爵赏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