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故事中有一件事令人很不解,那就是纣王对女娲娘娘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女娲娘娘是大神,是在人间界有崇高威望的大神。即使不提女娲造人,那女娲补天也是大功绩,纣王怎么会对女娲娘娘没有丝毫敬畏之心,还想“取回长乐侍君王”!这可真是老寿星上吊,坟头上蹦迪,找死呀。换作任何一个人都不敢有这样的妄想,纣王怎么就敢呢?
按照首相商容的说法,女娲娘娘是上古大神,曾经炼制五色石补天,有大功于天下,是福国庇民的正神。所以商容才建议纣王趁着女娲娘娘诞辰前往女娲宫上香,祈求天下太平,成汤天下福泽绵长。在商容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纣王问了这样一句话:“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明显得知道纣王对于女娲一无所知。要知道纣王已经做了六七年天子了,而女娲宫就在朝歌城南,如果女娲娘娘真的名满天下,纣王不可能一无所知。
可怪就怪在这里,纣王对于女娲确实一无所知。这一年纣王还是第一次听到臣子提议去女娲宫降香,那么为什么纣王继位了这么多年商容从前不提呢?还是说殷商本来就不祭祀女娲娘娘,是商容第一次向纣王建议祭祀女娲娘娘?从书中前后关系来看,殷商应该是不祭祀女娲娘娘的,至少殷商天子是不祭祀女娲娘娘的。所以纣王才会不知道女娲娘娘这位大神有什么功绩,所以纣王才会对女娲娘娘没有敬畏之心。可从封神中女娲娘娘的表现来看,她确实是一位大神,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
说到上述的不协调,其实我们要从封神故事中纣王女娲宫降香依据的原型来分析,知道了纣王女娲宫降香故事原型的原委,上述所说的一切不协调就迎刃而解了。《封神演义》这部小说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大量原型故事的,既包括了一些民间传说,也包括一些话本小说,其中纣王女娲宫降香的故事来自于《武王伐纣平话》。在《武王伐纣平话》中,纣王去降香的不是女娲宫而是玉女观。前往玉女观降香也不是大臣商容的提议,而是偶然为之。
在《武王伐纣平话》中计划去玉女观降香的是姜皇后,她每个月的月望之日都会去玉女观上香祈福,这是女人家的习惯。玉女观中供奉的是玉女,并不是女娲娘娘。玉女只是一个有些感应,并不是一位大神,忽悠忽悠无知妇人还行,真的对上大人物,玉女并没有什么大威力。当姜皇后询问纣王是否也去玉女观看看时,纣王忽然来了兴趣,于是决定和姜皇后一起去玉女观看看。姜皇后的本意是出于敬重,希望纣王对玉女也能虔诚敬拜,只是没想到玉女在纣王的心里毫无地位。
玉女观本来是无足轻重的,纣王身为天子是不需要去玉女观的。天子有天子上香的地方,玉女观没有那么大的分量,可纣王要去玉女观的话也不会有人反对。于是这次玉女观的团队规模就大了些,公卿大臣也都陪着纣王去了。到了玉女观之后,进入观内上香的只有纣王和姜皇后。纣王一见玉女的容貌便被吸引住了,觉得后宫中没有一个女子的容貌能够与玉女相比。于是纣王在玉女殿上呆了三天,希望能够与真正的玉女相会。到了这日三更,纣王终于见到玉女在众多侍女的簇拥下来到了玉女殿。
纣王自然不会放过机会,上前见礼完毕便倾诉相思之情。玉女自然不会接受纣王的一片痴情,用了一句“仙人无妇,玉女无夫”回应,并且警告纣王如果继续无礼会遭谴谪。可当纣王问会遭什么样的谴谪时,玉女又无言以对。可见玉女实力有限,对于人间天子的无礼没有什么办法,只说百日之后相见。纣王在拿到了玉女的一条绶带作为信约之后才放玉女离去。可百日之后玉女没有再来相见,可见玉女被吓跑了,不敢再来与纣王相见。纣王苦思玉女不得,才兴起了选纳美女的心思,才会有妲己进宫等后续剧情发生。
通过对女娲宫降香原型故事的解析,我们知道纣王的无礼是对玉女而言的。纣王对玉女无礼,玉女也只能无奈躲避,并不敢报复。封神中把这一故事中的玉女改编成了女娲,使得整个事件变得怪异起来。纣王在这件事之前可是一个明君,文武俱全,不可能对女娲娘娘那样的大神不敬。纣王不敬的玉女,他又没有疯掉,怎么可能对女娲那样的大能发癫?所以封神中的纣王只能说是猪油蒙了心,完全失去了理智,至于怎么失去理智的,也只能归于天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