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发现一座汉城:考古发现令人不解,汉初汉军已深入外蒙?
迪丽瓦拉
2024-11-26 03:47:53
0

原标题:外蒙发现一座汉城:考古发现令人不解,汉初汉军已深入外蒙?

公元前104年,北方草原发生严重“白灾”,兼且当时匈奴单于更迭,正值主少国疑之际,于是第二年匈奴左大都尉决定向汉朝投降。

接到消息的汉武帝大喜过望,为接受左大都尉投降,立即命令因杅将军公孙敖建造一座“受降城”。当然,虽然受降城筑好,汉朝也安排了驻军,但匈奴左大都尉却被“儿单于”反杀,“受降城”没能迎来受降。

那么,如此赫赫有名的受降城,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汉语大词典》考证历代记载指出:“受降城,城名,汉唐筑以接受敌人投降,故名。汉故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唐筑有三城,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以此来看,汉唐受降城都位于河套北岸。

然而,外蒙考古发现的一座汉朝遗址,研究结果却出人意料,汉代受降城的位置,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入北方。

蒙俄考古发现受降城

1957年,在蒙古国南戈壁省诺姆贡苏木南约26公里,蒙古国学者发现“巴彦布拉格遗址”,起初认为是一座匈奴要塞遗址。

2009年,蒙俄学者联合考古,出土了大量汉朝兵器、铠甲甲片、马具、五铢钱,以及汉式铁戟、铁镞、瓦当碎片等。

2020年,中国学者对遗址内的20具人骨,开展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和碳14测年,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以粟米、小麦、水稻为主粮,只有个别以肉食为主粮。因此,从食谱上看,该遗址体现的是汉民族特征,与游牧民族的食谱特征完全不同。

鉴于这些原因,蒙俄学者认为“巴彦布拉格遗址”就是建造于公元前105年的汉代“受降城”。

令人费解的考古研究

按理说,作为深入蒙古地区最远的汉朝城池,与史书记载相符的应该就是受降城。但对该遗址的考古研究,却又发现一些难解之谜。

该遗址的一个尸骨坑中,有些尸体严重残缺不全,但在学者研究之后,却得到两个异常的结论:

首先,碳氮同位素检测表明,他们不具备来自同一个地区,或在同一个军营中生活很久的特征。

其次,编号S6的个体死亡年代不会晚于公元前190年(西汉初年),编号S8的不晚于公元前107年,两者都死于史书上受降城建成之前。

据此,这座尸骨坑是不同时期的战死的部分汉军将士、被集中埋葬于此,造成了尸体相互叠加现象。

问题在于:史书记载公元前105年才建造受降城,那么为何公元前190年就已有汉军坟墓?

谜团背后的秦汉历史

上述疑问的答案,分析起来不外乎两种:

首先,在受降城建造之前,此处已是一处延续百年的汉朝军事基地,因为受降匈奴左大都尉的需要,而将之扩建。

其次,此处并非受降城,而是另一个早于受降城的汉朝军事要塞遗址。

无论哪一种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早在受降城之前,汉朝势力已经深入到了阴山以北的外蒙地区。

西汉之初汉军深入外蒙,可能让人惊讶,但从历史来看,其实很正常。

秦汉长城是在河套以北、阴山以南、鄂尔多斯向东延伸(比我们熟知的明长城更靠北),而秦汉长城不仅是防御、更是进攻基地,因此在长城之外建立军事要塞或据点,符合秦汉外向的积极的防御战略。需要说明的是,秦始皇建长城,不是单纯的消极防御,后人理解有误。

秦始皇派蒙恬北逐匈奴,兼且修筑长城,那么必然控制了秦长城以北部分地区,否则秦长城也修不起来,乃至在更北的地方建造据点。因此,该遗址或是秦朝遗留,汉朝继续使用。

当然,该遗址也可能是汉初建造,虽然汉朝匈奴势大,但汉朝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依托长城在阴山以北建立一座据点并非不可能。

