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王文是明朝中期官员,出生在束鹿,于永乐十九考中进士,被授官为监察御史。他品行廉洁奉守法律,被都御史题焦所称赞。宣德末年时,王文奉命审理彰德妖贼张普祥的案件,完成任务后,被赐予现在的名字。
到了英宗皇帝朱祁镇继位之初,王文被提拔陕西按察使。后因为父亲去世,回去守丧。正统三年正月,王文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负责前去宁夏巡抚。正统五年,王文被提拔为大理寺卿。
正统六年时,王文和刑部侍郎何文渊审察京城的案件,完成任务后被升任为右都御史。正统九年,王文奉命出京巡视延绥、宁夏的边关防务,弹劾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人,让边疆军卫的纪律为之一清。正统十年时,王文顶替陈镒的位置,负责前去陕西一带镇守。王文在陕西一带一共镇守了五年之久,奉公守法,安静不扰民,一旦遇到灾情就积极赈灾。景泰年间,王文被召回朝廷掌管都察院的事务。 他为人比较严峻苛刻颇有心机,和同僚碰面的时候,常常作一个长揖之外就没有进行交谈闲聊,很多御史都十分害怕王文,其余的文武百官也对其颇有忌惮。然而实际上王文的内心是属于比较柔媚,与其严峻冷酷的外表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一次,王文在审理宦官金英放纵家奴不遵守法律的案件时,仅仅只是将家奴治罪。这件事情被给事中林聪等人发现后,当即弹劾王文畏惧权势助长奸恶,并依法将其逮捕入狱。王文虽然承认了罪行,但朱祁钰下令宽宥了他们。景泰三年春天,王文被委派去处理南京地震和长江、淮河北岸的涨洪水问题。巡视完一遍后,同南九卿商议一起呈上有利于军民的九件事,这些建议大多都得到了朝廷的允许施行。
当时,文武百官中,最受朱祁钰宠信的莫过于大学士陈循了,他本人也逐渐因此变得刚愎自用起来。大臣高谷同陈循两人彼此之间互相不对付,因为王文性格强悍,因此高谷便产生了想要拉拢他一起对抗陈循的念头。于是乎,高谷上书请求增加阁臣数量,得到了朝廷的允许,但人选方面高谷和陈循彼此争执不下,高谷举荐的是王文,陈循举荐的是同乡萧维桢。后来,因为王文得到了宦官王诚的帮助,因此最终使他得以进入内阁。
王文在进入内阁时,只是一个二品大臣而已,这在当时是开了先例的。不久后母亲病逝,他因为政务繁忙被迫将守丧期给缩短。王文虽然是在高谷的推荐下方才得以进入内阁的,但他性情鲜明善于决断,而高谷则比较迟缓稳重,两人尿不到一个壶子里去。因此进入内阁后的王文反而跟高谷的政敌陈循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景泰五年三月,长江、淮河涨洪水,王文又被任命去巡视一番,回来后便被升任为谨身殿兼东阁大学士。当初,英宗皇帝朱祁镇即将要回朝的时候,满朝文武都在商量着应该用什么礼仪去迎接,只有身为都御史的王文表示:“你们真的认为上皇朱祁镇能够安然无恙地回来,而且瓦剌也先丝毫不索取半点土地和金帛。”面对王文的质疑话语,众人只是愕然,并当即结束了关于迎接上皇朱祁镇的礼仪讨论。
后来,景泰皇帝朱祁钰病重的时候,满朝文武都在请求迎立上皇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当太子。而王文却表示:“你怎么知道陛下究竟属意谁来当太子。”由此,当时皇宫内外都在盛传王文和宦官王诚等人谋划召取襄世子为储君。
等到朱祁镇复辟之后,针对王文以上的种种行为,他当即进行了报复,将王文和于谦逮捕入狱。此时又刚好有言官出来弹劾,表示王文和于谦都存在着阴谋树立外地藩王的不法行为。
王文对此进行激烈辩驳,表示:“召回亲王必须用金牌信符,遣发官员必定有马牌,这些东西都可以去内府兵部验证!”然而朱祁镇杀心已起,无论王文如何辩驳都无济于事,最终判断和于谦一起在集市被斩首,所有儿子全部罚去戍守边关。
王文虽然性格不好,刻薄强悍,在迎驾和立储等大事上,和文武百官意见不合,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和于谦确确实实是被冤枉的。只不过王文冤死的时候,老百姓并不可怜和思念他,因为其生平品行不佳;而于谦冤死的时候,老百姓对此十分思念和惋惜,因为于谦品行挑不出毛病,且对大明王朝立下大功。