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指的是在汉末三国时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名将。最初,《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编撰史书时,将他们合为一传,但并未提出“五虎上将”这一概念。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位将领被塑造成了蜀汉的五虎上将,并且在民间拥有了极高的声誉。那么,在蜀汉五虎上将中,谁的官职最高?谁的权力又最大呢?
一、马超的官职与权力
从官职角度看,马超无疑是蜀汉五虎上将中的佼佼者。公元211年,曹操征伐关中,马超联合韩遂等地的诸侯一同抵抗曹操,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尽管最终被曹操以离间计击败,导致马超撤退,但他并未就此放弃,随后他重新整合了力量,再度进攻陇上诸郡,虽然再次失败,最终依附于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并投身刘备阵营,参与围攻成都。汉中之战后,马超与刘备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公元221年,刘备正式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此时,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骠骑将军这一职务源自西汉时期,霍去病是首任骠骑将军,骠骑将军一直是仅次于大将军的重要职位。由于蜀汉初期,大将军一职空缺,因此,马超实际上成为了蜀汉的武将之首。
与马超相比,张飞虽然也是刘备的心腹重将,但刘备登基时,将张飞封为车骑将军,这个职务在等级上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尽管张飞深得刘备的信任,但马超毕竟曾为一方诸侯,刘备因此给予他更高的职位。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骠骑将军外,马超还被远程委任为凉州牧,这个职位也非一般人能够获得。
二、关羽和黄忠的职务
在刘备称帝之后,关羽和黄忠的官职均属于“四方将军”级别。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曹操,成功占领汉中。加上益州和荆州,刘备的势力达到了巅峰。在这一背景下,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并开始分配官职,任命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关羽作为前将军,官职自然高于黄忠的后将军。然而,黄忠的崛起却让关羽感到不满。得知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后,关羽愤怒地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经过费诗的劝解,关羽的怒火才得以平息。
而在四方将军之下,赵云的职务相对较低。赵云追随刘备征战了近三十年,参与了博望坡、长坂坡、江南平定等多次重要战役,还指挥过入川、汉水和箕谷之战,屡次取得了辉煌的战果。除了立下赫赫战功,赵云还先后担任过桂阳太守、荆州留营司马、江州督等职务。
然而,在刘备进位为汉中王时,赵云依然只是担任翊军将军,这一职务属于杂号将军,远低于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的地位。直到刘备称帝后,赵云才晋升为征南将军。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赵云的职务再次晋升,成为了镇东将军。
三、赵云的职务和影响力
尽管赵云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但从官职上来看,赵云无疑是五虎上将中地位最低的。尤其是在封侯的时间上,赵云也显得较为滞后。关羽早在公元200年就被封为汉寿亭侯,而赵云直到刘禅即位后才获得永昌亭侯的封号。这个差距也导致了许多人认为赵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然而,虽然马超的官职名列前茅,但由于他多次易主、背叛的历史,使得刘备对他产生了怀疑,因此,马超在蜀汉并未掌握实际的权力。尤其是在汉中之战后,马超几乎成为了象征性的存在,像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甚至没有带上他这一位大将。
结语
从官职和权力的角度来看,马超的官职最高,但由于多次换主、心腹不稳,他的实际权力远不如表面所示。赵云则在五虎上将中权力最弱,虽然屡立战功,但由于官职较低,且封侯较晚,始终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