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打捞”千禧年的城市记忆
迪丽瓦拉
2025-09-10 01:32:40
0

刘育嘉摄影作品

刘育嘉摄影作品

刘育嘉摄影作品

文/羊城晚报记者 王隽杰 图/受访者提供

点开博主“铁合西街东”的社交平台主页,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造型各异,装饰着蓝色、茶色或绿色玻璃的高楼。这些高楼大多建于2000年左右,是彼时城市内的地标型建筑。

“铁合西街东”原名刘育嘉,今年23岁,他已走遍全国150多个城市,拍摄了上万座建于1980-2010年代的各色建筑。在刘育嘉看来,那时的建筑造型大胆、多变,常带有信号塔、飞碟式旋转餐厅等富有科幻感的元素,对应人们畅想美好生活、憧憬未来世界的精神状态。

刘育嘉告诉记者,他的摄影作品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正对应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他希望可以借助富有生命力的千禧建筑,将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状态传递给当下社会中迷茫的年轻人们。

高楼背后,朝气蓬勃

5月25日下午,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的标志性建筑华铁宾馆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塌,至此,这座老火车站不复存于山城,而是永远走入了人们的记忆中。

刘育嘉特意赶往重庆记录下这一刻。这是他第一次亲眼见证高楼爆破拆除,他有些激动,更多的则是感慨。在他身旁,不少重庆本地人流下热泪,“承载着几代人共同记忆的地标建筑,瞬间化为一堆废墟,实在令人唏嘘。”

华铁宾馆建成于1992年,这座25层高的大楼右侧与候车厅相连,呈曲线造型,墙体镶嵌着茶色玻璃,顶层则是当时奢华的旋转餐厅。这些都是世纪之交时流行的建筑风格,在今天看来,已显得过时乃至落伍,而刘育嘉却为之深深着迷。

今年23岁的刘育嘉已走过全国150多个城市,拍摄近万张建于1980-2010年代的大楼照片。这些建筑有着各异的几何造型,墙体覆盖蓝色、茶色或绿色的玻璃幕墙,楼顶还有着圆柱型、立方体型乃至飞碟型的结构,颇有科幻色彩。

刘育嘉出生在吉林市的一个工人家庭,他小时候最开心的时刻,便是跟随父亲前往市中心看那些高楼大厦,一座座拔地生长的大楼,似乎也能将他送至光明灿烂的未来。刘育嘉成长于千禧年后,那正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年代,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同时憧憬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刘育嘉看来,这种社会情绪同样被投射到了建筑上,那些充满未来感、科幻感的大楼,那些直指天空的信号发射塔,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有更新更高的摩天大楼出现,相比之下,千禧年时最豪华的大楼也显得逊色,可如今都市中的一些年轻人却更显迷茫、焦虑,不复当年的勃勃生气。

刘育嘉认为,千禧年的建筑上保有一种“过去的未来感”,建筑本身或已老旧,但其中承载的奋发向上、拼搏向前的时代气息却依然如故。刘育嘉的摄影保持统一的风格,他通过后期调色,力求展现出这些建筑刚落成时的崭新模样,“希望能借此将当时朝气蓬勃的情绪传递给当下的年轻人们。”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今年1月,刘育嘉来到广州拍摄,南国都市给来自东北的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越秀区环市路周边是广州最早的CBD(中央商务区),此处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发展历史。环市路上遍布千禧年前后的高楼,刘育嘉看花了眼,“拍都拍不过来”。

高楼大厦是广州发展的一面,而位于天河区的石牌村,则是广州的另一面。石牌村是广州的大型城中村之一,这里是许多打工人来到广州的第一站,十元一份的汤粉和猪脚饭,所有人都能吃得起。刘育嘉认为,石牌村展现了广州的包容和温情一面,而城市的发展正应如此——在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惠及所有的人群。

刘育嘉走遍了广东所有的地市,除广州的建筑之外,位于深圳罗湖区的国贸大厦同样令他难忘。国贸大厦始建于1984年,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成为“深圳速度”的代表。在刘育嘉幼时,他已经了解到这座大楼的故事,亲眼得见,回想时代风云变幻,更颇感震撼。

当记者问及摄影创作的理念时,刘育嘉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来作答。这本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他认为同样契合自己的创作主旨。刘育嘉介绍,城市的发展与进步,总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在记录千禧年前后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也希望能以此表现出城市中居民生活的改善。

刘育嘉反复提及,在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他总能看到风格相似的海报:在一片大草坪上,人们在嬉戏游玩,蒲公英随风飞上天空,草坪中有一条小径,指向的是远处若隐若现的高楼。在刘育嘉看来,这正是他理想中的城市生活图景。

在当今中国的许多地方,这幅画面已经成为现实。刘育嘉以南宁为例感叹道,这座城市主干道宽阔,高楼林立,商业繁华的同时物价较低,堪称绿美宜居,正是他心中适合生活的地方。

让更多人透过镜头发现身边美好

刘育嘉的摄影之旅始于初二,他拿着一台卡片机,拍遍了吉林的大街小巷。由于痴迷建筑,刘育嘉选择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系,并于今年夏天毕业。

大学三年级时,刘育嘉正式开始了名为“城市记忆”的摄影旅行,他攒了一万多元,带着一台相机便踏上旅程。由于经费有限,刘育嘉一路省吃俭用,他希望能走遍全国所有的城市,拍摄各地的千禧年建筑,让更多人透过自己的镜头发现身边的美好。

2023年开始,刘育嘉在社交媒体上系统性地发布他所拍摄的建筑照片,如今已吸引了超过10万的关注者。在评论区,常有网友分享自己所拍的建筑,一同讨论。今年23岁的小杜关注刘育嘉许久,他本人也是千禧建筑的爱好者。“无论什么时代,什么风格的建筑,都是城市发展历史的一部分,它们值得被记录。”在小杜看来,刘育嘉的作品填补了对于千禧年前后城市变迁记录的空白,有其意义所在。

来自江苏的小张同样痴迷于千禧年建筑,她认为如今的许多城市建筑都已经走向了“复制粘贴”的路线,变得千篇一律,远不如千禧年时百花齐放,惹人注目。她钦佩刘育嘉能有走遍全国拍摄的勇气,“能为自己热爱的事业付出,是很幸福的事。”

如今,建筑摄影不但是刘育嘉的全职事业,还承载着他的艺术梦想。刘育嘉希望能出版一本关于千禧年建筑的影集,办一场相关主题的摄影展。与此同时,他还期盼能用手绘等摄影之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方式,无忧无虑,自在旅行,还能为人们带来一些价值,这足够了。”刘育嘉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
原创 黄... 黄忠,这位年老的将军,在晚年迎来了自己辉煌的时刻。尤其是在定军山战役中,他亲手斩杀了曹操麾下的猛将夏...
原创 长... 大家好,我是小步。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略决战,甚至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这场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