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清代官方资料如《大清实录》《东华录》《爱新觉罗宗谱》以及《清史稿》所记载,雍正帝御名为“胤禛”。
但奇怪的是,只要认真检阅一下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史料,就会发现,雍正帝本来的名字并不叫“胤禛”。
比如说,成书于乾隆十七年的《永宪录》,里面收集的康熙驾崩后所颁遗诏上书:“雍亲王,皇四子胤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统,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又比如说,成书于清末,署名为天嘏所著的《满清外史》,其第三篇关于整个雍正朝所述,凡提到雍正帝,全部以“胤祯”呼之。
而“胤祯”却是雍正帝同母弟皇十四子本来的名字。
虽然雍正在登帝后把所有兄弟名字中的“胤”字一律改为“允”字,其中十四阿哥的名字改为了“允禵”,但从现在保存在清代档案里的一份康熙帝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十月十二日年封十四阿哥为抚远大将军的原敕命稿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所写为“皇帝敕谕王胤祯……特命尔为抚远大将军”。
皇帝发布的敕文是不容一字有错的,而这又是原敕命稿,则十四阿哥曾经的名字就叫“胤祯”确凿无疑!
既然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是胤祯,那《永宪录》和《满清外史》记雍正的名字是胤祯那就是错误的了。
但这种错误还是出现在很多史料中。
雍正年间的朝鲜谢恩兼冬至行书状官李日跻在他的《闻见事件》中说“(十四王)与皇帝为同母兄弟,而名允祯”,而和他同来中国的朝鲜吏曹判书李玾却在他的《闻见杂记》里说“雍正即康熙之第四子,其名允祯……其次即十四王允禛,以大将军出征西鞑”。
不管怎么样,弄清楚了十四阿哥本来的名字是胤祯,那雍正本来的名字既不可能是胤祯,也不应该叫胤禛。
为啥?
因为从字形上来说,“祯”的繁体字“禎”和“禛”高度接近,容易混淆,而且两字读音完全相同,不可能用来作一母同胞两兄弟的名字。
更重要的是,满文是表音文字,用满文书写胤禛和胤祯这两个名字,就会一模一样!
所以,雍正帝本来的名字不会是胤禛。
那么,雍正帝本来的名字叫什么呢?
史料记载,雍正在继位后的第十四天就“命内外文武大臣官员,从前领奉大行皇帝朱批谕旨,悉封固缴进。无得匿留、焚弃”,即已经销毁了书写有他本来名字的政府文件资料了,后世已经查无可查。
后世没有可以查找雍正原名的资料,但在雍正年间,当然是会有人知道雍正继位前的名字的,遇到这种情况,雍正帝的做法是:死不认账。
雍正三年,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雍正做皇子时的好朋友高僧弘素在这一年死了。弘素的几个弟子在整理师父衣物时,发现了一本《金刚经》,是雍正早年送的,里面有雍正亲笔写的序,还有签名。这些和尚乐坏了,认为是这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为了邀名盈利,准备刊刻发行。雍正知道了,命人没收了那部《金刚经》,矢口否认有送金刚经的往事,表示自己的名字是“胤禛”,上面的名字不是自己,那些序文和笔墨跟自己毫无关系。
也就是说,既然雍正拒不承认自己以前的名字,那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不过,即使雍正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一再声明自己只有“胤禛”一个名字,但他的家人却未必有这份镇定。
比如说,乾隆年间,市面上曾经出现过一本名为《圣讳实录》的书。这是一本工具书,是专门提供给参加科考的考生用的。由于清朝统治者对于本朝皇帝名字的避讳问题极为重视,处罚手段极严极酷。《圣讳实录》即应运而生,专门负责向考生介绍如何敬谨回避当代帝王名讳要注意的问题。其中关于雍正帝的介绍是:世宗宪皇帝,国号雍正,在位十三年,圣讳上“胤”下“祯”。
值得注意的是,《圣讳实录》并不按雍正帝亲自给出的名字“胤禛”进行讲解,而是详详细细地对皇十四子名字“胤祯”的种种避讳方式进行示范。
就因为这个,乾隆命人销毁此书,并掀起了一场滔天“文字狱”。
雍正登位前的名字已经悬疑成谜,但为何他后来的名字“胤禛”总是会与皇十四子原来的名字“胤祯”混淆不清,原因也许是和雍正登位之谜紧密相关的吧?
那么,康熙的本意是否真的想传帝位给皇十四子胤祯?雍正的继位真的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一切,后人只能从残缺不全的史料资料中去猜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