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明白这个问题的人,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几个人的身份,因为萧何与前两位不是一路人,有些人却他与他们归为了一路人。所以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理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
萧何与刘邦是同乡,韩信与英雄不是萧何是丰邑人,刘邦也是丰邑人,两个人住一座城里,打小就认识,而且很可能还是玩伴,这样的关系是英布与韩信比不了的。
韩信是淮阴县人,英布是六县人,虽然都离丰邑不算太远,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只能说很遥远。他们后来能凑到一起,是因为楚汉战争的需要,如果不是为打项羽,刘邦与他俩基本“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从个人关系上讲,假如刘邦要颁发“免死金牌”,那也得先给萧何,而且还会多给几块。而韩信与英雄基本不可能得到这份殊荣,甚至于刘邦压根就不会给他们。各自的贡献不同,对刘邦的忠诚有别
刘邦的人转折点是沛县起兵,但这个机会是萧何给他的。当时沛县县令计划带领乡民们反秦,萧何却联合刘邦杀了县令,并将刘邦推到领头羊的位置。当时刘邦正躲在芒砀山中吃兽肉、穿兽皮、住山洞、烤篝火,如果没有萧何好事儿想着他,他就是芒砀山里的一个野人。起兵之后,萧何一直辅佐刘邦,追随刘邦征南讨北,忠心耿耿,即便在楚汉战争期间萧何镇守关中也毫无二心。
再看韩信与英布,他们最初都是项羽的手下,只是在楚营混不下去了才投奔了刘邦。英还算混出点名堂,得了个九江王的封赏,韩信则一直给项羽帐外站岗放哨,项羽都没有正眼瞧过他。至于对刘邦的忠心也没能说一点没有,但这份忠心是建立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之上的。也就是说,他们有多少忠诚给刘邦,需看刘邦给他们多少实惠,垓下之战icon前夕的按兵不动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萧何没有立下战功,只是给刘邦看家护院了,像个窝窝囊囊的管家,不像韩信、英布的功劳那么威猛具体,那么震撼与有冲击力。但实际上,萧何不光是为刘邦守住了根据地,而且还解决了兵源粮饷问题。虽说萧何招募来的那些士卒质量欠佳,但运输的粮食可解决了大问题。要知道,饿肚子的士兵不能指望有战斗力,项羽就是吃了这个大亏,否则不会和刘邦谈什么“鸿沟议和”。
因此,如果把萧何、韩信、英布放在一起比功劳,普通人眼里,韩信肯定排第一,萧何排最后,但刘邦恰恰将萧何排到第一。但平心而论,只能说各有所长,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刘邦缺一不可。在理清上述关系事实之后,就会对刘邦对待几个人态度上有一定的了解,当然帝王们很少感情用事,不大会被人情之类的东西束缚,但是人情也是影响他们决定的一个不能回避的因素。打个比方,假如萧何、韩信、英布犯了一样的错,秉公处理各打一百大板,但刘邦肯定会对萧何手下留情。
当然个人情感并不是刘邦不杀萧何的实质原因,实际上刘邦也对萧何起过杀心,只不过没有对待韩信与英布那么坚定。
归根结底,原因有两点,一是萧何没有谋反,二是萧何得到的不多巴蜀、汉中、关中是刘邦的地盘,前三块地是项羽封的,后一块是他从章邯、司马欣、董翳手里抢的,但从楚汉战争后一直由萧何经营管理,所以萧何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声望及地位要胜过刘邦。如果萧何把函谷关关门锁上,刘邦只有望关兴叹,后面项羽追来就把他拍死了,所以刘邦时刻在防着萧何。
而萧何为了打消刘邦的疑虑,直接让子侄们都到前线陪刘邦打仗,等于是主动把人质押给了刘邦,这份忠心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再看韩信、英布,最后都反了刘邦,尽管有明有暗,尽管也有一些无奈,尽管有许多复杂因素,但他们之间没有信任,撕破脸皮只是时间问题。
在利益分配上,韩信、英布直接与刘邦分了蛋糕,而萧何吃到的不过是一些切蛋糕时留下的碎沫子。也许有人会说,萧何被封了侯,得了一万多户的食邑,可了不得。但如果与韩信与英布的裂土分疆相比,有天壤之别。萧何的封地是一个县,只能获取该县百姓的税负,其他的一率没有。而英布与韩信各拥地千里,关起门就是“土皇帝”,表面上承认刘邦是皇帝就可以了。所以,在刘邦眼里,几个人谁安全,不言而喻。这就是,韩信、英布与萧何结局不同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