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助力新时代河南考古事业
迪丽瓦拉
2024-11-26 00:20:53
0

原标题:科技赋能助力新时代河南考古事业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室 蓝万里

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科技手段在考古研究中的作用日趋显著。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项目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强调现代科技手段在我国考古工作中的作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考古学界要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多学科合作在现代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科技考古学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河南作为中国的文物考古大省,考古发掘、保护与研究工作一直走在前列。河南科技考古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发展壮大原有的科技考古队伍,用科技手段赋能河南考古,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科技考古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河南省于2003年在全国省级考古机构中率先成立专门的科技考古实验室或研究室,最初只有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等少数专业方向,专业研究人员不足10人。

2012年以来,通过自主培养、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陆续新建或者发展原有科技考古平台,壮大人才队伍。目前全省各机构有专职和兼职科技考古人员56人,其中高级职称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0人,多人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计划,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知名专家。

河南现有科技考古队伍涵盖专业方向包括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骨考古、分子生物考古、环境考古、稳定同位素分析、陶瓷考古、冶金考古、玉石器检测、寄生物考古、数字考古、GIS与遥感考古等,已经成为国内科技考古一流梯队,并成功开展多项国际合作,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

二、多学科集中攻关成效显著

河南省科技考古队伍在建设之初,就秉持科技赋能考古的原则,充分运用多学科手段深入发掘遗迹遗物背后的信息,为发掘和阐释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科学支持。2016年以来,先后进行了多次集中攻关,在信阳城阳城址八号墓、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夏文化研究等项目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体现了科技手段对现代考古学的重要贡献。

2016年,河南省科技考古团队对信阳城阳城址八号楚国贵族墓集中开展了包括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碳氮同位素分析、文物科技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其中,植物大遗存分析发现了可能是中国迄今最早的粽子实物,引起广泛关注;对动物遗骸的分析结果表明下葬的时候这些骨头是带肉的,为研究当时的丧葬习俗提供重要线索;现场液氮冷冻提取技术成功提取并保护了中国最早的彩漆竹席,为同类型有机质文物的提取和保护提供重要经验;人骨形态和同位素的分析为研究当时楚国贵族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信息。

2018年,对鲁山县望城岗汉代冶铁遗址开展的燃料研究结果表明,当时的人们有意选择燃烧热值高、火力强大、燃烧持久的优质栎木作为冶铁燃料,并且可能对冶铁燃料的采集有相关规定。植物遗存研究表明生铁冶铸手工业者的饮食结构以粟与小麦类旱地作物为主,构成较为单一。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提高我们了对汉代冶铁工业发展水平的认识,也进一步丰富了对冶铁匠人生活的了解。

夏文化探索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思想。2021年学者们对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体系和二里头文化时期绿松石的生产与流通等课题的研究在环境、资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收获。2022年在夏代自然环境、生业模式、健康状况、人口迁移、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真正体现了多学科联合攻关重点遗存的指导思想,为夏文化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此外,在河南省开展的境外考古项目中,科技考古工作者集中对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匈奴贵族遗存开展了丝织物、金属遗存、木材原料、颜料、植物、动物、人骨等方面综合科技研究并发表高水平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认可,彰显了河南科技考古实力。

三、统筹规划未来可期

为了进一步统筹全省科技考古人才、资源和设备优势,整合优势力量,集中攻关重大学术问题,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工程。

2023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河南省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实施方案》,要求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强化文物科技创新。

3月,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联合印发四个分时期专题历史文化研究方案及省级协调机制。4月,河南省文物局发布通知申报四个分时期专题历史文化研究课题工作计划。7月,经专家审批,共计60个专项课题获得立项,其中四分之一的项目为科技考古项目,充分体现了我省对科技考古事业的支持。

10月,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编制并印发《河南科技考古提升工程工作计划(2023-2028)》。建立田野考古过程嵌入科技考古机制,专项课题和课题合作研究机制,全省科技考古仪器设备共享机制,人才培养、引进机制,设备设施和标本库提升机制等5项工作机制。

2023年12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等指导召开“交融创新溯长河--2023黄河考古论坛暨河南科技考古年会”,这是我省首次举办科技考古主题学术会议,与会学者共同探讨科技考古在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促进科技考古与传统考古融合,提升河南在科技考古领域的研究水平。这也是全国首次以省为单位举办科技考古专题学术会议。

2024年3月,“河南科技考古提升工程”开始启动科研项目申报,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考古团队积极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重大项目申报专项课题。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项目成果将会为发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到今年,中国考古走过百年,河南考古也走过百年。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中国考古的重镇,河南理应在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中继续引领潮流,河南的科技考古更应该勇立潮头,为解决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以科技力量赋能考古,共同助力新时代河南考古事业,谱写新时代河南考古和中国考古新篇章。

【本文为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河南实践研究”(2023ZT008)阶段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