余论

外蒙发现的这座遗址,不管是不是受降城,都反映了西汉之初汉军已经深入外蒙,深入匈奴腹地,且延续了至少上百年。其实,到了汉武帝时期,还在秦汉长城之外,又修建了“外长城”(上图,汉代外长城已深入外蒙),也是会牢牢控制该据点,汉朝后来对匈奴的更具优势,估计更不可能放弃该据点。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遗址可见,汉朝在战略防御阶段,都有深入匈奴腹地的军事据点,实行的不完全是保守的被动挨打的防御,而是也有更深入的积极防御,由此经过百年积累,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汉武帝能打败匈奴也就不奇怪了。

因此,汉朝之所以强大的原因之一,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忍出来的,而是保持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实打实的敢打敢战。与汉朝相同的是,唐朝在河套以北也有受降城,也有深入草原的据点,也是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最终成就了李世民的天可汗与盛唐威名。

最后,外蒙发现的该遗址,其中驻扎的汉军,基本是孤军深入(距其70公里之处还有一座汉朝城池——鲁库伦城),他们是如何强敌环伺之下坚持下来的?或许,他们如同玉门十三勇士一般,而这才是汉朝强大、汉军无敌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汉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网——要塞背后的故事:蒙古国南戈壁省巴彦布拉格城址人骨遗存分析》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朝灭亡后,李莲英姐姐才敢说出...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北京城飘着细雨,紫禁城里传出丧钟声,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突然驾崩了。 这...
原创 开... 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国家为了表彰那些在革命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将领,特别授予了十位...
原创 顺... 清朝的12位皇帝,寿命平均高达53岁,远超其他朝代,乾隆皇帝更是活到了89岁,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
原创 岳...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关于他精忠报国的故事如今广为流传,深入人心。然而,这位心系国家、壮志...
原创 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成立于1636年,直至1912年灭亡,历经276年的辉煌与沉浮。在...
原创 清... 清朝在其鼎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了1316万平方公里,几乎所有领土都处于实际控制之下。如此广阔的疆域,...
原创 平... 电视剧《藏海传》每一集都充满了紧张刺激,特别是曹静贤与平津侯之间的斗争,宛如蜈蚣与老虎之间的搏斗,使...
一男子掉进秦始皇兵马俑俑坑中,... 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5月30日,有网友发布一段“游客掉进西安兵马俑三号坑砸坏兵马俑”的视频,引发热议...
杨向奎 浦伟忠:《春秋》三传的... 一、《春秋左氏传》 (一)《左传》的成书及其与《春秋》的关系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
原创 朱... 等级,往往与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无论是金钱、社会关系,还是他人对他的态度,都能反映出一个人...
原创 家... 在广西,吴先生家中世代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十文。这枚承载岁月痕迹的钱币,不仅镌...
原创 朱... 前言 曾经,刘伯温与朱元璋并肩作战,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为何...
原创 汤... 提到岳飞,人们总是想到岳母在他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实际上岳母刻的是“尽忠报国”。 杭州西湖...
三国趣谈:荆州分权与曹操病逝后... 嘿,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三国时期那些超有趣的事儿,也就是荆州分权后的局势演变和曹操病逝后的...
原创 曹... #曹操狡诈多疑,为什么那么多猛将愿意誓死效忠他?原因很简单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常被贴上“狡诈多疑...
原创 战... 韩国与魏国、赵国相同,皆起源于晋国的分裂。这些国家互相竞争各自的领土。魏国在战国初期曾对秦国发起猛烈...
原创 蜀... 五虎上将,指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名将。最初,《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编撰史书时,将他...
用镜头“打捞”千禧年的城市记忆 刘育嘉摄影作品 刘育嘉摄影作品 ...
新疆赛里木湖北岸惊现2500年... 不像那些宏伟的陵墓和城址,它们只是简单的线条组成的图案,毫不起眼,卫星捕捉不到它们的影像,只能靠人爬...
原创 1... 1946年9月,在刘伯承与邓小平的指挥下,晋冀鲁豫野战军成功地击溃了敌人的定陶防线,取得了定陶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